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家第四代移居杭州,網友熱評:這才是「一箇中國」

最近,蔣家第四代之一蔣友青在社交媒體宣佈移居杭州創業。
不到一天,粉絲突破5萬,社交媒體上一片討論之聲。
蔣友青是蔣介石的曾孫、蔣經國之孫,也是蔣家第四代中年紀最小孩子。他的兩個哥哥分別為蔣友柏、蔣友常。
1989年蔣友青在加州出生,之後就一直在美求學定居。年少氣盛時曾因涉嫌恐嚇美國學校遭中國臺灣官方逮捕,幾番波折後終於定心,高調選擇在中國大陸紮根。
從宣告煊赫的曾祖父到如今,蔣家離開中國大陸已近八十年。
相比於祖輩們的翻雲覆雨手,蔣家第四代們對政治倒是興致缺缺。
除了這位蔣友青,其他蔣家後代,如今又在何處?

「哈嘍大家好,這裡是蔣友青!」
操著一口臺灣腔,36歲的蔣友青在社交媒體上官宣自己來杭創業的訊息。

具體的創業方向大致是文創餐廳,影片裡簡單介紹了他的現狀。
目前,一切都還在開荒階段。租下的員工宿舍中,沒有餐桌,電視機還用布蓋著,什麼傢俱都未置辦。
但這位少爺還挺習以為常,表示「反正紮根的過程就是這樣」。

影片下,有網友po出南京總統府的照片,調侃他:「我給你重新找了個工作室。」
多數評論還是以鼓勵為主,告訴他「歡迎回家」「加油,兄弟」。

蔣友青本人也十分上道,一個勁地表達對於中國大陸的喜歡:
謝謝,我蠻喜歡杭州的。
想把兩岸文創設計結合起來……打算做個短影片講民國老物件的故事。

這不是蔣友青第一次透露出,親中國大陸的意向。
早在幼年時,他就跟隨父母去往浙江寧波奉化祖宅,祭拜先人。
去年他又相約博主朋友,回家鄉尋根。
在蔣介石故居,他和模仿自己曾祖父的演員合影;

有人湊熱鬧主動找他合照,他態度誠懇,不僅一一鞠躬表達感謝,還說了好幾遍「和平統一」,「我們(臺灣)應該早點回來」。

不過,別看這位公子哥現在如此文質彬彬,十幾年前,他可是個讓家族相當頭疼的存在。
2013年,23歲的蔣友青正在美國讀書,被就讀的學校告上法庭,理由是在社交網路平臺恐嚇學校,給副校長髮送威脅性電子郵件。
這件事最終以被判6個月監禁、繳納保證金8萬元、限制離港和接近美國學校而結尾,蔣友青自此在臺媒心中留下「叛逆憤青」的形象。

之後,這位叛逆貴公子找到了真命天女周玟君,他曾多次公開表示,只有周玟君理解他。
或許正向的親密關係真能讓人改頭換面。2017年蔣友青、周玟君兩人完婚,婚後的蔣友青再未登上社會新聞。

在臺媒的報道中,他不僅熱愛上了拳擊,還同好友組成名為「北伐軍團」的拳擊隊四處征戰,早已不復當年叛逆之舉。
此番選擇到杭創業,除了看上杭州的創業友好環境外,想必也多了安居故土的意思。
蔣家後代經商,並不是從蔣友青這一輩而起。
蔣友青的父親蔣孝勇,才是蔣家經商第一人。
蔣友青的祖父蔣經國與妻子蔣方良共育有三子一女,三個兒子分別是蔣孝文、蔣孝武、蔣孝勇。
蔣介石曾這麼評價自己的三個孫子,「孝文糊塗,孝武荒唐,孝勇可愛」。

蔣孝文作為長孫,曾被祖輩寄予厚望,但他本人是個十足紈絝,讀書時學業一塌糊塗,甚至因為玩槍走火不慎致人受傷。
槍擊事件發生後,蔣孝文被送往美國,入加州伯克萊商業學校讀書。沒了父輩的束縛,他自然愈發放縱,因此並未取得學位。
之後,蔣孝文返臺成婚,不久又因為酒後開快車,不慎將一位下級軍官碾死……種種劣跡,不一而足,蔣孝文字人,更成了臺灣社會茶餘飯後的第一熱議人物。

蔣經國對他倍感失望,並轉向培養自己的二兒子蔣孝武
蔣孝武曾是蔣經國心中「接班人」,他年輕時赴德國留學,畢業於慕尼黑政治學院。
回到中國臺灣後,先是在國民黨黨務部門見習,接著出任了「國安會議」執行秘書,這是臺灣情報系統的核心層面,預示著蔣孝武已經進入政治核心。
眼看仕途正順,沒想到轉折悄然出現。
1984年,作家江南撰寫的《蔣經國傳》,涉嫌披露蔣傢俬隱。此書出版後不久,江南就在美國被臺灣竹聯幫槍殺,流言紛紛臆測幕後主使就是蔣孝武。
此事一齣,中國臺灣民眾譁然,為消除影響,蔣經國不得不宣佈,以後不再由蔣家人繼承「總統」,蔣孝武也被流放新加坡。

