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然反轉,形勢一邊倒了。巴基斯坦開始反向吊打印度!
就在印軍進攻結束以後,印巴之戰就進入巴軍的進攻回合了。巴軍一上來,就對印度發起網路戰,癱瘓了印度70%的電網。為什麼要先癱瘓電網?這其實就是“大陸攻臺”預演。大戰開啟之前,先斷電斷網,這都是基操了。對比起來,巴軍的進攻比印軍的進攻更細膩。

像印軍進攻,就十分粗糙了。不斷電,不斷網,也沒有超低空突襲,更沒有無人機掩護,還沒有電磁壓制,直接出動“陣風”戰鬥機,就上去了。這種進攻,與“自殺”無異。哪怕是美軍出動F-18艦載機,空襲胡塞,也會有EA-18G電子戰飛機,先奪取制電磁權,壓制胡塞的防空雷達。否則,F-18早就被胡塞擊落了。
印軍的進攻,完全是無防護的裸奔。那巴軍的進攻是怎麼做的呢?第一個,斷電斷網。電力癱瘓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給印度斷網,讓印度人陷入恐慌,並對印軍造成混亂。第二個,發射大規模無人機攻擊。據不完全統計,巴基斯坦一次性發射了400多架無人機。這個規模是印軍無人機攻擊規模的4倍。

昨天,印軍攻擊巴基斯坦,一共才發射了100多架無人機,其中77架被巴軍攔截。真正命中目標的,只有幾架而已,還有很多無人機因電子干擾偏航,沒有打中。為什麼巴軍要一次性發射400多架無人機呢?有兩大目的:其一是,充當誘餌,消耗印軍的防空導彈。其二是,掩護導彈突襲。
無人機本身載彈量很小,威力不足,速度慢,容易被攔截,對印度核心設施威懾力有限。它好處是,它很便宜,適合大規模量產,充當戰場上的消耗品。真正負責攻擊的,其實是導彈。用無人機,掩護導彈突襲,能極大地提高命中率。

第三個呢?就是提前奪取制電磁權。這非常關鍵。因為巴軍戰鬥機首次越過印度邊境線,進入印度領空作戰了。巴軍的主力戰鬥機並不多,只有40架“梟龍3”,20架殲-10C。
前有印度“陣風”被紅旗-9擊落,“梟龍3”、殲-10C進入印度領空,也是相當危險的。因為印度也部署了先進的S-400,S-300以及國產“阿卡什”等防空系統。在不具備隱身能力的情況下,“梟龍3”、殲-10C進入印度縱深,發起突襲,危險係數很大。
那怎麼避免被印軍擊落呢?這就得提前奪取制電磁權了。就像美軍EA-18G電子戰飛機,掩護F-18突襲一樣。但不同的是,巴基斯坦的“梟龍3”、殲-10C本就可以掛載電子戰吊艙。它們提前掛好電子戰吊艙,優先奪取制電磁權,再依託於ZDK-03預警機的情報支援,深入突襲,安全性就大大提高了。這樣打,“梟龍3”、殲-10C才能有去有回。

這也是巴軍,在親手給印度上一課,讓印度學習一下,什麼叫真正的“空中突襲”戰術!這一套打下來,戰果斐然!巴軍攻擊了印度20多個軍事設施,摧毀印軍的一個“布拉莫斯”巡航導彈儲存庫,還打掉了印度的一套S-400!
就在法國“陣風”跌落神壇後,俄式S-400也被擊穿了。雖然S-400在烏東戰場上,早就被拉下了神壇。但這一次,中國軍工卻也要踩在S-400的肩膀上,一戰封神了!
印度買來了歐洲最先進的“陣風”戰鬥機,俄羅斯最先進的S-400防空系統,卻接連栽在了中國三流戰鬥機“梟龍3”和殲-10C的手裡。
要知道,“梟龍3”在珠海航展上,連一個位置都沒有。而殲-10C呢?也只能裹上一塊帆布,被安置在角落裡。因為習慣了看殲-20、殲-16的中國軍迷,早就把殲-10C給遺忘了。

至於“梟龍3”?絕大部分中國人見都沒見過。這玩意兒,根本入不了中國空軍的法眼!可就這麼一對過氣的組合,卻在南亞的上空,大殺四方,技驚四座,震撼全球!
這一戰,只證明了一個點:被低估的中國軍工,真正地一戰封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