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
富書作者:媛媛;主播:李鑫
來源: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原創
因看電影入獄15年,這事怎麼聽都覺得不可思議。
可卻真實發生了。
多年前,馬來西亞有一位影迷,痴迷上了電影《劉三姐》,瘋狂程度比起現在的追星族過之而無不及。
他不僅自己追著看,還煽動其他人一塊看。
結果這位影迷被捕,往後15年的光陰年華只能在牢獄中度過。
其實在那些年裡,因為《劉三姐》而被拖累的人,何止這個影迷,還有“劉三姐”本人黃婉秋。
在國外,她是被捧上雲霄的國際頂流,可在國內,她卻是人人喊打的“毒草”。
遊街、謾罵、扔臭雞蛋……她活得連人的尊嚴都沒有。
後來,每每談起那段記憶,黃婉秋都淺淺一笑,避之不談。
從巔峰跌落谷底,再從谷底爬回頂峰,黃婉秋經歷的困難,其實遠比我們想象得更多。


黃婉秋曾在面對採訪時,談及出演劉三姐的事情,她彎著眉眼自謙道:“實屬幸運。”
但如果瞭解她的過去,就會知道,所謂的“幸運”,其實是必然。
黃婉秋從小就是個戲曲愛好者,愛到什麼程度呢?
在別的小孩還在地裡玩泥巴的時候,她能當著無數陌生人的面,化上老成的妝容,直接哼唱起來。
還在上小學的她,也沒經過什麼專門的訓練,所有對戲曲的印象都來源於電視,但她就是莫名地喜歡那些“哼哼呀呀”的音樂。

路過的行人是她的觀眾,百貨商場前的空地是她的舞臺,她往那一站,手勢一起,儼然一個戲劇演員。
然而,這方小小的天地根本滿足不了她,她嚮往真正的舞臺。
13歲那年,她得知桂林市桂劇團在招募演員,眼前瞬間一亮,她的舞臺來了。
小小的她,來不及和家裡人討論,直接衝去報名。
可到了現場才知道,報名的條件必須得是小學畢業,才上五年級的她顯然不滿足。
但黃婉秋不甘心放棄這來之不易的機會,她直接找到主考老師,向他自薦。
老師一看她這稚氣的臉蛋,本想敷衍她,讓她再等一年。
黃婉秋頓時就不幹了,她直接開嗓唱了起來,宛若百靈般的嗓音娓娓而來,頓時讓主考老師驚豔了,管它什麼規不規則,當場破格招收了她。
如今看來,該慶幸這老師有眼光,否則劉三姐鐵定要換人了。
好不容易進了劇團後,黃婉秋十分珍惜這爭來的入學機會,她年紀小,比團裡的其他人都入學晚,所以她只能比別人更努力,才能不落後於人。
練戲劇不僅講究唱功,還有手勢。單單是為了擺出好看的蘭花指,黃婉秋都下了苦功夫。
為了能讓手指更軟,她每天早起用熱水泡手,中午還得扎手,這樣一件看似簡單的事,她堅持了很長時間,直到讓手指變得纖軟。
如此堅韌的性子,和劉三姐簡直如出一轍。
正因她這股事事追求完美的倔強勁兒,沒過幾年,她便成為了團裡的頂樑柱,也給她日後加入《劉三姐》劇組製造了機會。
只是和大家想象的不同,並非是懷揣夢想的天真少女,一腳踏入人生頂峰。
因為,最初選擇的劉三姐,根本不是她。


1960年,導演蘇里想要籌拍電影《劉三姐》,影片打算以音樂的方式呈現,這訊息一齣,在戲劇演員中間炸開了鍋。
畢竟,蘇里的名氣在當時可是響噹噹的,絲毫不亞於今天的老謀子。
如果能被蘇里選中參演電影,那可是一朝成名的好機會。
尤其是影片女主角劉三姐,當時競選這個人物的演員,足足有上百號人。
可最早,黃婉秋其實並沒有想過自己能出演劉三姐,當時,她被“保送”出演影片裡的女二號“舟妹”。
彼時,16歲的黃婉秋,正是靈氣逼人的時候,蘇里當時看到她的照片時,心下便決定讓她出演舟妹一角。
能夠在這樣的大製作中有所表現,對黃婉秋而言已是求之不得的機會,她又怎會奢望更多。
可命運有時就是這麼奇妙,冥冥之中,似乎有一隻無形的手將她推向“劉三姐”。
後來,劉三姐一角經過重重篩選,最初是定下了傅錦華。

