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為生活翻新篇

關於跨年,你有怎樣的儀式感?
2024即將收尾,2025倏然而至。傳統的春節更多地和家人、家鄉連線在一起,而跨年夜更像屬於年輕人的節日,是辭舊迎新,也是休憩和停頓。
在新年到來前,《人物》發起關於跨年的徵集,我們一共收到了400多封來信,大家來自天南海北,從事的工作千差萬別,擁有的理想也各不相同,但無一例外,都以同樣的熱情,記錄下了屬於自己的跨年瞬間。
在這一天,有人充滿儀式感地總結過去:透過快問快答的方式回顧一年的得與失;寫一份給自己的年終彙報,無關KPI,只有最私密的情緒和感受;有人充滿儀式感地過完當下:和好朋友一起聊天、旅行、放煙花、看演唱會;為和愛人短暫的相會而謀劃一場橫跨900公里的「感冒」;或是送給自己無所事事的一天,睡個好覺,在美夢中跨過這一年。
還有人充滿儀式感地迎接未來:制定健身計劃、旅行計劃、學習計劃;為自己列出新年的願望清單;期待新生命的降臨……
生命中的吉光片羽,被大家用鏡頭定格了下來。畫面中,年輕人不拘一格的跨年場景,定義著豐富又自由的青春。生活洪流滔滔不絕,但一個充滿儀式感的跨年,可以像結繩記事一樣,給日子打個頓點,找回一些生命的活力和況味。就像讀者@Ginny所說的:重新對新一年有了期待,有了熱忱,那種人群中具體可感的「生命力」讓我覺得自己還活著,還有能量繼續走向新的一年。
以下是大家的跨年故事——
文|王唯
編輯|桑柳
跨年夜不能沒有煙花
煙花也許是跨年夜最不可或缺的元素,仰起頭的那一刻,便從生活瑣碎中抽離出來,在極致的絢爛中,定格所有的浪漫、熱忱與希冀。
@大發 31歲 女
我的跨年主題一直是「友情」和「煙火」。我和兩個大學同學從2015年畢業旅行之後,每一年的跨年,無論多忙,每個人都會從繁忙的工作中抽身,去相聚,去跨年。伴隨著我們跨年的另外一個主題詞就是煙花,是儀式感中的儀式感,因為我們約定,無論過去的一年過得多麼輝煌,多麼糟心,都要認認真真,在一片絢爛中迎接新的一年。我們會特地趕去一些會放新年煙花的地方,比如新加坡、中國香港和瀏陽,有時候我們也會自己放,在惠州的海邊,在長白山的冰天雪地裡。現在我們都邁入30+的年齡,每年依舊堅持著這個儀式,原本以為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但卻開始聽到越來越多羨慕的聲音。羨慕這樣的友情,羨慕這樣的自由。所以,我們也越來越珍惜這份感情和儀式,畢竟相約八十歲之後加入夕陽紅旅行團也要一起跨年!
@郝佳西   
我和先生是2024年1月1日在廈門辦的結婚典禮,2023年12月31日,親朋好友從全國七八個省份趕到廈門,當天晚上9點開始,酒店外的海邊就有人放煙花。我和朋友們生活在北京多年,已經好久沒見到煙花了,而那一晚,我們自己也準備了煙花,佈置完婚房,在臨近十二點的時候專門去放。明天我就要結婚,而今晚,我愛的人都在身邊,一起慶祝即將到來的2024。那是我最幸福的一次跨年。因為儀式感,新的一年令人充滿期待。
@麥提 29歲 女
2022年的跨年夜,我和兩個閨蜜第一次跑香港去看煙花,因為沒有做攻略,到目的地的時候發現人已經圍了很多,加上管制,我們仨隨著人流,走到了一個被高樓高樹擋住的地方。就在我們覺得今年恐怕不能看到跨年煙花、打算往回撤的時候,「砰」,隨著聲響,我們同時抬頭望,那分明就是那年最美麗最盛大的煙花啊!煙花持續了十幾分鍾,快樂記憶延續至今。
生活需要儀式感。一次充滿儀式感的跨年總是讓人欣喜的,它意味著我們又度過了順利的一年,它提醒我們萬事不過從此刻開始,告訴我們要曉得暫停,為生活認真乾杯一次。生活就是這樣一次次儀式感組成的小樂章。
在一起,是世間最溫暖的情誼
提到跨年夜,很多朋友想到的瞬間都關於「在一起」,和家人,和愛人,和朋友。冬天到了,沒有什麼能比擁抱更溫暖。
@關關 21歲 女
這次跨年是週中。這個週末,我和閨蜜「預製跨年朋友圈」,就當提前跨年:我們一起在北京的街頭Citywalk,沒有排滿日程的活動,沒有晃眼的燈光,只有兩個人走在城市的角落,享受屬於自己的節奏。
早上,我們選了一家街角的小咖啡館,坐在窗邊,喝著熱騰騰的咖啡。陽光透過玻璃灑在桌上,溫暖又恬靜。外面風有些冷,但這裡的一切都讓人覺得溫馨。
中午,我們去了家新開的網紅店,嚐了傳聞中的「爆款」餐。感覺菜一般般,但是擺盤特別好看,我倆都拍了好幾張照片發朋友圈。
下午,兩個想養貓但是都沒貓的人一起去了貓咖,被貓貓包圍的感覺太幸福了,每一隻都擼了好多遍哈哈哈哈哈。從貓咖出來,我們沿著街道慢慢晃悠,路過一個街角的時候剛好看到一棟紅瓦房。它靜靜地矗立在繁忙的街道旁,溫暖的紅色與四周的景象融為一體,帶著點懷舊,又不失生活的氣息。閨蜜說要在這給我拍張照片,於是我就擁有了一張完美的跨年照!
