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ent上車”浪潮來臨,誰在引領新一輪的AI座艙互動變革?

AI大模型的加持下,智慧座艙正在從“感知智慧”向“主動智慧”進化。
近期,智己汽車全新上市的智己L6行業首發搭載了“IM AIOS生態座艙”,引入了AI Agent(智慧體),可以主動提供更多精準的場景化服務,以及實現No Touch & No App”的全新互動體驗。比如使用者透過導航訂餐時,AI Agent可以自動呼叫抖音本地內容推薦餐廳。
與此同時,寶馬集團也在上海車展期間全球首發亮相了兩大BMW專屬AI智慧體“用車專家Car Genius”和“出行伴侶Travel Companion”。據瞭解,該AI智慧體基於阿里巴巴千億級引數大語言模型基座深度定製,融合了寶馬集團對超600萬中國使用者使用習慣和偏好的研究成果,可以讓未來人機互動更沉浸、更智慧。
而近日,理想汽車在近日舉辦的第二季AI Talk活動中,理想汽車也展示了VLA司機大模型——“司機Agent”,使用者可以透過自然語言與其溝通,就像跟人類司機交流一樣自然。據悉,這是一個視覺-語言-行為三位一體的大模型架構,能夠將空間智慧、語言智慧和行為智慧統一在一個模型中,從而擁有更高的場景推理能力和泛化能力。
總體來看,“AI智慧體上車”已經成為了新趨勢。接下來,AI Agent將重塑汽車第三空間的生態和服務。
在此前,不少主機廠已經將大模型應用在智慧座艙上面,但由於座艙大模型還不夠成熟,導致整個智慧座艙實際體驗還存在喚醒失敗、延遲響應、語音識別錯誤等問題。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簡單將AI大模型接入智慧座艙系統,並不能真正實現人車互動體驗的跨越式提升。擁有多模態感知與互動能力、具備超強泛化理解能力的AI Agent,才是人車互動的最佳方案。
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一個全新的市場風口到來,產業鏈各大企業紛紛推出全新的AI產品以及服務,從而加速座艙進入個性化時代。
近年來,哈曼一直專注於智慧座艙的創新以及深入洞察消費者的出行需求,推出了Ready系列產品,包含增強現實顯示和前擋風玻璃顯示屏的Ready Vision,5G車載通訊單元Ready Connect、座艙域控制器Ready Upgrade、艙內感知檢測系統Ready Care和車載顯示屏系列Ready Display等創新產品,目前均已經獲得了廣泛應用。
2025年上海國際車展期間,哈曼正式推出了Ready Engage全新情感智慧AI系統,不僅預先集成了Cerence AI開發的語音助手平臺,還能夠適應AI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持續變革,提供個性化的AI互動體驗。
基於Ready Engage,哈曼打造了虛擬形象“Luna”,由於融合了生成式AI技術,不僅能主動洞察使用者需求,還可以透過個性化的語音和視覺方式,與車內人員展開自然流暢的交流。
在哈曼看來,讓汽車更懂使用者,實現功能價值的真實轉化,才是智慧化創新的根本出發點。哈曼Ready系列產品憑藉技術創新,不僅有效降低主機廠的開發成本,還可顯著提升開發效率。
作為傳統Tier1巨頭,均勝電子不僅已經部署了DeepSeek、Llama和Qwen等多個系列的開源大模型,還開始研發程式碼智慧體(Coding Agent)等新工具,從而為智慧駕駛、智慧座艙、智慧網聯等技術開發提質增效
此外,在上海車展期間,均勝電子還發布了新一代沉浸式智慧座艙解決方案JoySpace+,將視覺、聲覺、觸覺,語音等全場景多模態互動,與智慧內飾、智駕系統、汽車安全技術等結合,打造出“沉浸式”的智慧化、個性化駕乘體驗。
JoySpace+座艙內,均勝電子應用了首創的多功能飛控旋鈕、自定義按鍵等座艙互動技術,配備了適應未來駕駛的可摺疊方向盤、電動預警安全帶等汽車安全技術,還有可以讓使用者體驗影院級的光場屏技術,以及智慧氛圍燈、智慧出風口、智慧環保內飾和UWB數字鑰匙等最新技術。
可以看到,均勝電子的方向盤、內飾等傳統業務產品已經植入了「智慧化」基因,並且正在與新業務產生深入協同效應,驅動均勝電子走向下一個“黃金髮展期”。
此外,均勝電子展出了一體式曲面智慧中控、透明顯示中控扶手和運動屏模組等人機互動解決方案,以及推出了基於高通座艙平臺的nGene系列智慧座艙域控制器,該系列產品是融合端側AI大模型的艙行泊一體化解決方案,可以為使用者提供基於多模態互動的沉浸式座艙體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