相比於大哥、二哥的荒唐,三子蔣孝勇就靠譜多了。
蔣孝勇本一心從軍,奈何在一次訓練中,不慎受傷,再難適應軍隊生活。
由於兩個兒子相繼政海折戟,蔣經國不得不命他擔起重任。
然而,蔣孝勇對政治並不感興趣,僅僅出任了一個象徵性的崗位,任職國民黨「財務委員會」委員。

蔣孝勇和太太方智怡
比起從政,蔣孝勇更愛經商。
他曾擔任臺灣鴻霖公司董事長,後又接管臺灣中興電工公司,因著背後多年積攢的政商人脈,蔣孝勇的公司發展勢頭兇猛。
1988年,蔣經國在自己的官邸猝然離世,蔣氏家族在中國臺灣曾擁有的至上威權,也隨之消散。
祖蔭不再,時局動盪,蔣孝勇毅然選擇激流勇退,帶領全家移民加拿大。

蔣家的第四代們,就是在這「門前冷落車馬稀」的氛圍中,開始學會做一個「普通人」。

在蔣家第四代的自述中,蔣經國去世後,蔣家再不復往昔輝煌 
蔣家第四代人口眾多,僅蔣孝勇三兄弟的孩子就有「梅蘭」二女,以及「松柏常青」四兄弟。

蔣家第四代由蔣介石親自取名,
要求男孩依次叫「松柏常青」,女孩依次叫「梅蘭竹菊」。
第一排:從左到右:蔣友梅、蔣方良、蔣友松、蔣友常、蔣經國、蔣友柏 
後面: 從左到右:方智怡、蔣孝武、蔣孝勇
蔣友梅曾在英國劍橋讀書,後遇到英國王室旁枝之一伊恩·麥克萊蘭,兩人成婚。
蔣友梅後來定居英國,深居簡出,如今只在一些藝術展上能看到她的畫作。

蔣友蘭也很低調,在美畢業後,先在舊金山一家銀行工作,不久到香港經商,這些年幾乎無新聞面世。
至於「松柏常青」四兄弟中,曝光最多、名氣最大的還屬蔣友柏。
蔣友柏年輕時高大帥氣,甫一露面,便引起兩岸三地關注。

不過他並不打算繼承祖輩的政治資本,初出茅廬時就放言,「不做蔣家第四代」、「遠離政治」,並創立了一間名為「橙果」的設計公司。
十幾年過去了,蔣友柏如今已經48歲。
這期間他娶妻生女,從創辦設計公司到去上海發展,再到如今帶著畫作,四處開展,嘗試了各種行業、工種,在藝術圈、娛樂圈滾了幾遭,卻從未想過要涉足政壇。

「松柏常青」中其他三人的選擇,也大抵如此。
1991年蔣孝武病逝時,尚未滿18歲的長子蔣友松返臺奔喪,就曾向傳媒堅稱:「蔣家第四代不會從政。」
蔣友松現在美國經營創投業,是一位風險投資家,也擔任臺灣寶典投資集團董事、華典投資開發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

蔣友常創辦了臺灣常言道創意有限公司,是福建省金屬工藝家居工業設計研究榮譽院長,去年還到了泉州一家設計工業中心瞭解創新成果,夯實雙方合作。

右一蔣友常 
看得出,蔣孝勇的三個兒子都有意在中國大陸發展。
蔣家第四代基本都投身於商界、科技界或藝術界,為人處事也常以低調為主,有在刻意降低政治敏感性。

蔣友柏的專訪透露「不再靠近政治」
不再從政,對於蔣家後代來說,算是另一種幸運。
政治圈層波譎雲詭,祖輩們能夠玩轉「權力的遊戲」,但子孫們未必有這樣的手腕和氣運。
何況頂著姓氏的光環,一舉一動都會被媒體注目放大,也註定很難過上安寧的生活。
蔣友青曾深受其苦,直懟媒體道:
我又不是蔣中正,也不是蔣經國,只是一個23歲的青年。
我從6歲開始就被你們拍,你覺得我心理會很正常嗎?
2300萬個人知道我們家的事,我們的壓力不大嗎?
或許對於他們來說,棄政從商,努力從宦海沉浮中全身而退,還後代一個安靜、平和的成長環境,不失為最佳選擇。
本文圖片來源網路
撰文丨Vita
編輯qko
主編丨眠去
出品丨麥子熟了工作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