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還沒結婚的時候,有一次跟有剩去他朋友家吃飯,主人家有個小女兒,可能三四歲,也可能五六歲,未婚無娃時期的我對小孩子年齡完全沒概念,0-6歲在我眼裡都是差不多的尺寸和智商。
席間我去上廁所,那個鎖是壞的,從裡面鎖了外面照樣能開啟。我不知道,進去剛坐下,門被開啟,一個小腦袋探進來,是主人家那個大約0-6歲的小姑娘。
我一聲驚呼,小聲讓她關門,小人兒聽話地把門關上。
從裡面關的。
於是巴掌大的廁所裡,她臉對臉站在我面前看著我噓噓。

真的是臉對臉,小手就搭在我膝蓋上,還能聽到她扁扁的小鼻子裡呼哧呼哧的喘氣聲。
我猶豫了一下,也不好讓小姑娘出去,很怕她開門時外面正好有人經過,只好手忙腳亂起身,收拾停當拉著小東西一起開門。
回到餐桌,小姑娘撲向她媽,當著一眾人的面驕傲地大聲彙報:我們倆在廁所拉屎呢!
二十歲的年紀,恨不能喝風飲露活成仙女,被這樣大聲造謠真是差點氣死,我連聲說不是不是我剛才是那什麼。。。
女主人跟我抱歉地解釋,說這孩子喜歡誰就願意跟誰黏在一起,別人幹啥她都要跟著。
我摁著心下的不高興敷衍回應:哈哈哈哈你家小姑娘好可愛的。
女主人立刻笑得見牙不見眼。
二
我年輕那會兒不大喜歡小孩。

也說不上有多討厭孩子,只是壓根意識不到這世上有膝蓋以下高度的小東西的存在。所以每次有小孩子湊過來,我總會手足無措,完全不知道該做什麼說什麼,同時很不理解那個在一旁喜笑顏開的家長,開心個啥呢?你家小孩長得既不好看,看上去也不是很聰明。
我媽對我這個想法非常不滿,覺得這是典型年輕人的刻薄。
我不同意,反駁她:我只是覺得人該有自知之明,難道我小時候別人誇我的每句話你都信?不會覺得人家只是出於禮貌?
我媽:我周圍都是實誠人,誇得都挺實事求是的。
我不屑:就我小時候那個樣子?
你看,真正不喜歡小孩的人,是連自己小時候都不喜歡。
我媽不高興了:我又不瞎,人家誇得是不是事實我當然知道!
我:所以別人就算是誇我漂亮好看,你也會覺得對方說的是事實對吧?
我媽想了想:。。。還真沒人這麼誇過你。
我:誇我機靈可愛啥的也夠離譜啊,難道這種誇獎你不會很尷尬?
我媽無比惆悵:好像也沒人這麼說過。。。
一時間我也惆悵了,惆悵到都忘了原本要說啥,只想問你朋友裡總有一兩個會說話的吧?難不成每次見了我都直接啐一口?

三
洋相小時候長得。。。比我小時候還醜。
其實早在洋相出生前,我就擔心肚子裡這個娃可能長得比較愁人。
因為得意是那種長得很巧的小孩,雖然不是標準意義的好看,但眉眼五官都拿走了我和有剩最好的部分。按照機率來說,第一個娃專揀父母的優點長,第二個娃大機率會把所有缺點收一堆。
所以懷洋相的全程,我都在擔心,既擔心孩子長得太醜,又擔心沒法像愛得意那樣去愛這個醜巴巴的小孩。
這樣一路擔心了十個月,直到洋相出生那一天,我也沒有感覺到太多對他的愛和期待,甚至在生產的間歇,我惦記的還是得意,催有剩給我媽打個電話,問她送得意上學時有沒有記得帶午飯。
好像是生完的第二天吧,我凌晨醒來,病房窗簾拉著,屋裡黑黑的,旁邊沙發上好大一個輪廓,還打著鼾,顯然是有剩。我摸向床邊,沒摸到小嬰兒床,便叫醒有剩,問他:兒子呢?
有剩說想讓我多睡會兒,把兒子放育嬰房了。我說你扶我去看看唄,昨天稀裡糊塗的,都沒仔細看呢。
到了育嬰房,一排小毛頭中,一眼看見我家那個快十磅的寶寶,紅彤彤的臉上五官擺得亂七八糟,額頭臉頰上還掛著些白色的皺皮,十足一個沒洗乾淨還放皺巴了的超級大土豆。
我忍不住笑,說果然好醜啊。
笑完了又開始哭,有些釋然,這麼醜我卻還是看著好喜歡,以後應該會很愛很愛他;又有些內疚,把他生得這麼醜,這輩子大概只有我會愛他了。

四
其實從醫院回家沒幾天,我和有剩就不再擔心洋相的長相問題了,因為有更重要的事情要擔心。
這孩子,咋哭起來不換氣呢?
真的,每次都是一口氣哭到底,憋得臉通紅,一副氣到不想活的樣子。
體檢時心驚膽戰地跟醫生提起這事,擔心是不是呼吸系統有點啥毛病。醫生見多識廣地擺手說沒有沒有,就是脾氣大。
啊,長得醜還脾氣大,真是雙喜臨門。
記得那會兒這個小東西動輒半宿半宿不睡覺,我和有剩只好分上下半夜地輪流帶,經常睡得迷迷糊糊間聽見有剩絮絮叨叨地給兒子講道理:你說你長得醜就算了,還脾氣這麼大,脾氣大就算了,還半夜不睡覺。。。人活著總得有點啥優點吧,你咋能什麼優點都沒有,還把我使喚得這麼理直氣壯呢?
再後來長到兩三歲,雖然壞脾氣依舊,但大概是長開了,更可能是看習慣了,不再是小時候那個醜得驚天動地的樣子。我和有剩知足得很,給兒子拍照時偶爾有張不那麼醜的,倆人都會驚喜地來回搶著看:好帥好帥!怎麼這麼好看!
五
囉裡囉唆說這麼多,是因為前兩天看了個洋相六歲時的錄影。
洋相六歲那會兒,公婆過來小住了半年多。
我家婆婆一直有點偏心得意,不多,也可以理解,畢竟得意性格討喜可愛,又是兩邊家裡第一個孫兒。
錄影裡就是那時的某個晚上,婆婆在客廳看得意練琴,我和有剩在臥室陪洋相讀書,書裡講的是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喜好,洋相看得開心,舉一反三地說所以他不喜歡那本Green Eggs and Hams,為什麼非要逼著別人去試不喜歡的東西呢?既然每個人都有權利喜歡不一樣的東西,當然也有權利不喜歡不一樣的東西。就像奶奶喜歡姐姐不喜歡我,我就不會生氣。
我和有剩都怔了一下,正想找詞解釋,小人兒兀自繼續:沒有人能被所有人喜歡,也沒有人會喜歡所有人。重要的是我喜歡我自己就行了。
我先是對著洋相的小腦袋親了一口,讚賞地附和人在這世上第一要喜歡的就是自己,隨後趁著小孩兒低頭繼續讀書的功夫,扭頭一臉炫耀地對正在錄影的有剩說:天才吧?我生的!

所以你看,從厭娃人士到炫娃狂魔之間也沒有那麼深的鴻溝,只要媽和娃的起點夠低,養娃路上全是驚喜。
圖片來自網路
猜你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