北京的冬天有點冷,但有好朋友和這樣的小確幸,就覺得特別溫暖和幸福。跨年不一定要熱鬧,偶爾慢下來,才能真正感受到友情的溫度和城市的魅力。2025,願繼續在這座充滿故事的城市裡,留下更多屬於自己的痕跡。
@ZHAN 34歲 女
我在上海工作,爸媽每年都會從老家來到這裡,和我一起看一場跨年音樂會,從我工作的第一年起,延續至今。我們在樂聲裡迎接新的一年到來,熱烈鼓掌,為自己過去一年的努力和演奏家的精彩表演而喝彩。
@手可摘星辰 29歲 女
我和三個大學同學是閨蜜,我的生日是1月2日,其中一位的生日是1月1日,從2013年起,我們四個人每年都在一起跨年。畢業後,我曾在甘肅一個小縣城工作,2018年的新年,閨蜜們瞞著我跨越近千公里陪我跨年,2019年我們又一起在迪士尼度過新年。去年,在北京上學的閨蜜回來,我們在夕陽下看著氫氣球大笑。時間在走,但我們在一起的時刻,總能帶給我最純真的快樂。
@如 26歲 女
還在讀書的時候,每次跨年都不回家,總是和朋友們在一起,有一次,我和沒出去玩的舍友在宿舍裡用電腦看跨年晚會,兩三個人擠在一張小床上,關著燈,只有被子和抱枕作伴,在零點的那一刻大聲喊出新年快樂然後互相擁抱,那個時候世界是黑的,只有我們螢幕前的光是亮的,幾個小女孩在一方小天地裡興奮地歡呼;後來開始實習,元旦只有一天假,我匆匆跑回武漢找朋友跨年,兩個人在人擠人的江漢路上一起拍照,看氣球,人太多沒有訊號,我所有的新年快樂微信都沒有在第一時間發出去,但是隻有那一刻我不被打擾地參與了世界的熱鬧,氣球飛上天空的那一刻像煙花綻放,把我最激動的心情留在那一瞬間。
以前,我以為一定要在熱鬧的地方喝酒到深夜,頂著渾渾噩噩的腦袋在凌晨的寒風裡打車回酒店才是跨年的意義,後來我發現,那並不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即便是兩三個人一起坐著聊聊天,也是我認為的跨年最獨特的儀式。
@圈圈 34歲 女
說到跨年儀式,至今讓我回味的應該是剛來深圳後的第一年。2015年到深圳工作後,在工作中結識了幾位可愛率真、情投意合的朋友,有來自重慶的大哥、燕子,還有來自普寧的友友、Jones,我們五個人經常聚在一起,群名就叫「猴賽雷」。從2015年末開始,由群內成員或成員的朋友對我們跨年碰頭的地點進行投票,參與人數逐年增加,天南海北的「友譜」關係網因跨年大事而聚在一起,大家一起做飯、玩遊戲、唱歌、跳舞、拍照,在零點時候一起大喊倒計時,一起銘記那些瞬間。
這樣的儀式感我們保持了四年。我們這群遠離家鄉的年輕人,在這重要的一天都感受到了足夠的溫暖。後來的後來,「猴賽雷」五人組有人結婚、生育,有了幸福的小家庭,有人暫時離開了深圳,我們的跨年活動也就逐步取消了。現在,大家都以另一個人生階段的身份,遠端陪伴。其實,我們每年的跨年願望都是一樣的:希望來年一切都順順利利,開開心心做自己!今年還是會把這個願望送給每一個熱愛生活的我們!
