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茶聶雲宸,不學霸王茶姬張俊傑

聶雲宸為喜茶踩下加盟剎車。
|《中國企業家》記者 孫欣
編輯米娜
頭圖來源|視覺中國
剛開年,聶雲宸就給捲成一片紅海的新茶飲行業澆了盆冷水。
身為喜茶創始人,一向低調的他,這次罕見用強悍語氣表態:“拒絕無意義的門店規模內卷。”同時,在2月10日向全員釋出的郵件中,他用“數字遊戲”“無意義的價格、營收、規模內卷”等詞形容當下的新茶飲業,最後還表態:喜茶暫停接受事業合夥(加盟)申請。
聶雲宸為何會選擇在此時作出這種決策?
回顧過去一年,新茶飲市場掀起慘烈的價格戰,喜茶、奈雪的茶等競相推出9元左右的團購價活動。同時,幾乎所有品牌都在拉攏加盟商狂奔擴張。隨著門店密度增高、單店營收下降,回本週期被無限拉長。於是,大量門店被迫關閉,紅餐大資料顯示,2023年11月到2024年11月,奶茶店閉店數量達驚人的19.7萬家。
這一年的新茶飲行業,可以用“殺瘋了”來形容。
而在過去一年,喜茶的擴張步伐也已放緩,新增加盟門店從2023年的約2200家,回落到了1100家左右。
來源:中企相簿
如今,喜茶決定停止加盟,其實也早有跡象。早在去年9月,喜茶就曾發內部信稱,接下來幾個月將會控制門店加密。
然而,當整個行業被資本裹挾,無法停止擴張內卷的步伐時,是什麼給了聶雲宸“喊停”的勇氣?
與此同時,在新茶飲圈,跟他同為90後的張俊傑,所創立的霸王茶姬仍在一路狂奔——去年新增門店達2982家,超過了2023年。但他的野心遠不止於此,他曾高調宣佈2024年銷售額要超越星巴克中國。
聶雲宸比張俊傑大兩歲,兩人都有著“白手起家”的勵志故事,外界不免會將二人聯絡在一起談論。
4年前的2021年,在5輪融資過後,喜茶估值達到了600億元。彼時,門店數量1萬多家的蜜雪冰城的估值僅為200億元,而當時成立才3年多的霸王茶姬,其A、B輪融資才超3億元。一時間,帶著“90後創始人”標籤的聶雲宸風光無兩。
但之後,張俊傑開始異軍突起。連拿2輪融資的霸王茶姬,開始“飛奔”加盟。創立僅8年,據窄門餐眼資料,截至2025年1月10日,其在營門店數有6071家。霸王茶姬如同殺入業內的一匹黑馬——資本入局、產品出圈、規模迅速擴張。
不知這是否曾給聶雲宸帶來焦慮,但如今踩下剎車的聶雲宸,和疾馳中的張俊傑,卻一個向左、一個向右,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成立10年後,聶雲宸終於鬆口

成立喜茶之前,聶雲宸開過手機店,經銷過多個手機品牌。當時山寨機、防毒軟體橫行,他便免費給客戶提供刷機服務,這樣使手機更好用,因此獲得了不少客戶。
迴歸到產品本身來尋找商機,這樣的理念從後來他開奶茶店也能看出。“好用”是手機的本質,“好喝”是奶茶的基礎。
2012年,21歲的聶雲宸在廣東江門的一個巷子裡,開出第一家皇茶(喜茶的前身)。彼時,奶茶剛從粉狀進入現制階段,奶茶店裡最常見的原料,還是植脂末、果醬罐頭和碎茶泡成的茶湯。一開始,聶雲宸的皇茶並不起眼,銷量也不突出。
那年,是中國網際網路黃金十年的初期,電商“光棍節”單日銷售額超300億元。雖然聶雲宸乾的是實體行業,但網際網路對他影響頗深。用聶雲宸的話來說,奶茶行業如同網際網路行業一般,可以分分鐘更新,發現產品不合適隨時能重新研發。
於是,聶雲宸重新回到產品研發起點,他很快做出一款掀起奶茶界巨震的產品——芝士奶蓋茶。新品一經發布,便迅速從當時的沖泡奶茶中脫穎而出。
2013~2014年,聶雲宸開始在江門、中山拓店。2015年,皇茶在整個珠三角地區開了50家門店。同年,他帶著皇茶進入一線城市,將首店落在深圳海岸城。
當時市面上多為10~20元區間的奶茶,雖然喜茶的單價大多在30元以上,但不少喜茶門店前都排起長隊,這也吸引了資本的注意。2016年8月,喜茶A輪融資1億元的訊息不脛而走,當時茶飲行業融資案例極少,過億的更是絕無僅有。
資料來源:企查查及公開資料。製表:孫欣
隨著資本入局,喜茶也開始步入快車道,但聶雲宸始終未開放加盟。2019年8月,聶雲宸表示,他擔心過早的加盟會導致企業文化稀釋“我們現在肯定不會做加盟,但我從來沒有覺得做品牌跟加盟是矛盾的。現在很多人把它作為一個教條,這很可怕。”
那時,聶雲宸確實無需因加盟與否焦慮。他曾在採訪中透露,喜茶門店平均出杯量近2000杯/天,單店單月營業額平均在100萬元以上。依此計算,喜茶293家門店預期一年的銷售額就是35億元。而據蜜雪冰城招股書顯示,2019年即使蜜雪冰城已經接近萬店,但營業收入是25.66億元。彼時,名不經傳的霸王茶姬僅50家店。
然而,聶雲宸不加盟的決策很快在市場的內卷淹沒。2022年,下沉市場的蜜雪冰城靠著加盟突破2萬門店;奈雪上市,憑藉資本在門店數量上反超喜茶。來自雲南的張俊傑開始嶄露頭角,2022年霸王茶姬門店數超1100家,增長率達133.4%。
喜茶成立十年後,聶雲宸終於鬆口。2022年11月3日,喜茶正式宣佈,在非一線城市以合適的店型展開事業合夥業務。

