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週剛剛從全球最大的教育創新科技峰會 ASU+GSV 回來,我心裡有個感受揮之不去:
全美至上而下,正在推動教育革新,培養孩子們的創新能力、動手能力、批判性思維等。
在峰會上,兒童早期教育發展論壇,斯坦福大學教授分享發現: 幼兒時期參與過真實科學實驗的孩子,在以下方面表現更突出:✓ 提問質量高出47% → 主動學習的關鍵✓ 理科概念理解速度快2.3倍 → 未來STEM學習優勢✓ 92%會自發延伸探索 → 這才是真正的內驅力"

GO
春暖花開的季節

在峰會現場,我見到了很多教育創新專案、AI 科學工具、面向兒童的學習平臺,但真正打動我的,是一句話:
👉 “讓孩子在真實世界中學習,而不僅僅是在教室裡。”
而這,正是我們一直在努力做的事。

❤️ 為什麼我們堅持組織這些活動?




我們做的不是“playdate”,而是**“purposeful field trips”**——有目標、有深度、有意義的成長型遛娃。
我們不想孩子的“學習”只停留在書本上。
我們一直相信:
學習,不只是進步,而是開啟更大的世界。
我們希望孩子們:
-
不只是上課,而是能走進真實的大學校園、實驗室、博物館
-
不只是刷題,而是真正接觸科學家、藝術家、創作者
-
不只是見朋友,而是結伴同行、共同成長的夥伴
🎓我的孩子在 Stanford Preschool,就讀期間我們就接觸到非常豐富的活動資源,我一直希望能把這些資源開放出來,與更多家庭共享。
這也是我們創立【矽谷萌娃辣媽Club】的初衷:💡 減少資訊差,讓每個孩子能獲得最好的教育和資源,都有走得更遠的可能性。

從斯坦福藝術課堂,到斯坦福家庭藝術日




s過去幾年,我們持續組織了多期「斯坦福創造性藝術課」,邀請 Stanford Preschool 的藝術老師來帶孩子動手做創意藝術專案。從混合材料創作、色彩實驗,到表達情緒的繪畫,這不僅提升了孩子的創造力,更讓他們學會觀察世界、表達自我。
🎨 上週末,我們還帶孩子們參加了 斯坦福家庭藝術日。現場不僅有沉浸式畫展,還有音樂表演、動手手作、環保藝術等。
不是“做作品”,而是真正參與藝術表達與理解。每一個問題,都是一次成長。

從Harker STEAM課,到斯坦福科學節





最近,我們又邀請到 Harker 名校老師,為孩子們開設了STEAM動手創新課。
💡 每一節課都是一個專案挑戰:做船、搭橋樑、拼齒輪、做科學畫、拼磁鐵動力車……孩子們學會了“先觀察 → 再實驗 → 然後表達”。
🔍 接下來這週六(4月19日),我們要去參加更精彩的——
帶大家參加 Stanford Family Science Festival(斯坦福親子科學節)!
🎓 這是一場完全免費的高質量科學嘉年華,面向公眾開放,由 Stanford 聯合 NASA、SLAC、SETI 等頂尖研究機構共同舉辦!
我們【矽谷萌娃辣媽Club】將再次組團出發,這是第3年啦,歡迎你和孩子一起加入我們,把“遛娃”變成真正的“遛腦”!

📅活動時間 & 地點
-
🗓️ 時間: 2024年4月19日(週六)1:00–5:00 PM
-
📍 地點: Stanford University –Science & Engineering Quad Courtyard
475 Via Ortega Stanford, CA 94305
-
💰 費用: 免費!(建議提前註冊,能參與 NASA 隕石抽獎)
-
報名:關注公眾號,回覆”科學節報名“
-
👨👩👧👦 適合人群: 全年齡段親子家庭,推薦 3歲+至初中