一群人的狂歡
在日常的學業和工作中,很難有這樣的契機,和一群人聚在一起,歡呼、慶祝、熱淚盈眶。年輕和熱血,在跨年這一刻變得具體可感。
@茜茜子 25歲 女
過去總覺得,跨年這種節日,非得去點「高階場所」才能過得有儀式感。但是今年覺得,跨年最重要的是開心。正好最近在學習滑雪,乾脆決定在雪場迎接新的2025!目前我還是一個滑雪小白,摔的比滑的多,但在一群雪友的加持之下,我居然過了一把「大pro」癮。他們幫我擺造型,教我站姿,甚至在我呲雪摔倒的瞬間,硬生生把畫面解釋成「炫技」。一群人輪流給我拍影片,後期修圖還不忘加點「大神濾鏡」,我自己看完都信了!
正是因為遇到了這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讓滑雪不再只是一項運動,也成為了快樂的代名詞!
2025的第一天,我打算不在山頂,也不在豪華派對,而是在魔毯區裡,和朋友們一起放肆玩鬧。玩得盡興才是最酷的儀式!希望2025年的每一天,都像這雪地裡一樣,不完美但足夠精彩!
左右滑動檢視
@lll 20歲 女     
前幾年,五月天每一年都會有線上跨年,每次跨年演唱會我都會投屏到電視上,手裡揮舞熒光棒,大聲跟著唱。每次唱到《倔強》和《笑忘歌》都會給我力量。之後,他們線下的第一場演唱會「諾亞方舟」,我去了現場,再聽到《倔強》和《笑忘歌》忍不住哽咽,一切困難終究會過去,就像《笑忘歌》的歌詞一樣,「傷心的都忘記了,只記得這首笑忘歌」。
@Heyoe  18歲 女
2021年元旦那天,我們沒能從學校回家,接近零點,宿舍樓開始躁動,不知是誰帶頭,大家都不約而同喊起了倒計時,「新年快樂!」我透過宿舍小窗,看到許多身影揮舞著手裡的電筒,與身邊的朋友擁抱,宿管阿姨制止的聲音隱藏在歡樂的氛圍中……笑聲,祝福,煙花迴盪在耳邊,跨年原來是這般意義。
@諾 20歲 女
作為一個藝術生,文創一直是我的最愛,這裡的每個攤位都像是一個小小的藝術世界,創意與手工藝術交織在一起,感覺每一件物品背後都藏著一個有趣的故事。
從手工編織的布藝娃娃到各式各樣的剪紙畫再到天然石頭做的首飾,對手作毫無抵抗力的我一整個幸福大旋轉,每次逛市集,都能收穫一整袋的小玩意,直到天黑才回學校。
今年的跨年,不走傳統路線,我準備和同學一起坐一個半小時的地鐵繼續去看市集。跨年嘛,走一走,看看那些與自己審美契合的創意物件,放鬆下心情,活動下腦筋就很好呀。希望自己繼續在這樣充滿靈感的環境中,發現更多生活中的藝術,與朋友們一起分享那些生活中的美好瞬間!
一個人的浪漫
跨年夜,有人選擇在人群中狂歡,也有人更想一個人獨處。旅行,聽歌,思考,內觀,或是什麼也不做,只安安靜靜地享受孤獨。
@May 23歲 女
大一的時候一個人出去商場看泡沫雪花,買了瓶小酒回宿舍獨酌,第一次感受到微醺的狀態,隱隱約約聽到對面宿舍樓喊:新年快樂!霎時煙花四起,突然覺得一個人也挺好!