原本是板上釘釘的事,可誰想最終還是生了波瀾。
在樣片送審的時候,有人對傅錦華的長相提出質疑,覺得她不上鏡。
要知道劉三姐這個角色,容貌是重中之重。
這一點在電影《劉三姐》中可見端倪,那時黃婉秋所飾演的劉三姐一齣現,觀眾第一眼就被她那俊俏的容顏迷住了。
既然傅錦華不合適,導演蘇里只能暫停拍攝,儘快再挑選合適的演員。
那時的蘇里,可以說焦頭爛額,他沒日沒夜地翻看各個女演員的照片,連睡覺時腦子裡浮現的都是一張張面龐。
終於讓他給找到了,當他再次看到黃婉秋的照片時,腦中靈光一閃,這不就是他想要的“劉三姐”嗎?

當下,蘇里立即讓黃婉秋來試戲。
黃婉秋還沒明白過來是怎麼回事時,就已經被換上戲服,推到場上了。
第一場戲,表演的是制繡球的戲。
繡球其實代表的也是少女懷春的心思,黃婉秋手裡握著一個繡球,坐在床邊,一抬眸,目光流轉間,少女的羞澀在臉上浮現出來。
場外的蘇里從鏡頭中一看,頓時拍板,劉三姐就是她了。
從戲份不多的女二號,到挑大樑的女主角,好運的天平似乎開始向她傾斜而來。
只是此時的她還無法預料,這場“好運”將會讓她付出巨大的代價。


剛接到劉三姐這一角色時,黃婉秋是不安的。
她很清楚自己幾斤幾兩重,能否真正勝任這一角色,她的心裡也是沒底的。
或許蘇里之所以選中她,正是因為她青澀的演技,透著天然的質樸感,但在排練過程中,這所謂的質樸卻成為了拍攝的阻礙。
想當年,章子怡初演《我的父親母親》時,因為哭不出來,被張藝謀撂在原地嚇哭了。
蘇里的脾氣可並不比張藝謀好到哪去,拍不好直接就開罵:“你怎麼那麼笨!”
一向在團裡被奉為團寵的黃婉秋哪受過這樣的委屈,可她的性子,一向是不服軟的,越罵她,她心裡的那股子倔脾氣就上來了。
說她笨,她偏要演好給導演看。

當時拍攝時,室外氣溫高達40度,黃婉秋的裡衣經常都是汗涔涔的,溼噠噠地貼著身體,很不舒服。
可她全然不退縮,仍舊一遍遍地走戲,拍不好就加班加點拍,有時一天下來能拍幾十個鏡頭。
拍完戲後,身上的衣服都能擠出水來。
或許正是她這執拗的性子,恰恰貼合了劉三姐身上的特質,倔強又堅毅。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不被看好的女孩一朝爆紅,黃婉秋和劉三姐之間,互相成就了彼此。

當時這部電影火到什麼程度呢?
哪怕是今年春節檔數十億票房的電影,都不及當時的《劉三姐》有名氣。
這部影片可以說火遍千家萬戶,上至七八十歲的老人,下至幾歲孩童,沒有不知道劉三姐的。
尤其是她在影片中唱著山歌,划著一葉扁舟緩緩而來的模樣,成為了多少人迄今難以忘懷的畫面。
演員姜文曾說自己13歲那年,看了17遍。
當然,姜文這種痴迷程度還不算什麼,國外有位影迷連看了99遍,每看一遍,便寫一篇看後心得,後來那心得都堆成厚厚一疊。
還有開頭那位,煽動別人一起看電影,入獄15年的忠誠影迷,他們都側面證明了劉三姐的價值。
不過,無論外界如何將劉三姐捧上高位,於黃婉秋而言,這一切就像一場夢一樣,來得快,去得也快。
她還沒來得及享受這得來不易的榮譽,一場災難狠狠地將她推入了萬劫不復。


