

然而誰也不曾想到,這兩種液體在運輸過程中竟然可能出現“混裝”,不少罐車在剛拉完煤制油,根本不清洗,直接裝食用油!

據新京報,記者長期追蹤調查後發現:食品類液體和化工液體運輸混用且不清洗,已成為罐車運輸行業裡公開的秘密。
據報道,國內許多普貨罐車運輸的液體並不固定,既承接糖漿、大豆油等可食用液體,也運送煤制油等化工類液體。為了節省開支,不少罐車在換貨運輸過程中不清洗罐體,有些食用油廠家也沒有嚴格把關,不按規定去檢查罐體是否潔淨,造成食用油被殘留的化工液體汙染。
據介紹,如果卸完煤制油不洗罐的話,通常罐內會殘留幾千克到十幾千克不等的煤制油。除了煤制油,像工業廢水、塑化劑、廢機油、減水劑這樣的非危化品液體,普通貨罐車都可以運輸。即使卸貨時食用油收貨方會取樣檢驗,由於檢驗專案有限,如果食用油中摻入其他雜質,普通的檢驗也檢不出來。
有司機表示,“煤制油可能還算乾淨的,其他一些不常見的化工液體,汙染食用油的話,可能危害更大。”
事情曝光後,網友們瞬間炸鍋,紛紛表示“食品安全堪憂”“不敢買豆油了”“倒吸一口涼氣”,還有網友呼籲追責,召回有問題的油,嚴查嚴處。




中儲糧回應:
全系統排查,引以為戒
在新京報的調查報道中,就提到了中儲糧下屬公司中儲糧油脂(天津)有限公司。7月6日,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官方微博@中儲糧集團就罐車運輸油罐混用事件發文回應。

官網資料顯示,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儲糧集團公司”)是經國務院批准組建的涉及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國有大型重要骨幹企業。中儲糧集團公司受國務院委託,具體負責中央儲備糧棉油的經營管理,同時接受國家委託執行糧棉油購銷調存等調控任務,在國家宏觀調控和監督管理下,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集團公司成立於2000年5月18日,總部位於北京,在國家計劃、財政中實行單列。
2016年11月,從健全國家重要農產品儲備制度、服務國家宏觀調控的戰略高度,經國務院同意,中國儲備棉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儲棉公司”)併入中儲糧總公司。重組後的中儲糧總公司儲備品種涵蓋主糧、食用油脂油料和棉花等8大品種,成為國內最大、國際影響舉足輕重的農產品儲備集團。2017年11月1日,經國務院國資委批覆同意,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完成公司制改制,企業型別由全民所有制企業變更為國有獨資公司,企業名稱由“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變更為“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企業簡稱由“中儲糧總公司”變更為“中儲糧集團公司”,英文名稱由“China Grain Reserves Corporation”變更為“China Grain Reserves Group Ltd. Company”。
集團公司實行董事會制,董事長為公司法定代表人。截至2018年底,集團公司在全國共有23個分公司、6個全資二級管理子公司、1個科研院,機構和業務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截至2018年末,集團公司資產總額14091億元,員工4.2萬人,年營業收入318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