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會讓你變老的習慣,90%的人都戒不掉

圖片:黃仔 | 撰稿: 阿靜 | 責編: 海芋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商務合作敬請聯絡:[email protected]
大家早上好,這裡是阿靜,今天的「No. 11 Lab」想和大家聊聊「衰老」這件事。
時間無情流逝,人類的自然衰老和死亡不可逆轉,雖然總有不信邪的人想要逆流而上永葆青春,但失敗總會送給他們迎頭一擊。
所以大多數人都已經認清一個事實,對普通人來說,能在有限的生命中活出無限的精彩,已經不枉來世上一趟,但,假如某些行為習慣或特殊因素會導致「早衰」呢?
相信所有人都會對這個問題感興趣!所以這期推送就給大家介紹了幾種導致早衰的影響因素,以及科學有效的抗早衰秘籍:我們到底怎樣做才能預防早衰的到來呢?
本期你將看到:
  • 手機看多了會損害細胞、加速衰老?
  • 長期壓力大?你會比別人老得更快!
  • 錯誤的蛋白質合成會加速衰老、縮短壽命?
  • 預防早衰的實操性策略

手機看多了會損害細胞、加速衰老?
近年來,藍光 (BL) 在人工照明中變得越來越普遍,隨著大眾健康意識的提高,人們也開始擔憂它是否會給人類健康帶來某些潛在的危害,也因此市面上某些防藍光產品很是火爆。
注:藍光是可見光譜中波長處於400nm~480nm之間,具有相對較高能量的光線,有證據表明,它可能會導致青光眼、視網膜變形、與年齡相關性黃斑病等。
這種擔憂其實並非空穴來風,之前曾有研究表明急性BL暴露可能導致專門用於光感受的視網膜細胞的氧化應激和死亡
進一步的研究表明,每天接觸12小時BL的成年果蠅表現出加速衰老的症狀,包括運動能力受損、腦神經退化和壽命縮短等,即使敲除眼睛基因,仍然如此。
為了瞭解BL如何影響果蠅的代謝途徑,來自俄勒岡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Frontiers in Aging》上發表了這項題為《Chronic blue light leads to accelerated aging in Drosophila by impairing energy metabolism and neurotransmitter levels 》的最新研究。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1]
為探明藍光對視網膜外組織的作用,研究人員重點研究了慢性BL對眼睛缺失突變蒼蠅的頭部代謝途徑的影響,使用LC-MS和GC-MS比較了在恆定BL或恆定黑暗中保持10~14天的果蠅的代謝特徵。
結果顯示:
  • 資料揭示了幾種代謝物水平的顯著變化,這表明BL暴露果蠅的關鍵細胞途徑受到影響;
  • 特別是在BL中暴露了14天的果蠅頭部觀察到顯著的代謝重排——琥珀酸鹽水平明顯升高,丙酮酸鹽和檸檬酸鹽水平降低,這表明能量生產受損;
  • 這些果蠅也表現出神經變性的發作,研究人員分析檢測到穀氨酸和γ-氨基丁酸 (GABA) 在內的幾種神經遞質水平顯著降低,這表明BL破壞了大腦的穩態。
總的來說就是,研究人員飼養了一批小果蠅,分成不同的對照組控制變數,透過種種代謝物資料結果證實了,長時間暴露在藍光下可能會對細胞健康有害
雖然研究有一定侷限性,以及還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來證明它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程度,但這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給大家敲響了警鐘,日常生活中我們還是該儘量控制電子螢幕的使用時間,少玩手機電腦,多出門走走休息一下眼睛。
不過我也知道,在現代社會,離開手機電腦很難生活,但我們還是應該多關注一下自己的身心健康,每天做不到只玩2小時手機電腦,那至少也可以做到每玩或者工作半小時就站起身遠眺和活動,放鬆一下緊張的眼球和身體呀!
快站起來伸個懶腰吧
▲圖片來源:giphy
長期壓力大?你會比別人老得更快!
在過往的研究中,我們已經給大家介紹了過大壓力對人類身心健康的危害,比如誘發高血壓、冠心病、脫髮、月經不調、心梗和心源性猝死等生理性疾病,以及焦慮抑鬱等心理疾病。
但你知道嗎?壓力還會破壞我們的免疫功能,導致我們更快地走向衰老!
來自美國南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將這項題為《Social stressors associated with age-related T lymphocyte percentages in older US adults: Evidence from the US Health and Retirement Study》的研究發表在了《美國科學院院報》上。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2]
這項研究採納了5744名50歲以上的美國成年人(平均年齡為68歲)的全國樣本來評估社會壓力(即日常歧視、壓力性生活事件、終生歧視、生活創傷和慢性壓力)與免疫老化之間的關係。
研究人員採用問卷調查的形式收集了參與者經歷過或正在經歷的社會壓力,採集不同社會壓力下的參與者的血液標本,對T淋巴細胞表型和佔比進行分析。
在控制了年齡、性別、種族/民族和各種潛在介質(教育、飲酒、吸菸、體重BMI指數和CMV血清狀態)的情況下,研究者發現:
  • 經歷更多壓力性生活事件、歧視、創傷與幼稚CD8+T細胞減少有關;
  • 經歷更多的生活創傷與幼稚CD4+T細胞減少有關;
  • 經歷更多的日常歧視與終末分化的記憶CD4+T細胞增加有關;
  • 經歷更大的慢性壓力與終末分化的CD4+淋巴細胞和CD8+T細胞增加有關。
總之,根據研究結論,社會壓力和不良的生活習慣共同加速了T淋巴細胞的老化,而且壓力越大的人生活習慣可能越差,越有可能導致免疫功能的損壞。
所以由此可知,雖然工作生活令人頭禿,但學會放過自己,努力解壓是更重要的事!
除了

