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週二(1月21日)宣佈了由OpenAI、甲骨文和軟銀集團共同出資投建的“星際之門”(Stargate)專案,該專案承諾在美國國內人工智慧領域投資至少5000億美元。
“星際之門”專案宣佈後不久,特斯拉CEO馬斯克在社交媒體X上發文質疑該專案主要投資方軟銀拿不出其所承諾的資金。
馬斯克寫道,“他們其實沒有那麼多錢,我有可靠的訊息來源。”

OpenAI、甲骨文和阿聯酋AI投資公司MGX是“星際之門”的其他幾家早期投資方,Futurum Research負責研究企業CIO行為的副總裁迪翁·欣奇克利夫(Dion Hinchcliffe)認為,還有其他投資方希望加入,但預計只有黑石集團等財力最強的公司才有能力加入。
政客們在承諾加大投資和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時,喜歡吹噓龐大的數字,但相關專案並不總是像他們所宣稱的那樣開展起來,這是投資者應對“星際之門”的鉅額投資數字持保留態度的另一個主要原因。
特朗普對此應該不陌生。在他的第一個任期內,富士康承諾投資100億美元在威斯康星州建造工廠,作為特朗普重振美國製造業計劃的一部分,但富士康最後大幅縮減了投資額,根據路透社2021年的報道,富士康選擇僅投資6.72億美元,並將新工作崗位數量減少至1454個,與2017年最初承諾的1.3萬個相去甚遠。據威斯康星公共廣播電臺報道,富士康目前僱傭了1000多名員工,負責建造資料伺服器。
美國前總統拜登任期內出臺的《美國晶片法案》也批准了投資2800億美元在美國新建半導體工廠,但與該計劃相關的一些備受矚目的新工廠遇到了建設延誤、勞動力短缺和監管等方面的問題。
“星際之門”聲稱其基礎設施將創造“數十萬個就業機會”,然而甲骨文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拉里·埃裡森(Larry Ellison)常常在財報電話會議上向華爾街分析師誇耀甲骨文的自動化資料庫、雲計算服務的自動化功能以及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因此,如果“星際之門”專案的目標是建設資料中心,那麼在工廠建成後,其所承諾的大部分就業崗位將消失。此外,如果說人工智慧的改進確實帶來了大量就業機會,這些公司忽視了其他行業的就業機會將會消失的問題。
開發出ChatGPT的OpenAI可能是最大的受益者,該公司可以使用甲骨文建立的資料中心來訓練更多的資料,並且實現薩姆·奧特曼(Sam Altman)的AGI(通用人工智慧)的長期目標,屆時人工智慧將達到或超過人類智慧。
與此同時,馬斯克在人工智慧領域擁有一家名為xAI的公司,這或許是他在和特朗普關係密切的情況下對Stargate發起攻擊、並且和奧特曼“開戰”的原因,他與奧特曼在OpenAI的發展方向上一直意見不一。
奧特曼在回覆馬斯克的帖子時稱他的說法是“錯誤的”,他邀請馬斯克參觀第一個在建中的資料中心,與此同時,奧特曼還稱馬斯克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鼓舞人心的企業家”。

投資者應該質疑的是,“星際之門”的支持者宣稱該專案將透過“美國的再工業化”讓美國受益,這一說法到底是什麼意思。在得克薩斯州建立10個大型資料中心來訓練大語言模型,然後執行這些模型,似乎對OpenAI及其硬體和軟體供應商有利,而不是對美國工業的其他領域有利。
“星際之門”專案宣佈後,提供硬體和軟體的公司股價週三(1月22日)上漲,尤其是英偉達、甲骨文、ARM和主要投資方軟銀。但投資者不要忘了,凡是涉及政治利害關係的大型投資專案,都有未來發生巨大變化的可能。
因此,雖然馬斯克過去曾發表過許多令人質疑的言論——比如他對自動駕駛出租車和自動駕駛功能所做的承諾——但這一次,他對競爭對手提出質疑合情合理。
文 | 特蕾莎·波萊蒂
編輯 | 郭力群
版權宣告:
《巴倫週刊》(barronschina)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英文版見2025年1月22日報道“Opinion: Elon Musk has his doubts about Stargate. Here’s why he may be right.”。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和金融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