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請為澳洲華裔候選人Andy Yin投上寶貴一票)
本文來源參考:abc/網路
當你站在超市冷藏區,望著琳琅滿目的乳酪和黃油時,你可曾想過,這些產品的背後,正上演著一場本土與進口之間的隱秘戰役?
澳洲乳製品產業正面臨嚴重挑戰:本地生產成本不斷上升!
而大量廉價進口產品正佔據著市場的高地。

🧀 進口乳酪如何“擠壓”澳洲本土市場?
儘管澳洲在上一財年生產了 38.7萬噸乳酪,但據澳大利亞乳製品聯合會(Australian Dairy Products Federation)執行長 賈寧·沃勒(Janine Waller) 表示,約四分之一的乳製品消費依賴進口,尤其是乳酪和黃油。

主要進口來源國包括紐西蘭、歐盟和美國。其中很多產品被廣泛應用於食品服務業及超市渠道。
“它們的價格極具吸引力,” 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資深乳業分析師 邁克爾·哈維(Michael Harvey) 表示,“在存在供需缺口時,經濟上的選擇往往傾向於進口。”

🛒 大型超市:是否真在“支援本土農場”?
Woolworths 和 Coles 均對外強調支援澳洲農民。
-
Woolworths 表示,大部分乳製品來自本地,並強調包裝上的原產地標籤清晰可辨。
-
Coles 也稱,與超過100位本地乳農有長期合作,80%以上的日常乳酪由本地牛奶製成。
然而在消費者看來,琳琅滿目的貨架上,綠色與金色的包裝也可能掩蓋了進口的真相。

🧾 價格 vs. 情懷:消費者的“選擇焦慮”
在生活成本日益高漲的背景下,消費者開始更關注價格而非產地。“他們往往會選擇折扣商品或自有品牌產品,” 沃勒指出,“即使他們本意是想支援本地生產。”
這直接導致了一個現實:儘管消費者有心,但在價格面前,理想往往敗下陣來。

📉 本土產能持續下滑,產業焦慮加劇
澳洲奶農聯合會(Australian Dairy Farmers)主席 本·貝內特(Ben Bennett) 直言,“每當本地乳業似乎剛要喘口氣,大量進口就再次湧入,打亂了供需平衡。”
他指出,澳洲正逐步由乳製品出口國轉變為淨進口國,這不僅打擊了農民士氣,也削弱了國家食品自給自足的能力。

🌏 美國關稅新政:未來的變數?
雖然美國前總統 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 的關稅政策可能影響全球供應鏈,哈維表示,目前對澳洲市場的直接衝擊不大。
“澳洲進口大量美國產乳酪,這種流動不會輕易被打斷。”
目前,澳洲主要的乳製品出口市場為:中國、日本、新加坡、印尼與馬來西亞。

🚨 呼籲政府介入:這是“國家糧食安全”的問題
沃勒強調:“這不只是產業問題,而是國家糧食安全的議題。”
她指出,中國近年來大力推動本國自給率,“澳洲也應採取相應行動,保障本國乳業健康發展。”
她呼籲政府、乳農及加工企業協同合作,提升本地產能、最佳化加工效率,並強化對進口產品的監管與辨識。

🐄 下一步,澳洲乳業該如何走?
這一場關於乳酪、黃油與價格的戰爭,表面上悄無聲息,背後卻充滿博弈與抉擇。
當澳洲奶農在土地上辛勤勞作時,他們真正的競爭對手,可能來自萬里之外的乳製品帝國。

今日話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