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多運動少熬夜

之外,這裡還有幾個簡單可實操的解壓小技巧可以幫到你,感興趣的可以戳

這裡

檢視。

▲圖片來源:giphy
錯誤的蛋白質合成
會加速衰老、縮短壽命?
人人都知道衰老作為自然規律不可逆轉,但衰老之中有著怎樣的具體機制,以及如何才能延緩甚至控制衰老,仍然是困擾著所有人的未解之謎。
人類蓬勃的求知慾令無數科學家在這個話題上提出了諸多學說,進行了大量研究。
幾個月前,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的一項最新發現《Premature aging in mice with error-prone protein synthesis》再次引發了人們對這個話題的討論。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3]
1963年化學家Leslie Orgel提出「差錯災難學說」,他認為RNA的翻譯失誤會加速衰老,因為它會導致錯誤的蛋白質不斷合成,加速累積,誘發衰老。但一直以來證據不足。
來自瑞士蘇黎世大學學者進行的這項研究,則給這個學說提供了一些新的證據,證實了錯誤蛋白質的合成會導致哺乳動物加速衰老,壽命縮短
研究學者對小鼠進行了基因改造,使其具有容易出錯的核糖體,這一變化導致翻譯過程中出現更多錯誤蛋白質。
這些被改造過的小鼠年輕時看起來很健康,和普通小鼠沒有區別,但當它們9個月時(相當於人類30多歲),它們就開始出現毛皮變灰、脫毛、白內障、駝背、脊椎變形、體重減少、皮下和內臟脂肪含量降低、步速變慢、游泳能力變差、久坐不動等早衰症狀,以及表現出更快衰老的分子跡象,比如蛋白質更多的損害和端粒更快的縮短。
而且與正常小鼠相比,基因改造後的小鼠還會縮短壽命,它們在18個月大之前死亡的機率是普通小鼠的7倍
這項研究首次證明了「蛋白質錯誤合成的增加會導致哺乳動物壽命縮短和衰老加速」,以後或許能夠為預防衰老以及「提高蛋白質合成準確性」相關藥物的研發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圖片來源:giphy
預防早衰的實操性策略
前面說了這麼多關於提早衰老的影響因素,相信很多人現在心裡肯定會有點擔心,因為有些導致早衰的因素根本不是目前的科技和人力所能控制的。
所以接下來,咱們就說點普通人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雖說「生死有命」,但生活是自己的,怎麼過還是自己說了算。
希望接下來介紹的這項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項研究可以幫到你:《Importance of circadian timing for aging and longevity》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4]
這項研究證實了生物節律(飲食、睡眠、運動等一系列的週期性生命活動)對抵抗衰老的影響。
首先是飲食方面,研究發現,除了卡路里含量外,進食時間和兩餐之間的禁食時間也會影響健康。
已有研究證實熱量限制能夠延長壽命並改善多種生物體的健康,可以減少氧化應激、增加胰島素敏感性、調節神經內分泌反應、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功能、減少細胞壞死性凋亡並延緩腫瘤的發生等。
翻譯過來就是儘量少吃,並且要吃得健康,限制總熱量攝入,每餐吃個八分飽就行。
在進食時間方面,可以嘗試將進食時間提前以及將高熱量食物攝入的時間前移,晚上儘量少吃或者不吃(間歇性禁食法也被證實是有益的),不僅能減肥還能更健康!
▲圖片來源:giphy
在睡眠方面,熬夜危害有多大不用我再多說了吧,肥胖、長痘、變醜,以及加速大腦和皮膚衰老的作用簡直無敵了,所以即使再忙,成年人也要保證每天7~9小時的充足睡眠
同時,保持規律性的運動同樣重要,在過往的無數個研究中,運動的好處已經被強調了無數遍,只要稍微動起來,它給身體帶來的好處都是無窮的,除了能抵抗身體衰老,還有益於延緩大腦衰老,改善記憶和認知功能!這對老年人來說尤其重要。
所以,想要獲得更有意義的生活,更健康的身體,更靈活的大腦,就從生活中這些最簡單的小事入手,慢慢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吧!相信你的身體不會辜負你的努力!
▲圖片來源:giphy
好啦,今天的研究分享就到這裡啦,你們還有什麼想了解或感興趣的新知識和新研究,歡迎在評論區告訴我們哦~

如果覺得科普內容還不錯或者對你有幫助,歡迎轉發朋友圈、家庭群,或者點個 在看 !感謝大家的鼓勵!
早安,我愛這個世界。
參考文獻
[1] ang J, Song Y, Law A D, et al. Chronic blue light leads to accelerated aging in Drosophila by impairing energy metabolism and neurotransmitter levels[J]. Frontiers in aging, 2022: 94.
[2] Klopack E T, Crimmins E M, Cole S W, et al. Social stressors associated with age-related T lymphocyte percentages in older US adults: Evidence from the Health and Retirement Study[J]. medRxiv, 2022.
[3] Shcherbakov D, Nigri M, Akbergenov R, et al. Premature aging in mice with error-prone protein synthesis[J]. Science advances, 2022, 8(9): eabl9051.
[4] Science. Glitchy protein production may hasten aging[EB/OL]. (2022-03-02)[2022-11-07]. 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glitchy-protein-production-may-hasten-aging.
[5] Acosta-Rodríguez V A, Rijo-Ferreira F, Green C B, et al. Importance of circadian timing for aging and longevity[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1, 12(1): 1-12.
[6] 梅斯醫學.Nature:解讀生物節律的密碼,有效抵抗衰老![EB/OL]. (2021-06-07)[2022-11-07]. https://mp.weixin.qq.com/s/nNUwqjpts9Pwl1ItKio5Tw.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