@不倒翁 26歲 女
2019年的最後一天,正在實習的我被外派到海南出差,第一次一個人出差,一個人住酒店,一個人看著窗外的煙花綻放,略感孤獨中也覺得不可思議。五年後的今天,一個人的旅行不再意外,冥冥中會想到那個沒有任何儀式感的跨年夜,它給我提供了一絲絲的勇氣。
@獨芥子 20歲 女   
去年跨年夜,我一個人坐在寢室,早在00:00前完成了一年的回顧,為自己準備了一個永遠寫不滿的日程本,定下自己的新年目標,再看著時間跨過0點,和家人朋友在微信上說了新年快樂。00:00收到了安溥的來信,「這一年我們可以不用更好,可是要值得。」與此同時,宿舍樓外一位同學恰好大喊了一聲新年快樂,那一刻覺得,2024年真的來了呀!一次充滿儀式感的跨年或許會讓我對於時間更有實感,「讓時間流經我」有了更具象的體現。
@jojo 27歲 女
前年跨年,有雪,我看電影的時候打開了窗簾,關掉了家裡的燈。因為看過太多遍,中途難免走神,我開啟窗,看到外面的積雪反光,屋裡暖意融融,朋友圈有很多朋友都在不同的地方跨年,他們給我發來了煙花,很漂亮。電影裡,葛優說,那天我們都喝醉了,也都哭了。
我始終覺得,人在某些時刻是需要孤獨著度過的,所以在還能保持孤獨的時候,一個人迎接新年,也算是給自己迎來新的一歲。
圖源視覺中國
回望過去
一次跨年就像一次洪流中的小小停頓,喘口氣,回顧過去的一年。
@口十露 28歲 女
我的跨年儀式是寫一篇年終總結。這個習慣開始於高中的語文作業,我是少數堅持的,至今已經十三年了。那些檔案往往在十二月的最後十天裡被建立,在穿行南北的高鐵上,在隔離的酒店裡,在異國小城的蝸居中。跨年的晚上,我無論如何要給這一年加個合適的結尾,然後發到朋友圈向自己證明有好好回看這一年。
@小云 20歲 女
2021年,我上高二,跨年夜,班裡舉行晚會,我們一起舉著手電筒唱《夜空中最亮的星》,那時的我成績很理想,也有很好的朋友,感覺一切都充滿了希望,寫下第一個「2021浪漫瞬間」,突然就想記錄那一年的美好與感動。2022年,高三衝刺,我們居家網課,我寫下「但我仍然像去年一樣寫下浪漫瞬間,我想這件事,是浪漫第一名」,有著不知從哪裡來的一腔孤勇。
2023年,我考上了理想的學校和專業,見了很多人經歷了很多事,跨年,我寫下「要忠於自己,做最崇拜自己的人」。2024年,因為學業、工作、感情等都讓我覺得好累好累,但總有瞬間讓我覺得「真好啊,我還能再活500年」。所以我也和自己約定,之後每一年都寫下浪漫瞬間,記錄那些值得讓我「再活500年」的時刻,迷茫、難過的時候,就會點開它們。
@向開亮 35歲 男
每年和家人,一起回答自己整理的「新年快閃問答」。去年,我們透過彼此提問分享的方式同步——用簡短的問題,喚醒2023的閃光記憶,為2024注入能量。
1. 2023年你印象最深的書籍或影視是什麼?
2. 2023年你感到最遺憾的的事情是什麼?
3. 2023年你人際情感變化最大的是什麼?
4. 2023年你的關鍵詞是什麼?
5. 2024年你的關鍵詞又是什麼?
6. 2024年只改變一個行為,你想改變什麼?
7. 2024年只完成一件事情,你想完成什麼?
……
去年的彼此問答,確定了我和家人後續的生活工作安排,我和伴侶轉變了工作重點,伴侶走向了寫作,我走向了諮詢。這樣的儀式感意味著秩序和期待,每一年發生很多事情,回顧能夠化繁為簡,形成閃光記憶;而對未來的很多期待,也透過問答進行聚焦。
圖源視覺中國
「明天也會更好的」
在這一次的徵集中,有很多朋友分享了今年的跨年計劃。在即將到來的2025面前,讓我們一起好好睡覺、奔赴愛情、擁抱全新的一年和全新的自己吧!
@林小妹愛美 23歲 女
今年是和小郭先生在一起的第二年,今年的跨年,我們想來點不一樣的。既不去打卡熱門景點,也不會擠在人群中一起倒計時,而是計劃去一家特別的小餐館,一起度過屬於我們兩個人的時光。這家餐館之前我們去過一次,有著暖黃的燈光,氛圍剛剛好。
等到了跨年那天,我們計劃就像上次來的時候一樣,點一些店裡的招牌菜,有辣勁十足的小龍蝦,創意滿分的手工甜品,還可以來一杯「跨年特飲」,一口下去,酸酸甜甜的滋味,像極了這一年的百味雜陳。餐桌上,我們會像拆盲盒一樣分享對新年的期待,聊著未來的計劃,也同樣會為那些曾經不經意的小確幸舉杯慶祝。
兩個人在一起,大概就是要吃很多很多的飯,看很多很多的電影。用一頓溫暖的晚餐開啟新的一年,真的挺不錯。期待新的一年裡,我們能一起嘗更多的美食,看更多的風景,創造更多屬於我們的特別瞬間。
@Caroline 18 女
12月31號那天晚上我會強迫自己早睡,在美夢中跨年是最幸福的跨年方式。因為學業壓力大常年缺覺,一年的最後一天總要睡個好覺吧。
@粥是甜的  
我想去找喜歡的男孩子,並在跨年的時候對他表白。我們是網友,還沒有見過面,這幾個月他一直陪著我備考,我們互相把心思藏在心裡沒有說出來!等我考完了,跨年就去找他,勇敢一次!