國內動盪的那十年,是許多人心中揮之不去的陰影。
對黃婉秋來說,更是如此。
她做夢也沒想到,自己不過是演了一個角色,竟遭來無數白眼和唾棄。
因為《劉三姐》影片被批為“文化毒草”,作為主演的黃婉秋自然遭到了牽連,她不再是萬眾矚目的明星,而成了人人唾棄的“毒瘤”。
那段日子裡,她經歷了從未有過的黑暗。
幾乎每日,她都要戴著一塊木牌,去做各種髒活累活。
只要一齣門,就會有人朝她身上扔石子和臭雞蛋,還有人往她身上塞臭鞋,逼著她去遊街。

更難以忍受的是,黃婉秋的頭髮被剃成陰陽頭,一向愛美的她,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秀髮被剪掉,露出醜陋的一面。
無數個日日夜夜裡,她的身心遭受巨大煎熬,眼淚也早已流乾了,這樣的日子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是個頭。
這時,她想到了死。
或許,只有結束生命,才能了結這無窮無盡的黑暗。
她先後3次自殺,所幸及時被家人發現,才避免了一場悲劇。
命雖然留了下來,但此時的她,卻沒了生的希望,直到一個男人的出現。
這個男人名叫何有才,比黃婉秋小6歲。
其實倆兒人很早就認識了,何有才和黃婉秋同屬一個劇團,那時,黃婉秋是劇團裡的前輩、明星,而何有才只不過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演員。
在他眼裡,黃婉秋是太陽,是高不可攀的存在,但故事就是這麼俗套,小演員喜歡上了閃閃發光的“太陽”。
只是那時的黃婉秋,心裡早就有人了。
黃婉秋在拍攝《劉三姐》時,對影片中“阿牛哥”的扮演者劉世龍產生異樣的情愫。
但兩人因為年齡差距太大,遲遲沒有捅破那層窗戶紙,而在那段黑暗的時光裡,這份感情更是無從提起。
於是,這便給了何有才靠近“太陽”的機會。
那時,其他人對黃婉秋都是唯恐避之不及,只有何有才,逆流而上。
別人欺負黃婉秋,他出手維護;
別人勸他再繼續靠近黃婉秋,他可能連飯碗都保不住了,可他不在乎。
即使丟掉了劇團的工作,他也要守護自己愛的人。
這份溫暖,於黃婉秋而言,是那段黑暗時間裡唯一的光。
不出意外地,倆人走到了一起。
這份感情裡,有多少是恩,多少是愛,外人無從得知,但接下來,黃婉秋用一生的時間做了解答。


或許是有愛人在旁,往後的時光裡,黃婉秋也不覺得有多苦了。
十年如白駒過隙,很快就過去了,原本黃婉秋以為自己這一生或許會繼續這麼平凡而簡單地過下去,直到一個意外的訊息傳來。
1978年,黃婉秋收到劇團裡的訊息,要重拍《劉三姐》,而且還邀請她繼續出演劉三姐一角。
時隔多年,還能再次拍戲,對黃婉秋來說,仿若天賜的驚喜。
但此時的她,早已不是多年前那個,初出茅廬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姑娘了,她已經35歲了,而且很多年沒練過舞臺功夫了。
可縱使心裡百般擔憂,她卻捨不得放棄這個機會,骨子裡的那股子倔脾氣再次回來了。
為了找回曾經的演出狀態,她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就是在練功,有時一天能練十幾個小時。
為了成功瘦下來,她每天吃得很少,經常啃幾個水果充飢了,即使餓得眼冒金星,她都咬咬牙不肯多吃一口。
如此艱難,她卻甘之如飴。
終於,命運所虧欠她的榮光再次回來了,《劉三姐》重映後,反響驚人,不僅大受本土觀眾歡迎,在國外又是掀起一波浪潮。
當時上映後,票房一度打敗了本土電影《飄》,黃婉秋再次重回事業巔峰。
經歷了這一遭起起落落後,榮辱於她而言,似乎也並沒有那麼重要了。
比起16歲一心想要去往更大舞臺的她來說,如今的她,彷彿一切都看開了。
舞臺只不過是她演藝生涯中的一小部分,而她追求的,是更廣闊的舞臺,那是不只屬於她一個人的,而是應該屬於整個《劉三姐》文化的。
再次翻紅後的黃婉秋,決定用自己的名氣將《劉三姐》文化發揚光大。

