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了800美元關稅豁免,TEMU和SHEIN給自己正名的時候到了

作者

李楠

郵箱

[email protected]

Temu們是否要靠“關稅漏洞”在美國立足,馬上就要有答案了。
節後開工,跨境電商迎來了乙巳蛇年的第一遭痛擊。根據特朗普簽署的最新行政命令,美國將對從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的商品徵收25%的關稅,對來自中國的商品加徵10%關稅,同時針對中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訂單均暫停了一項名為“最低限度”的貿易豁免。
而後特朗普同意暫停30天實施對墨西哥和加拿大加徵關稅的警告,但對中國的關稅新政已在本週二生效。其中“最低限度”貿易豁免的取消,直接衝擊Temu等跨境電商。
之前根據這一豁免規則,出口商將價值低於800美元的包裹運往美國可以免稅。Temu和SHEIN等平臺曾利用這一規則快速擴大美國市場份額,現在行不通了。
不少賣家紛紛調價,以免賣一單虧一單。而Temu們馬上面臨的情況是,如果平臺失去價格優勢,是否足以跟亞馬遜等美國本土電商乃至於線下零售集團競爭。
1
並不意外的關稅大棒,Temu們提前防備
“最低限度”關稅豁免的取消並不意外。
2016年,美國國會對《1930年關稅法》進行修訂,將小額免稅的最低額度從200美元提高到了800美元,也就是每人每天可以進口價值800美元及以下的商品而無須繳納關稅,之後透過小額免稅入境美國的貨品大幅增加。據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資料,其2015財年全年處理的小額免稅入境貨物為1.34億件,而2024財年的小額免稅入境包裹達到14億件。
這帶動了跨境電商發展,其中Temu和SHEIN是最顯著的受益方。它們都透過將單個訂單直接從中國發送給美國客戶,豁免關稅,構建了更低成本的價格優勢,從而加速了在美國市場的崛起。美國眾議院特別委員會早先發布的報告顯示,Temu和SHEIN利用“最低限度”豁免向美國發送的包裹,可能佔到該規則下全部包裹的3成以上。
對美國消費者來說,Temu們帶來的低價商品可以改善購物和生活體驗。不過有美國官員認為,這讓美國損失了大量的關稅收入,並且“最低限度”豁免加重了阻止非法商品入境的壓力。2024年9月,美國政府便提出了新規,計劃對來自中國的低價商品徵收新稅,從而抑制Temu和SHEIN的大量包裹湧入美國市場。現在特朗普的關稅新政,則進一步收窄了之前的限制。
受影響最大的自然也是Temu和SHEIN,它們價格優勢必然會受打擊。在能夠利用豁免規則時,兩家平臺有大量包裹0關稅入境。現在有跨境物流公司的通知顯示,自2月4日12點後起飛的訂單中,所有從中國到美國的商品將在原有稅率上加徵10%關稅,各類商品最終關稅從10%到60%或以上不等。
這種情況下,Temu與SHEIN原本最突出的低價優勢大概要大打折扣了。而平臺還會陷入兩難境地。如果商品的價格上調,那麼之前積攢的美國客群恐怕要跟平臺告別。如果價格不漲,那麼賣家的利潤自然要承受損失,也會削減平臺競爭力。
好在關稅大棒早有徵兆,Temu與SHEIN可以早做預防。
先看Temu。據外媒報道,Temu之前已經將更多的存貨批次運往美國,並支付關稅將其存放在大城市附近的倉庫中。這可以縮短交貨時間,也能夠減少關稅政策變化影響。此外更有意義的動作是,Temu在去年推出半托管模式,增強了對美國本土賣家的吸引力,讓它進一步減少了對國內發貨的依賴。
SHEIN同樣在拉攏包括美國在內的海外各地的本土賣家,併發力構建更有韌性的海外供應鏈。早在2023年,SHEIN便宣佈計劃在巴西投資7.5億雷亞爾,與該國數千家紡織品製造商建立網路。之後SHEIN方面還曾表示,將繼續擴大和深化在美國等新市場的本地化努力。
一句話總結,關稅大棒砸下前,Temu們已經想辦法削減了它的影響。
1
中國跨境電商要證明自己的硬實力
事實上,暫停800美元以下商品免稅同樣影響美國本土電商,亞馬遜就是最顯眼的例子。
去年11月,亞馬遜推出了專注於低價商品的線上店面Amazon Haul,銷售電子產品、服裝等低價商品。隨後亞馬遜進一步表明,Amazon Haul將主打價格低於10美元的商品,併為訂單金額超過25美元的使用者提供免費配送服務。
2.99美元的手機殼和14.99美元的連衣裙曾在友商平臺火爆,現在亞馬遜也成了這些商品的集散地。這些商品多為白牌,並且同樣由中國倉庫向美國客戶發貨。
顯然,作為全球電商龍頭,亞馬遜學習了Temu和SHEIN這些後起之秀的策略。而當美國的關稅新政生效,亞馬遜的低價平臺也要另謀出路。只不過相對於Temu們,它受到的影響會更小。所以國內跨境電商們跟亞馬遜的競爭格局,倒未必很快出現根本性的變化。只是新形勢對Temu們更不利。
之後的跨境電商之路,會是更殘酷的戰鬥。Temu們要拿出更硬的實力。
實際在早先美國收緊關稅豁免政策之前,Temu便宣告,自己的增長並不依賴這一豁免政策。SHEIN也作自我辯護,稱自己的成功在於按需生產。這類辯護可能偏頗,但為什麼是這兩個平臺快速壯大而非其他,不是隻靠關稅豁免漏洞就可以解釋的。
拿Temu來說,善於營銷、運營靈活,同樣推動它開啟美國市場。在超級碗重金砸廣告迅速提升了它的知名度,一句“像億萬富翁一樣購物”(Shop like a billionaire)品牌口號,瞬間洗腦了無數美國消費者。
至於SHEIN,在核心的快時尚服裝品類上,其柔性供應鏈1周10萬件的上新速度,對籠絡了消費者好感一樣不可或缺。
從這些角度來看,美國關稅豁免未必能完全遏制Temu們的發育。一個簡單的邏輯是,如果Temu們只能靠所謂“關稅漏洞”建立優勢來參與競爭,那麼恐怕它們都做不到今天的規模。甚至從價格角度來看,加徵關稅未必能讓Temu們的低價優勢完全消失。顯而易見的證據是,之前都可以利用豁免規則,但亞馬遜haul上的商品未必比Temu便宜。
歸根結底,現在“關稅漏洞”消失了,正可以更清楚地檢驗Temu們的成色。之後的出海路必然更難,它們必須證明自己。

點個愛心,再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