@左左  33歲  女   
即將到來的跨年夜,我沒有準備什麼特別的儀式,因為預產期就在2025年1月1日,如果足夠幸運,這個跨年,我應該是在醫院度過,並且新年最好的禮物就是即將到來的寶寶。為了那一刻,我從現在開始一直跟寶寶商量,在媽媽肚子裡多待一段時間,哈哈。之前喜歡跟曾經的男朋友、現在的老公一起過二人世界,如今,我希望未來的三口之家能一起發現更多的美好,一起見證一個又一個生命的儀式感。
@胖姑 55歲
這個跨年夜,我打算請家人去吃一頓法式大餐,餐桌上撒滿玫瑰花瓣,再訂一個心形玫瑰花盒,來慶祝我們的銀婚!
我的小名叫「胖兒」,發小鄰居叫我「胖丫兒」,親人們則叫我「胖姐」。1999年12月30日,二十世紀的最後一個工作日,我與一個小名叫「二胖」的小夥子(在家排行老二)領了結婚證,並在進入二十一世紀的跨年夜,到家附近的天津樂園門口看了跨年煙花。那夜的煙花絢麗多彩,正如我們美好的青春年華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我們經人介紹相識,但卻是同一中學的校友,同一批老師教了我們。總之,緣分……      
每年結婚紀念日,正好也是跨年。無論是第一次一起看煙花,還是那以後的許多年不同的跨年(比如在奧地利維也納聽新年音樂會,在德國黑森林泡溫泉……)都給我們留下美好的回憶。今年到了銀婚,無論如何都值得好好慶祝,不是嗎?   
圖片是去年結婚紀念和跨年的心形花盒。光是遇見,就很美好,更何況我們已經攜手度過了26年。
@橘子 24 女   
今年的跨年應該是在曼谷,是我第一次在國外跨年,還沒計劃好怎麼過,也沒找到一起跨年的搭子,但我不擔心,如果有朋友能一起,就一起倒數結束這燦爛豐富的2024,滿懷熱情地繼續迎接2025的到來。我想,不論2025會是怎樣,我都期待它,開啟新一年不一樣的故事。如果沒有朋友在,那我就正好有時間待在房間寫2024年終總結,正式告別2024,並依然許下2025想要達成的願望。這是我給自己的儀式感。
跨年,意味著不管好壞,都要對過去一年說再見,進入新的一年,又會是一個新的自己,不管時代怎樣沉浮,我們只能守住自己,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Tomorrow is another day.明天也會更好的,我總是這樣相信著。
每個跨年的日子,都是匯聚新期待的日子。在這400多封來信中,我們看到了很多種不同的跨年儀式感。這些充滿生命力的瞬間,也讓「年輕」逐漸具象化起來。
2025的跨年即將到來,華為nova 13系列在線上同步發起#跨年翻新篇 活動,邀請大家分享具有儀式感的跨年時刻。多焦多自在,反正都出片。那些關於跨年的精彩故事、難忘時刻、獨特氛圍,都將被nova 13系列手機一一定格。
也許是在那家燈光暖黃、氛圍感拉滿的小餐館中,情侶甜蜜相依,定格的合影裡滿是對未來的期許;或許是漫步街頭,使用後置3倍長焦人像,捕捉Citywalk時街角的獨特韻味,將這座城市的故事與記憶悄然收藏;亦或是在熱鬧非凡的市集、熱血沸騰的演唱會、銀裝素裹的滑雪場,把那些快樂的瞬間,用1倍焦段拍攝下來。讓這些盡興玩耍的影像,變成最酷的儀式感見證。
年輕的奧義,就是不拘一格,拋開外界的標準,掌握自己的節奏。而一款年輕的手機,正是透過影像的記錄,讓年輕人擁有屬於自己不拘一格的跨年儀式感。在nova 13系列手機的陪伴下,無論朝霞還是煙花,是和家人、朋友的狂歡還是小館子裡溫馨的相聚,每個場景都有新「翻」,每個人都值得擁有多元、多彩的人生。
歡迎大家參加#跨年翻新篇 活動,鏡頭翻轉另一面,故事就有新發現!不管是用已有的跨年儀式感,還是對未來的祝福,一起為2025「翻」開新篇章。


親愛的讀者們,不星標《人物》公眾號,不僅會收不到我們的最新推送,還會看不到我們精心挑選的封面大圖星標《人物》,不錯過每一個精彩故事。希望我們像以前一樣,日日相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