1992年,她創辦了劉三姐藝術團,開始致力於培養“劉三姐”的接班人。
為此,她還修建了一座“劉三姐景觀園”,不僅用於培養演員,還成為了一個地標性旅遊景點,進一步將山歌文化傳播出去。
景觀園裡有一處對歌臺,她時常會登臺獻歌,親自向世界各地慕名而來的人,展示地道的山歌。
在她的傳播之下,《劉三姐》不僅僅是一部影片,更是成為了一道亮麗的文化風景線。
如今,從國內到國外,只要有他們藝術團的登臺演出,現場都是座無虛席。
或許,連黃婉秋自己都沒想到,不過是無意間出演的角色,竟成為了她一生的宿命。
後來,她還將這宿命帶向了自己的親人,她把女兒和外孫女都培養成了“劉三姐”的接班人。

一聲劉三姐,一生劉三姐。
直到74歲,黃婉秋依然活躍在各個舞臺上,演唱著那首熟悉的歌謠。
她曾說:“我會一直唱下去,直到我唱不動為止。”
一語成讖,幾年前,黃婉秋身體每況日下,她被查出了肺癌。
禍不單行的是,2022年她的兒子因病離世,白髮人送黑髮人,對於身患重病的黃婉秋來說更是沉重的打擊。
兒子離世後,黃婉秋一直沉浸在悲痛中,鬱鬱寡歡心情低落,這更加重了她的病情。
黃婉秋的丈夫何有才說:“那時候兒子有病,思想過慮,最後兒子走了,所以她心情非常沉重。“

好在還有丈夫和心愛的事業支撐著她,雖然病痛的折磨止住了黃婉秋的歌聲,但卻止不住她對山歌的熱愛。
在她心裡,這已經不是一項事業,而是可以用生命去點燃的責任。
2023年2月19日,黃婉秋髮布了最後一條訊息,在訊息裡,沒有病痛的苦楚,而是滿含對“劉三姐”的愛。
她寫道:“永別了,我將到天外傳歌去了!”
3月4日凌晨,黃婉秋病逝,享年80歲。
她走時安詳,無怨無悔。


黃婉秋這一生,享受過雲端,也深陷過泥潭。
她的人生就像是一部傳奇的史詩,只能仰望,無法衡量。
劉曉慶曾羨慕道:“我們多少演員拍戲一生,都難以讓人記住一個角色,但你一個劉三姐,卻可以吃一輩子。”
其實黃婉秋並非是憑藉一個角色“吃”一輩子,而是將這個角色變成了使命感。
多少人在人生這條路上沉浮半生,要麼被榮譽所迷,要麼被坎坷所累。
黃婉秋像是一朵遺世獨立的蓮花,謹守自己的一方荷塘,卻開出奪目的景緻。
去年她已離開去往天國,卻永遠地將“劉三姐”留給了我們。
面對妻子黃婉秋的離世,何有才至今還是依舊難掩悲傷,有時一個人對著窗外走神,現在他還保留著妻子生前的物品,常常睹物思人。
黃婉秋離開人世已經一年多了,她的丈夫何有才始終不忘妻子的遺願,繼續著她的事業,努力推進文化的傳承。
為此,何有才打算收集歸納妻子表演的相關資料,為後續整理出書做準備,希望能讓越來越多的人瞭解”劉三姐“文化。
點個在看,劉三姐不朽,黃婉秋仍在。
《遮蔽力》暢銷2萬冊,加印5次,賣出3個版權:繁體版+韓國版+越南版

作者簡介:媛媛,富書作者,圖書《好好生活》正在熱銷中,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知乎、微博@富書,本文首發公眾號: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校對:富叔
免責宣告:部分圖文來自網路,僅供學習與交流,非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聯絡即刪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點選 關注富書

👇點選閱讀原文進入“創業8年,富叔真面目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