🧭 這週六,一起組團遛娃斯坦福
-
📱 進群方式:公眾號後臺回覆關鍵詞【科學節遛娃】即可入群
-
📷 群裡統一分享地圖、推薦路線、停車位資訊,還有簽到合影!
🔍 活動亮點
💡這不是簡單的“科學展”,而是:
✔️ 孩子可以親手實驗的科學遊樂場✔️ 大人也能漲知識的微型學術會議
✔️ 親子共同參與的高質量探索場景
我們不是隻去“玩一玩”,而是要和孩子一起**“探索+參與+體驗”科學**!
🌟🎯 每一個攤位都可以動手,孩子不是聽講,而是“做中學”。
🌞 天文 & 太空探索類
1. 探索太陽系(NASA展臺)由 NASA 太陽系探索研究所帶來的互動展,瞭解行星、衛星、小行星的結構與執行。👉 推薦年齡:4歲+
2. 銀河動物園 Galaxy Zoo學習如何識別和分類不同型別的星系,模擬科學家觀星日常。👉 推薦年齡:5歲+
3. 太陽觀測 Solar Viewing使用特殊濾鏡觀察太陽表面活動,孩子能“親眼看見太陽”。👉 推薦年齡:6歲+
4. 太陽能藝術專案 Solar Art Project(與SETI合作)用陽光和顏料創造“太空畫”,結合科學與藝術創作。👉 推薦年齡:4歲+
5. 太陽能棉花糖 Solar S’mores利用太陽能爐製作棉花糖,親身體驗能源轉化。👉 推薦年齡:3歲+
6. 製作自己的脈衝星 Make Your Own Pulsar模擬中子星/脈衝星的運作機制,孩子自己動手製作旋轉模型。👉 推薦年齡:6歲+
7. 列印宇宙地圖 Printing Out the Universe瞭解科學家如何繪製宇宙的“地圖”,並可參與列印宇宙結構。👉 推薦年齡:7歲+
8. 天文望遠鏡的秘密 What Makes a Telescope?(Lick天文臺)學習望遠鏡組成與原理,甚至可以“拼”一個簡易望遠鏡。👉 推薦年齡:5歲+
⚡ 物理 & 能源探索類
9. 神秘的光與光學 The Mysteries of Lights & Optics光的折射、反射、干涉實驗,孩子可以“彎曲”一束光!👉 推薦年齡:5歲+
10. 色彩濾鏡與偏振 Color Filters & Polarization探索不同光線下的顏色變化,用濾鏡製作趣味視覺圖案。👉 推薦年齡:4歲+
11. 紅外熱成像 Infrared Camera現場拍攝“熱像圖”,看到每個人的溫度分佈!👉 推薦年齡:5歲+
12. 重力模擬器 Gravity Simulator模擬引力井和軌道運動,理解行星執行軌跡。👉 推薦年齡:6歲+
13. 范德格拉夫發電機 Van de Graaff Generator(SLAC)放電、頭髮炸開、靜電體驗,小朋友最愛拍照!👉 推薦年齡:4歲+
💥 粒子物理 & 暗物質類
14. 從粒子到等離子體 Particles to Plasmas瞭解粒子如何組成等離子體,參與操作展示儀器。👉 推薦年齡:6歲+
15. 暗物質電波 Tuning Into the Dark Matter使用簡易裝置“收聽”模擬暗物質訊號。👉 推薦年齡:8歲+
16. 暗物質粒子探測 Detecting Dark Matter Particles展示科學家如何使用大型儀器尋找暗物質。👉 推薦年齡:10歲+
17. 暗物質探照燈 Illuminating Dark Matter用視覺化裝置模擬暗物質的傳播與反應。👉 推薦年齡:8歲+
18. 罐頭天線 Cantennas for Dark Matter Searches孩子動手做“天線”,探索無線電波與暗物質的關係。👉 推薦年齡:6歲+
19. 宇宙磁場 Cosmic Magnetism體驗磁力實驗,瞭解宇宙中的巨大磁場如何影響天體執行。👉 推薦年齡:5歲+
20. 雲室實驗 Cloud Chamber觀察亞原子粒子軌跡,體驗真正的“粒子物理”第一課。👉 推薦年齡:8歲+
🧪 趣味科學實驗 & 生物類
21. 果蔬電池與感測器 Fruit Batteries and Sensors用檸檬/馬鈴薯點亮燈泡,親手連線電路。👉 推薦年齡:4歲+
22. 細胞生物物理 Cell Biophysics觀察細胞結構、蛋白質互動,探索微觀世界。👉 推薦年齡:7歲+
23. 紫外線珠子實驗 UV-sensitive Beads親手製作感光手鍊,紫外線一照就變色。👉 推薦年齡:3歲+
24. 材料失控 Materials Gone Wrong!讓孩子觀察“失敗”的材料實驗,如爆裂、崩塌等,超有趣!👉 推薦年齡:5歲+
🚀 特別體驗區
25. 航空航天器展示 Aerospace Vehicles展示火箭、小型衛星、飛行裝置原型,適合航天迷孩子!👉 推薦年齡:5歲+
26. 彗星廚房 Cooking A Comet用乾冰模擬彗星結構,操作超酷、拍照超美!👉 推薦年齡:4歲+
27. 問科學家任何問題 Ask An Astronomer/Scientist Anything面對面和 Stanford/NASA 的科學家聊天!👉 推薦年齡:全齡(孩子越小問題越妙 😂)
📚講座安排(適合中學生及家長):
🎤 講者陣容:SLAC 國家實驗室、SETI、NASA、斯坦福工程系/Astro/Aero 等領域科研人員🕐 時間:每30分鐘一場,自由出入,不需預約
📍Room 200:
|
|
---|---|
|
|
|
|
|
|
|
|
|
|
|
|
📍Room 201:
|
|
---|---|
|
|
|
|
|
|
|
|
|
|
🎁 NASA 隕石抽獎
✨ 報名參加活動的家庭將有機會獲得 NASA 贈送的真實“隕石標本”!這是一份小眾但有紀念意義的科學獎品,去年我們帶去的小朋友都眼睛亮了✨
🧭 活動Tips(我們來過,非常實用)
✅ 建議中午12:30到達,提前簽到/找攤位
✅ 午後陽光強烈,可戴帽子/準備水壺
✅ 建議穿輕便運動鞋,攤位之間走動較多
✅ 午餐建議吃好後再來,活動區以科學為主,不設攤販
✅ 建議帶袋子,孩子會帶走小製作或資訊單頁

