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這個國家正在走向“低速衰敗”,日本人到底怎麼想的

作者 | 掘金醬
該怎麼去形容日本這個國家?
或許很多人立馬想到的,是“衰退”這兩個字。因過去幾十年來,日本的經濟幾乎沒有增長,GDP表現一路被反超,如今人口持續萎縮,去年的出生率更是跌至歷史最低點。國家的政治似乎也陷入了僵局,因為一派政黨無論怎樣醜聞纏身,多麼不得人心,都能牢牢掌握住政權。
但不用過於擔心,正因是日本,所有的壞訊息都是相對的。
環顧四周。
在日本,雖然處處透露著落後的氣息,卻幾乎看到不到大家所想象中的社會不和諧跡象。比如,堆積的垃圾、坑窪不平的地面或隨處拉起的警戒線。
這個國家仍保持著驚人的穩定和凝聚力,完全沒有快要陷入末日將至,失序崩塌的感覺。
甚至於整個社會讓人感覺到很平和。這種默契的平靜反映了民眾覺得無需徹底改變的心態:“Shouganai”(仕様がない)——是日本國民的口頭禪。
其實,並不難理解生活在日本的人為什麼如此淡定。
在這裡,失業率很低,火車準點執行,每年春天櫻花如期盛開。遊客們湧入神社和購物區,股市創下歷史新高。
去年東京的一個公園裡的櫻花,這是日本人生活中眾多不變的事物之一。ISSEI KATO/REUTERS
即使在通貨膨脹之後,一碗拉麵的價格也不到7美元(換算為人民幣約為49元),一份包含幾樣小吃的午市套餐的價格約為12美元(換算為人民幣約為84元)。
哪怕在東京這樣的大城市,住房也是普遍能負擔得起的,而且所有人都有國民保險。
與此同時,這裡的犯罪率很低,2022年,全日本僅發生了三起槍殺案。如果你把手機落在了餐館裡,很可能轉身回去找的時候,手機還被放在原處。
在東京一家酒吧吃晚餐。ISSEI KATO/REUTERS
想更快了解到日本最新熱點資訊解讀、日元資產動向等資訊的朋友,歡迎下方掃碼加入我們的掘金交流圈子”,會分享更多日本一手大小事資訊:
日本著名評論家大前研一早幾年曾說過,日本的衰退是一種“美麗的衰敗”。
衰敗何以又是美麗的?這是產生矛盾的地方。
就像明明知道日本這個國家已無富裕紅利可言,但偏偏有越來越多的人想移民日本、留學日本、觀光日本。
來日本留學讀語言學校的,5、60歲的人都有,這在2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一方面經濟衰退不被看好,另一方面又拼命想擠進來,這是不可思議的。
姜建強
大機率是因為,多數人生活在日本久了,都會自覺感到“小滿即安”。
一名26歲的古典音樂打擊樂手辻本千弘,在接受採訪時說:“我對自己的生活現狀相當滿意。”上週還和妹妹在東京西調布(算是郊外)的電影院看了一部新上映的影片。
他說,日本人已經“放棄了”,只要生活充實美好,他們就會感覺相當幸福。
可能是為了證明自己並非破罐破摔、自暴自棄,後面他又補充道,“我覺得處於和平狀態,所以年輕一代不覺得需要改變這個國家。”
疫情過後,旅遊業已經反彈。ANDREW FAULK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年輕人如此,那老一輩人又是怎麼想的呢?
