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暴雨
我們什麼時候,能重現“經濟上行期”盛景?
吳曉波的《激盪四十年》書中有個答案:一個充滿幻覺的浮華時代,必須有三個前提,一是發現了一片亟待燃燒的大荒原,二是有燒不完的熱錢,三是有燃不盡的年輕人。

(來源:微信讀書)
十年前的夏天,同時出現了這三個特徵。有多少人能記起,那是怎樣的人潮洶湧、蒸騰如夢?多少人的命運,在那時開始改寫?
那年夏天,中國高校畢業生僅有749萬人,職場還不擁擠,就業率90%以上(麥可思《2015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一人手握六七個offer,直到拿到騰訊阿里的才鳴金收兵。
年輕人不願意當公務員,國考報名人數還不及現在的一半,熱帖寫著“機關錢少事多”。
當時人們還不知“卷”為何物,幾乎沒有“裁員”一說,大家一不爽就離職,“跳槽”後面緊跟著“漲薪”,也不擔心找不到下一份工作。
那個夏天一封辭職信突然在網路走紅,一位鄭州女教師寫下短短兩行字:“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今天,還有多少人敢有這樣的任性?

十年前的夏天,滬深兩市像一頭亢奮的瘋牛,幾乎每天都有百股漲停,甚至有3個月上演了16次千股漲停的奇觀。
在“每日天上撒錢,人人都是股神”的奇妙時刻,連廣場舞大媽都開始上場,理智在漲停板面前徹底暈厥。誰能想到,當年6月初大A抵達5178.19點後,會突然掉頭下墜,直至腰斬。
但偶爾的下挫,只是短暫的插曲,人們仍然對一切充滿自信,機會在無數個角落裡瘋狂生長。
國家開始明確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獨生子女政策”被掃入歷史的垃圾箱。當年出生人口1655萬,無數拼“二孩”的夫婦擠爆醫院婦產科,當時衛計委樂觀預測:二孩放開後最高年份或多生2000萬人。

“咱們創業吧!”成為當年最時髦的一句話。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北京中關村咖啡館裡人頭攢動,目睹了阿里紐交所敲鐘一夜誕生28個億萬富翁的年輕人,心中有一團火在燒,相信“網際網路”可以+一切。
當時《網際網路+:國家戰略行動路線圖》新書出爐,馬化騰為書撰寫前言:“網際網路不是萬能的,但網際網路將‘連線一切’。”
熱錢湧動,第一次外賣大戰打響,當時第三方O2O外賣平臺超過100家,各類資本你方唱罷我登場。餓了麼拿到阿里融資,美團有騰訊作為後盾,百度也還是網際網路 “三巨頭” 之一,每個入場的玩家手頭都有足夠的現金流。高額補貼貫穿了整個2015,低價外賣風靡大學校園,有大學生吃了整整一個月的“免費午餐”。
誰能想到10年後進入AI時代,外賣大戰還能再次打響?總不能怪“wai mai”裡有兩個 “AI”。
激情燃燒過後,是剩者為王。滴滴與快滴合併,程維寫下“又相信愛情了”;58同城和趕集網合併,美團與大眾點評合併,世紀佳緣與百合網合併,美麗說與蘑菇街合併……今天很多行業的格局,十年前就已奠定。
十年前,樓市開啟新一輪的瘋狂,不過是“先抑後揚”的反轉劇情。當時五一,房企還在奄奄一息,北京樓盤推出零首付、上海房展出動比基尼,更有資本大鱷來襲,“野蠻人”敲門聲急。
然而,復甦只是遲到,沒有缺席。5次降息4次降準,限購令鬆綁,鼓勵農民進城購房,各種救市措施砸下,中國房地產業上演了“漲價去庫存”的奇蹟。
那個蒸騰如夢的夏天,浩蕩熱風吹過中原大地,華北、西北東部、吐魯番等地高溫不下,無數國人的慾望也如火爐般滾燙。
民間流傳“今天不買房,後悔二十年”,深圳樓市最瘋狂,半年翻倍,造就了多少千萬富翁。有人說,愛情和膽量都是生產力,早談戀愛的早買房,晚談戀愛的晚買房,差別就是房價一天一個樣。
大家的資產負債表都在擴張,從2015年到2019年,居民槓桿率從39.9%飆升至62.2%。膽子大的人利用槓桿反覆置換,早早實現了財富自由。

(2015年深圳市民等待某樓盤開盤的火熱場面,圖片來源一財網)
“皮帶哥”那時還不是首富,名氣財富都比不上王健林,但他堅信“大而不倒”,以“高槓杆、高週轉、高負債”激進擴張,連續重新整理銷售紀錄,並把足跡遍佈金融、網際網路、醫療、影視、旅遊、體育、快消等領域。
當王健林贊助足協5個億,“皮帶哥”大手一揮,前後給足球砸了140億(不完全統計),那年夏天恒大球隊再奪亞冠,“皮帶哥”意氣風發,包廂裡與他擊掌相慶的,是馬雲。
在那輪房價漲價潮中,中產的數量膨脹到2.3億人(社科院資料),大家敢貸款、敢消費、敢出國、敢吹牛皮,追求日本智慧馬桶蓋,敢做“剁手黨”與“吃土少女”,真有一種“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感覺。

不是沒有人質疑其中的泡沫,但市場的樂觀情緒具有傳染性,身處其中的人都篤信,再誇張的泡沫都會被更誇張的發展速度燙平。
直到幾年後,人們才幡然醒悟:所有命運的饋贈,都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今天,社交媒體流行起一個話題——“經濟上行期是什麼樣子的?”
無數00後、10後看到貼子裡的碎片答案一臉疑惑:看你們的描述都和假的一樣……完全不敢相信。
是啊,該如何向他們描述,那個“經濟上行期”真的來過,而且離現在,並不遠。
只是,經濟有周期,人無再少年。

當下,貿易保護主義的陰霾籠罩全球,地緣衝突此起彼伏,通縮壓力如影隨形,普通人如何在這場風暴中守護錢袋子?
我們有份“智谷趨勢內部研判”,每週為你解讀宏觀、經濟、政策、樓市等多個領域的重要動向,199元/年,全年48期,幫助大家看清趨勢,直達本質的財富訊號。
最近恰逢智谷趨勢12週年慶!為回饋各位讀者朋友,現在訂閱,我們還將加贈——
1、《5節宏觀分析框架課(音訊)》
2、1場《下半年市場展望閉門分享》
掃碼入圈,看清趨勢,消除迷茫,僅限50個名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