GO
春暖花開的季節

📌最後:
球球上週還問我:“媽媽,我們以後能不能帶大家一起去哈佛、MIT field trip?”
我回答:“可以。我們就從現在做起。”
教育不只是向上,更是向外延展的過程。我們希望用一次次的科學節、藝術日、創客活動,帶孩子們走進更廣闊的世界。
歡迎大家一起加入我們,送孩子們去最好的課堂,一起把孩子帶出教室,帶進真實世界中學習和生活!
🎯 點個“在看”+留言【科學節】進群📩 歡迎分享本文給其他感興趣的家長,一起組隊~
矽谷萌娃辣媽Club|讓每個孩子都擁有向上的光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
點選底部「在看」或者分享朋友圈,
讓更多人看到哦!

2025年課程開始報名啦!!



<< 滑動檢視下一張圖片 >>


一、成人形體舞蹈類
【2-10歲女娃舞蹈課】送給女兒最好的禮物就是從小學舞蹈!灣區小班制2-10歲女娃秋季舞蹈課來啦!冠軍老師親自教!!
【灣區兒童網球課、籃球課、田徑全能訓練課】哈佛教授提出愛運動,體育好的孩子更能成大器!灣區最牛國家杯少兒全能、網球籃球課終於可以報名啦!
【4-8歲兒童劇表演課,演講與口才表達課】
孩子們上斯坦福春晚啦!站在世界名校大舞臺,萌娃鬧新年!招募功夫小演員集訓! 附斯坦福春晚精彩節目提前知!

Be Proud of You
Hot Moms, Sweet Babies
萌娃辣媽club,打造優質國際親子社群
立足於矽谷,輻射於全球
加入北美各地媽媽群、家長群、鄰居群、團購群等
加入群,養娃育兒定居海外不孤單
可長按或掃以下二維碼,關注公眾號後,發訊息“入群
”或點選選單欄“入群

掃描二維碼關注,回覆“入群“
加入北美16個城市媽媽群和2022年、2021年、2020年、0-3歲、3-6歲、小學等各年齡教育分享交流群。

由美國藤校教育碩士+MBA、在矽谷知名私立學校擔任招生總監的媽媽建立,這裡主要聚集著優秀的8090後辣媽、10後萌娃。蘋果、谷歌、臉書、百度、騰訊、滴滴等科技公司的高管或程式媛,忙碌於創投行業的知名投資人或創業者,致力於於百年育人的名校泰斗,全心投入家庭的全職媽媽。
只因為同一個身份,都是媽媽而聚集在一起。她們有愛、有趣、有夢想、有品味,育兒又育己,多才多藝,斜槓辣媽。
和優秀的人在一起,真的會變優秀呀!有這麼一群最優秀的媽媽,你可以和她們一起分享心得、一起交流經驗、一起傾訴生活中的小煩惱、一起分享帶孩子的小細節,也可以和她們學習職場和家庭的平衡管理、時間管理以及如何求職的呢?
最優質的辣媽和萌娃圈,願萌娃們一起長大,辣媽一起成長,一起遇見更好的自己。
就等你了,快來加入我們吧!
讓我們一起沉迷育兒與育己,日漸美麗動人




Kids Meet
Club


Moms M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