已經65歲的三和久志,是日本一家化學品製造商的員工,由於工作關係他經常飛往各個國家。他提到:“我常去美國和歐洲出差,感覺和其他國家相比,感覺日本的社會和制度非常穩定,其他國家都存在移民、高犯罪率和騷亂等各種問題。”
(*補充一點,日本護照含金量位居發達國家前列,能免籤自由通行192個國家和地區,但日本人護照持有率卻很低,反映民眾對海外生活興趣不大)
足以見得,日本相隔的兩代人,對自己國家最大的好評,依舊是平和穩定的形容。並不覺得這是一個頹敗的、暮氣沉沉的、失意的國度。
尤其當外面的世界飽受戰爭和社會挑戰的困擾,更加深了日本這種令人沉醉的平靜感。
然而,不得不否認,在平靜的表面下,日本許多根深蒂固的問題依舊存在。
根據《2023年世界幸福報告》,由於緊張的工作文化和社會壓力,日本是發達國家中幸福度排名(47名)偏低的國家之一。
隱性的性別不平等,改變緩慢;單親家庭的貧困率在富裕國家中對比也相對較高;農村地區正在迅速空心化,人口老齡化將日益加重養老金和護理體系的負擔……各種無法避免的問題。
明年,日本將近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年齡達到或超過75歲,這一現實將日益凸顯日本勞動力短缺的問題。
更何況,日本才剛處於努力接納和融合外來移民的起步階段。
當前日本不少過往備受讚譽的行業,都出現了服務缺口的難題。 
比如,郵政行業。
慶應義塾大學政策管理教授白井小百合指出,“過去,日本的郵政服務,能在信件寄出後一天左右送達,但現在收到一封信需要花費4、5天的時間。”
甚至有些時候,自己遇到類似有線電視或其他公共事業服務的問題時,“有時你想透過電話詢問,但現在已經沒有電話相關的服務了。”
“確實能看出來他們(機構)沒有人手,”白井說。“服務質量不再那麼好了。”
不可逆的少子老齡化困局,與日本對待移民態度以及政策上的轉變,是個很有意思的話題。
目前能定居日本的長期簽證有10種,針對每種我們都整理了相關資料(門檻、流程、花費…),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掃碼領取,有問題也可隨時溝通:
不過,像上面的種種情形,至多讓日本人感覺到的是造成生活上不便的一些煩心事,屬於輕微的程度,還能忍受。
絕非社會瀕臨崩潰的徵兆。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幾十年裡,迅速達到富裕水平,其衰落也是漸進的,在某些方面可能幾乎難以被察覺。
今年年初,日本的經濟排名下滑至德國之後,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它的經濟起起伏伏,但基本上經受住了世界最高國債率的考驗。
東京人口每年以0.5%的速度下降,但仍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人們要排一個小時的隊才能買到一個“網紅”甜甜圈,在頂級餐廳預訂座位必須提前幾個星期。首相可能來來去去,但他們只是維持現狀的使者,是可以隨意替換的。
即使是認為日本需要改革的人,也更多抱著順其自然而非激進的態度。
“我本以為日本人更聰明一點,但我們的經濟曾經被稱為一流,現在是二流或三流,我們的政府可能連四流或五流都不算,”
一名76歲的退休酒店工作人員別部富知,在橫濱車站附近散步被隨機採訪時提到自己的看法。
他說,他為他的子孫後代以及他們的未來感到“惋惜”。
“歸根結底,這是一個民主國家,”別部補充說。
“所以,我認為政府的水平反映了公民的水平。”
在戰後時期,日本政府幾乎一直由自民黨領導。
現在該黨的支援率非常低,根據一家報紙機構的民意調查,已經達到1947年以來的最低谷。
但是,即使對自民黨感到失望,人們終歸也“不會太在意,只要能活下去,而且日常生活不那麼糟糕就行”,東京笹川和平基金會高階研究員渡邊恆雄說。“正因如此,自民黨的政治非常穩定。”
目前的支援率,反映了公眾對自民黨內一樁“黑金醜聞”的憤怒。雖然是日本媒體關注的焦點,但由於情節過於複雜難明,大多數民眾也只是知道個大概。
這事發生於去年秋末,開始有指控出現稱自民黨內部的幾個派系,沒有將政治獻金的籌款活動收入如實入賬。
似乎在某些情況下,國會議員從部分收入中領取了回扣。
去年秋末開始出現指控,稱自民黨內部的幾個派系沒有將政治籌款活動的門票銷售收入全部入賬。在某些情況下,國會議員似乎從部分款項中收取了回扣,檢察官起訴了三名議員,指控他們違反了日本的《政治資金規正法》。
但這件事有意思的一點是,
與其他國家的政界人士被指控肆無忌憚的腐敗不同,日本媒體挖出的非法收受競選禮物和晚宴受賄的“金額”相對不起眼。
一些新聞報道稱,有一名議員可能挪用政治資金購買書籍,其中包括數千冊他自己撰寫的書。
另外一方面,在眾多黨派競逐當下,日本自民黨仍能一而再而三“擺平”風波的原因之一——
日本選民的參與度並不夠高。中青年一代普遍對政治漠不關心。
還是那位26歲的打擊樂手告訴記者,“我不知道我們的市長是誰,也不怎麼看新聞,偶爾在網上瀏覽到的一些新聞資訊,也比如動物園裡有什麼動物寶寶出生了之類。”
仔細看來,這樣的日本究竟是好還是壞,或許再過十幾年,也有難有人能給出答案。
“日本似乎不夠好,但我的生活過得還可以。”
當下許多紛繁動向,歸根到底是全球化的邏輯發生了深刻變化。
如果想第一時間掌握日本相關資訊,我們有個“掘金內部圈子”,會分享日本熱點時事解讀、經濟動向、房產投資走勢等,感興趣的朋友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瞭解更多。

參考資料:
1.本文編譯自,The New York Times,《Welcome to Japan, Where the Bad News Is the Good News》,有適當對原文內容作出增減;
2.一覽扶桑,姜建強,《GDP跌至全球12位,日本正在走向衰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