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美聯社、CNN等美國媒體報道,當地時間4月3日深夜,特朗普突然“血洗”了美國家安全部門,宣佈解僱包括美國國家安全域性局長與副局長在內的多名高官。隨後,在飛往佛羅里達的“空軍一號”專機上,面對一堆記者的不斷追問,特朗普解釋瞭解僱他們的原因,因為“他們不是我們喜歡的人”。
在採訪中,特朗普還確認了當天上午剛剛與自己的“忠粉”勞拉·魯默在白宮會面,稱讚魯默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者”和“非常堅強的人”。
勞拉.魯默是美國極右翼人員,經常發表具有煽動性的極端言論,如其長期宣揚“911事件”是內部人員自我謀劃的,透過陰謀論獲得大量粉絲。長久以來,魯默一直以“特朗普忠粉”的身份參與政治活動,與特朗普關係甚密,2024年曾作為嘉賓與特朗普一起出席了“911事件”的紀念活動。

可以相信,此次突發的“深夜血洗”正是在魯默向特朗普介紹了她最新的“研究成果”之後。特朗普證實,魯默提供了證據,向其建議“開除一些人”並同時“建議了接替人選”。
根據目前已公開的資訊,被清洗的高官至少八名,除了國家安全域性的正、副局長外,還有六名來自國家安全委員會。其中引起最大爭議的就是國家安全域性局長蒂莫西.霍夫。

蒂莫西.霍夫同時也是美國網路司令部最高負責人,他是美國四星上將,屬於無黨派人士,被普遍認為是一名“不關心政治”、“毫無爭議”的技術型官員。霍夫於2023年在拜登政府時期獲得任命,在此之前,其已在情報領域工作了超過30年。
美國國家安全域性是美國政府機構中最大的情報部門之一,隸屬於美國防部,擁有美國最強的監視技術、竊聽能力和情報網路,美國總統“每日情報簡報”中的絕大部分資訊來自於該部門。而美國網路司令部則負責網路軍事行動,美國發起的全球網路攻擊大多源自於此。
美國防部沒有給出霍夫被解職的原因,但是從魯默的貼文卻能窺得一二。霍夫被解職的第二天,魯默就發表貼文稱“霍夫沒有資格在特朗普政府中任職,因為他是米利挑選的人”。
魯默提到的米利是已退役的美國陸軍上將,在特朗普第一個任期內是美國軍隊中級別最高的軍官,曾擔任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
米利曾是特朗普最尖銳的批評者之一,美國著名記者鮑勃·伍德沃德在自己的新書《戰爭》中曾說,米利稱特朗普是“徹頭徹尾的法西斯主義者”和“美國最危險的人”。2023年,即將退役的米利在發表公開演講時表示,軍隊“不會向想成為獨裁者的人宣誓”,而這個“獨裁者”指的正是特朗普。

在特朗普第二次參選時就宣佈米利是他的“政治死敵”,說米利犯有“叛國罪”,應該立刻“執行死刑”。為此,拜登下臺之前特意為米利簽署了赦免令,防止他遭到迫害。
而特朗普一上任就對米利極盡羞辱,撤掉他的公開肖像畫、撤銷安保授權、暫停安全許可,新任國防部長皮特·赫格塞思也順勢宣佈結束提供對於米利的“安保服務”,甚至表示要展開調查,看看能否“撤銷他的軍銜”。
可以看出,米利與特朗普之間的“深仇大恨”確實可能影響了霍夫的去留問題,那麼其他人呢?
魯默在貼文中還解釋稱,同樣被解除職位的國家安全域性副局長溫蒂·諾布林不僅是霍夫的“忠實助手”,還是一名“憎恨特朗普的人”,最重要的證據是諾布林是詹姆斯·克拉珀的學生。這裡提到的詹姆斯.克拉珀是奧巴馬時期美國國家情報總監,他也是特朗普最犀利的批評者之一,曾在自己的自傳中稱特朗普的行為是對美國民主和司法獨立的“最惡劣攻擊”。

除了霍夫和諾布林以外,魯默還暗示了更多可能被解職的人,原因也都差不多。比如,現任副國家安全顧問亞歷克斯·黃應該被解職,因為其妻子在民主黨政府中擔任過職位;海軍部副助理部長瑪麗亞·普羅埃斯托也該走,因為之前她的政治觀點與特朗普不合;甚至另一位國家安全委員會工作人員也應該立刻被解職,因為她是個“變性人”。
在魯默言辭激烈的貼文中,我們不僅看到了一個特朗普豢養的“西廠爪牙”,也看到了一個標準的“政治掮客”,她各方蒐羅證據,一方面協助疑心重重的特朗普解除現有政府高官,另一方面藉機推薦合適的職位人選。她憑藉“忠粉”的身份獲得了強大的發言權,其與特朗普“不可言明”的關係必然成為她獲得政治收益的重要途徑。

除了上述美國國家安全域性的兩名高官外,其他六名被解除職位的高官也同樣值得關注。他們均來自國家安全委員會,這由美國國家安全顧問邁克爾·沃爾茲直接領導。現在,沃爾茲正因“群聊洩密”事件處於輿論的風口浪尖之上。不過,“群聊洩密”事件發生後,特朗普在公開場合一直表示支援沃爾茲,堅稱“不會有人會因為此事被解職”,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近日也公開表示“此事已結案”。
問題在於,對於特朗普的性格而言,“結案”可以,但懷疑不休。根據美國《國會山報》4月4日的報道,特朗普政府內部一直有個疑問,為什麼沃爾茲的手機裡會有《大西洋月刊》記者戈德堡的聯絡方式,沃爾茲無法對此做出合理解釋,只表示戈德堡的聯絡方式是被“無意中輸入自己手機的”。
現在,對於沃爾茲團隊的“深夜清洗”,外界觀點主要分為兩派,一方認為沃爾茲可以稍微鬆一口氣,畢竟找到了替罪羊,還有一方認為這是特朗普瓦解沃爾茲核心團隊的方式,沃爾茲還沒解職的原因是特朗普不願意立刻向“左翼媒體和民主黨屈服”。

可以確定的是,對於特朗普而言,他並不關心誰來做這些職位。實際上,從外交政策到加稅決定,現在政府內部對特朗普的質疑之聲越來越大,特朗普已無法容忍任何形式的不同意見,每天都在白宮裡自導自演著一場場“忠誠度測試”和“服從性測試”。
這次的“深夜血洗”再次表明,現在在白宮中,在“忠誠過剩而能力不足”的草臺班子領導下,美國到底是走向“再次偉大”還是“更加混亂”,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圖片源自網路
關注公眾號:
有理兒有面
理 性|揭 秘|探 討


關注公眾號:
有理兒有面
理 性|揭 秘|探 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