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採寫 | 林子人
編輯 | 黃月
編者按:在共和黨候選人唐納德·特朗普贏得2024美國大選之後,介面文化專訪了波士頓學院法學博士、美國政治長期觀察者王浩嵐。他提到,疫情四年的創傷記憶不僅改變了美國選民的政治偏好,也在全球範圍內推動了右翼政治的崛起。經濟問題,尤其是通脹對選民的影響,成為了今年美國大選的決定性因素。
2020年,介面文化曾專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社會學系榮譽教授阿莉·拉塞爾·霍赫希爾德(Arlie Russell Hochschild),她也是《故土的陌生人》的作者。在採訪中,她提到了大流行病對美國未來政治的可能影響,比如加劇了美國人對專家和政府官員的不信任,比如郊區“溫和右翼”共和黨人更有可能轉向民主黨候選人——顯然,這在今年並沒有發生。
2016年9月,《故土的陌生人》在美國出版。當年年底,特朗普擊敗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克林頓入主白宮——此前主流民調皆顯示克林頓將獲勝,而且特朗普在大選期間的種種打破常規的極端右翼言行讓他看上去非常不像一位尋常意義上的政治家。特朗普當選總統的事實迫使沮喪不已的自由派美國人去思索背後的原因,霍赫希爾德的這本書對此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答案。
在旁觀此前特朗普的競選集會後,霍赫希爾德在書中總結道,特朗普巧妙地利用了失落的美國人的情感:“特朗普是個‘情感候選人’。與數十年來的其他任何總統候選人相比,特朗普更加註重激發和稱讚支持者的情緒反應,而非敘說詳盡的政策計劃。他的演講——令人產生主宰、張狂、明晰的感覺,以及國家自豪感和個人振奮感——會激發一種情感轉變,然後他會指出這種轉變。”

當地時間2024年11月6日,美國佛羅里達州棕櫚灘,特朗普在選舉之夜觀戰活動上發表講話提前宣佈贏得大選。(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從2011年到2016年,這位以研究情感、女性和家庭聞名的社會學家頻繁前往深紅州路易斯安那州,採訪了60人,其中包括40位茶黨支持者,她拜訪了他們的家、社群和辦公場所。在寫作《故土的陌生人》的過程中,她融合了許多社會學研究方法,比如焦點團體訪談和參與觀察——在早年的名作《第二輪班》中,她也運用了這種沉浸式的深入研究方法。在與當地那些深受鑽探工業所害的鄉村白人小資產階級交往的過程中,霍赫希爾德試圖透過理解一個“鎖孔問題”——政府監管嚴重不足的大型石油企業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汙染,威脅了當地居民的生活,但為什麼那些受影響最大的人依然維護大型企業和“自由市場”,指責政府監管——來解析右翼的意識形態。
霍赫希爾德指出,要了解一個人的政治立場,需要首先了解那個人對政治問題投入的情感,她將之稱為“深層故事”(Deep Story)。美國右翼的深層故事是這樣的:他們相信人們可以透過努力工作和公平競爭獲得階級躍升,然而爬上山頂實現美國夢的機會越來越渺茫——過去幾十年來薪資水平停滯、經濟不平等拉大,這種經濟打擊對製造業和手工業從業者來說尤其沉重。與此同時,他們還面對著此前排在隊伍更後面的弱勢群體(女性、少數族裔、移民和LGBTQ群體)的上升壓力,這些群體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獲得了越來越大的話語權,讓他們感到被別人“插隊”了。
是這種挫折感令右翼轉向反對左翼倡導的平等、自由和多元包容,使他們感到自己是“故土的陌生人”。在接受介面文化(ID:Booksandfun)郵件採訪時,霍赫希爾德特別指出,日益稀薄的經濟機會不應被視作右翼深層故事的全部成因,它的形成其實事關一種整體性的失落感,“核心問題不是貧窮(deprivation),而是失落(loss)。而且這不僅只是經濟意義上的失落,還是種族地位、地區和宗教自豪感、文化主體性。”許多右翼美國人由是倒向了特朗普的陣營。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社會學系榮譽教授阿莉·拉塞爾·霍赫希爾德
霍赫希爾德她呼籲自由派跨越“同理心之牆”,去理解保守派的憂慮與關切,去講述自己的願景,去重建社會共識——政治分歧兩端的人的敵人不是彼此,不是社會弱勢群體,而是全球資本主義。在書中最後一章,她在一封虛構的給路易斯安那州右翼朋友的信中如此描述屬於左翼的深層故事:
“在這個深層故事中,人們站在一個大型公共廣場周圍,廣場裡有創造性十足的兒童科技博物館、公共藝術與戲劇演出、圖書館、學校——最先進的公共基礎設施,可供所有人使用。他們對此充滿自豪。其中一些人是其建造者。外人可以加入廣場周圍站立的人群,因為許多現在的圈內人也曾是局外人;吸收及接納異己似乎是自由女神像所象徵的美國價值觀。但在自由派的深層故事中,一件可怕的事發生了。強盜闖進了公共廣場,對其大肆破壞,自私地偷走了廣場中心公共建築的磚頭和混凝土塊。雪上加霜的是,守衛公共廣場的人們眼睜睜地看著破壞分子用那些磚頭和混凝土塊建起私人高樓大廈,將公共領域私有化了。那便是自由派深層故事的核心要點,而右派無法理解自由派對他們設計新穎、來之不易的公共領域深深的自豪感——自由派將其視為美國生活中一支強大的融合性力量。諷刺的是,你與左派的共同點可能比你想象中更多,因為左派中的許多人也感到自己像是故土的陌生人。”
介面文化對話阿莉·霍赫希爾德

《道德政治:自由派和保守派如何思考》
[美] 喬治·萊考夫 著 張淳 胡紅偉 譯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9年4月

《故土的陌生人:美國保守派的憤怒與哀痛》
[美] 阿莉·拉塞爾·霍赫希爾德 著 夏凡 譯
甲骨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20年5月
本文為獨家原創內容,採寫:林子人,編輯:黃月、潘文捷,未經介面文化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