被裹挾下水的加盟戰

在新茶飲行業停止加盟,固然需要勇氣。但當初開放加盟,對聶雲宸來說,或許同樣煎熬。對於開放加盟,聶雲宸與張俊傑的看法一開始就不一樣。
2019年,聶雲宸曾在接受採訪時稱:“現在還不考慮,還不加盟”他認為等品牌核心強大到不會被加盟商稀釋文化時,再開放加盟。而創業更晚的張俊傑的意見則截然相反:“奶茶領域最重要的基礎是規模要足夠大,有了規模才有機會上牌桌。”
逐漸的,競爭激烈的新茶飲行業,跑馬圈地、衝擊萬店似乎成為共識,下沉、加盟成為行業競爭的不二法門。在市場的洪流中,喜茶不得不放下身段。
開放加盟後,喜茶確實在一段時間內走出了“規模焦慮”。據新京報,2023年,喜茶共面試了7700多位潛在事業合夥人,新開門店超2300家,2023年年底喜茶門店數突破3200家,門店規模同比增長280%。據窄門資料,截至2025年1月10日,喜茶現有門店4477家。
而喜茶開放加盟的2022年,張俊傑憑藉著一句“有了規模才能上牌桌”,從2021年的四百多家門店翻倍至2022年的1100家。而後,擴張持續增速,2024年門店數量反超過喜茶。
顯然,在加盟擴張上,霸王茶姬比喜茶更激進。
張俊傑  來源:中企相簿
2024年5月21日,張俊傑出現在霸王茶姬的釋出會現場,當著上千現場觀眾和幾百萬線上觀眾,他哽咽著說起了自己的出身:沒有學歷、沒有家庭背景。“上無老,下無小,左無親,右無故”“家人全部離開後,我就開始思考自己為什麼而活著。”
這樣的出身,讓張俊傑有一種“沒什麼可失去”的無畏感,從其對待加盟的激進態度也可以看出。
比起聶雲宸經營十年才開放加盟的謹慎,2017年張俊傑創立霸王茶姬後不久,便開放了加盟。2021年後,公司無論在產品還是加盟上,都開啟了狂飆速度。
快速的規模擴張,帶來實打實的營收。據紅餐網資料,2023年,霸王茶姬總銷售GMV達108億元,而2024年一季度,銷售GMV就達58億元,內部預計,2024年的營收將超200億元。
而有業內人士告訴《中國企業家》,企業打法的不同,歸根結底是兩位90後理念的不同。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開放加盟,對張俊傑是創業起點的規劃,但對聶雲宸來說,只是中途一次“下水”嘗試。
XVC投資公司創始人胡博予曾這樣形容張俊傑:“他已經想好了企業未來的發展”,意思是,張俊傑在創立之初就想好了短期、中長期的競爭如何解決。
而聶雲宸曾說:“有一句話叫不跳下水,就學不會游泳。我現在所有的想法,都是在‘跳下水’之後才開始有的。”
“霸王茶姬和喜茶的區別很大,霸王茶姬成立開始就為開放加盟做準備,發力標準化和供應鏈。”艾媒諮詢CEO張毅對《中國企業家》說。
來源:中企相簿
如今,霸王茶姬成為資本的新寵,張俊傑的身價也水漲船高。據《2024胡潤百富榜》,現年34歲的聶雲宸身價約超70億元。而據中國藍新聞,張俊傑身價已超百億,超過了聶雲宸。
然而,新茶飲賽道的競爭維度遠不止於此,除了規模,聶雲宸一直在面對的,還有來自瘋狂卷“價格”的壓力。

價格戰之殤

早年間,喜茶成立時所專注的高階市場,並非奶茶的主流市場。當時價格偏低端的蜜雪冰城更風靡。哪怕到了2021年,艾瑞諮詢資料顯示,當年中國新式茶飲中高階品牌(即單價高於20元)的市場份額只有14.7%。
2020年,價格戰已經愈演愈烈。當年,喜茶推出了喜小茶,單品大部分定價6~15元之間,比之前的價格便宜一半。
2022年2月,喜茶宣佈,年內不再推出29元以上的飲品類新品。2023年,價格戰再度升級,9.9元、8.8元的價格戰從咖啡賽道最先掀起,隨後奈雪的茶、滬上阿姨等都曾推出9.9元的團購價。2024年8月,喜茶也在抖音跟進“9.9元團購價”,甚至曾將純茶產品的售價拉低至4元一杯。
均價曾在30元以上的喜茶,如今大部分產品價格在17~19元,而這個價位正是霸王茶姬的產品均價。
對於價格定位本來比喜茶低的霸王茶姬來說,價格戰或是舒適區,但對喜茶來說,降價無異於將自己架在炭火上煎烤。
加盟的浪潮難以抵擋,價格的內卷備受煎熬。新茶飲行業的內卷打法,最終迫使聶雲宸一一“下水”比拼。
價格戰血拼之下,一些新茶飲企業的經營狀況堪憂。
作為新茶飲第一股,據奈雪的茶2024年上半年財報,經調整淨虧損達4.38億元。而新茶飲第二大品牌茶百道,其2024年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閉店245家。這個數量,已然超越了2023年全年的閉店數——220家。
此時,一些投資人也已經發現了問題。加華資本創始人宋向前就呼籲:“新茶飲行業到了要在規模和效益中進行抉擇的時候,要深化競爭能力,尋找結構化的競爭優勢,不能搞同質化競爭。”

回到自己的主場

上市,則是新茶飲行業競爭的另一維度。甚至,近期投資圈有個觀點認為,2025年或是新茶飲IPO的最後視窗。
2月12日,來自杭州的古茗正式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機板上市。而對於上市,聶雲宸與張俊傑則持不同態度。
有接近喜茶方面的人表示,聶雲宸目前沒有這方面的想法。而據上海證券報報道,霸王茶姬正在籌備赴美上市。
融資5輪的聶雲宸,為何在這個關口,既敢叫停加盟,又不擔心資本的壓力,不急於上市呢?
作為中國現製茶飲最早的品牌之一,曾幾何時,喜茶是產品裡的領頭羊。2012年時,皇茶(喜茶的前身)曾因一杯“芝士奶蓋茶”響徹珠三角。
如今,在激戰中迷失的聶雲宸,決定回到當年做“芝士奶蓋茶”的階段,開始在產品發力,打出“健康”產品口號。2024年7月26日,喜茶推出植物茶飲料“羽衣纖體瓶”,原料是原產於地中海的蔬菜——羽衣甘藍。10天內羽衣纖體瓶銷量超過160萬杯,一個半月,銷量超過了1000萬杯。
隨後,奈雪的茶、滬上阿姨、古茗、茶百道等品牌紛紛捲入羽衣甘藍的旋風中。喜茶繼而推出去火纖體瓶、紅菜頭美顏瓶等植物茶飲料。據喜茶釋出,截至2024年,“超級植物茶”系列累計售出超過3700萬杯。‌
在行業狂卷價格、門店數量、估值後,終於颳起了產品風。據艾媒諮詢釋出的《2024—2025年中國新式茶飲行業發展現狀與消費趨勢調查分析報告》,“健康化”成為新式茶飲新熱點。
正因為當初是靠著好喝才打開的市場,聶雲宸對產品極為重視,他與張俊傑在產品標準化的態度也頗為不同。
“霸王茶姬在產品製作上,標準化更強。”張毅分析道,霸王茶姬茶品多為奶加茶,往往依靠資料和機器便可製作。
而喜茶的大部分產品,在製作過程中,標準化困難更大,比如葡萄的剝皮、水果的品控等,聶雲宸曾表示:“極度標準化的產品往往是平庸的。”
“新茶飲賽道已告別從0到1的野蠻生長,如今競爭進入到2.0時代,到了要考慮產品、經營模式創新的時候了。”張毅說。而放棄不擅長的拼規模,迴歸到擅長的產品,對聶雲來說未嘗不是一種明智之舉。
聶雲宸終於再次找到了自己的主場。
參考資料:
《專訪喜茶創始人聶雲宸:外界總結我們成功的原因,很多都是錯的》,介面新聞
《喜茶放棄了平價線喜小茶》,介面新聞
新聞熱線&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END
值班編輯:郭立琦審校:姜辰雨  製作:袁茂麗
→點選下圖直通“未來之星全球領航計劃”
關注“中國企業家”影片號
看更多大佬觀點和幕後故事
[ 推薦閱讀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