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夫人出征,變身小甜甜——印度給中國軍工辦了一場加冠禮

昨天的文章寫道,57日的這場印巴空戰中,小巴憑藉中國武器5:0橫掃印度,讓百年變局具象化了。之所以是5:0,是因為小巴和大哥的剋制,給三哥留了面子。
印度當前最體面的做法,那就是找個臺階趕緊就坡下驢,否則越折騰越丟人。58日,印度企圖用無人機找回面子,結果又被小巴累計擊落了77架。
還有個訊息,巴基斯坦在卡里安市附近擊落了一枚印度的大地彈道導彈。大地彈道導彈,可是印度的撒手鐧,可撒手鐧都不再鋒利了,你說你還能有啥招?
可以斷定,如果印度膽敢出動地面部隊,那必將深陷戰爭泥潭。目前印軍前線的部分哨所,因無法抵擋巴方的攻勢,只好祭出了雪白雪白的法國軍旗來震懾巴軍。
個人有種預感,印度搞不好會出動海軍。找面子嘛,肯定要從自己最優勢的專案入手。從紙面資料來看,印度海軍處於碾壓狀態。
印度海軍擁有兩艘航母、13艘驅逐艦,13艘護衛艦,17艘常規動力潛艇,兩艘核潛艇。但是巴海軍連一艘驅逐艦都沒有,只有十艘護衛艦,有的甚至是古董級別的。
但要真打起來,輸贏還真不一定,因為紙面資料會變。印度海軍的敵人,不只是巴海軍,還有潛伏在印度海軍內部的臥底。從歷史上看,印度海軍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這個咱不瞎說。2013812日,印度全國上下一片歡騰,因為他們的首艘國產航母第二次下水了。論航母下水次數,我們很難比得過印度,印度航母可以反反覆覆下水很多次。
人家下水一次,就可以開一次香檳,就可以舉國歡騰一次。然而第二次下水印度人只高興了兩天,因為他們的海軍基地遭到了兩枚反艦導彈的攻擊。
兩枚反艦導彈,一枚擊中了碼頭,一枚擊中了一艘靠港的潛艇,導致潛艇沉沒。誰發起進攻的呢?印度自己的辛杜拉克沙克號潛艇,擊中的也是辛杜拉克沙克號潛艇
這一仗開創了很多歷史。印度成為首個發射潛射導彈並取得“戰果”的國家,首個被潛射導彈“擊沉”潛艇的國家,首個被自己導彈“擊沉”潛艇的國家。
調侃歸調侃,印度的實力還是不容小覷的,印度很多武器非常先進,關鍵還是自己研發的。比如印度研發的短程反艦導彈NASM-SR在今年3月的測試中,表現非常強悍。
這種反艦導彈,作戰意志非常堅決,發射出去之後,只要被他盯上根本就沒個跑。36日這一天,印度蘭維爾號驅逐艦的導彈操作員,激動地按下了發射按鈕。
隨後這款反艦導彈嗖的一聲就衝了出去。衝出去以後,這枚導彈一邊飛一邊想,作為印度最新型反艦導彈,我一定得好好表現、不辱使命,把目標炸個稀巴爛!
可很快他就犯難了,茫茫大海哪有軍艦呢?他四周一尋摸,發現身後不遠就有一艘大型驅逐艦。他興奮極了,一頭扎過去,飛出了六親不認的節奏。
隨著一聲巨響,剛把他發射出去的印度蘭維爾號驅逐艦就遭到了重創。這反艦導彈威力是可以,就是有點六親不認、敵我不分,當然也可能是被小巴策反了。
所以蛋總對印巴衝突的心情很複雜、很矛盾,就像一位熱戀中的少女在等待她的男朋友,既盼他來,更怕他不來。好不容易盼來了,又怕他亂來,更怕他太老實。
之所以盼,是因為對小巴有信心。對小巴有信心,歸根結底是對東大有信心。小時候我們趕會買了個彈弓,總想找只鳥去打打,買了把小刀,總想找個東西削一削。
小時候,家裡有了第一把傘後我天天盼雨,一下雨就搬個凳子打著傘坐在院子裡淋雨。昨天文章的留言中有個網友特別有意思,說當你手裡有一把改錐的時候,看誰都像螺絲釘。
印巴局勢也有類似的心理,因為小巴家的武器,已經成體系的中械化了。很多武器裝備,我們透過珠海航展雖然已經有所瞭解,但還是希望看一下實戰效果。
57日這場空戰表面上看,戰績都是殲10CE發射的霹靂(PL-15打下來的,但殲10CE只是臨門一腳而已,前面還有助攻,有中場控制,有後場發動,有門衛守護,有教練場外指導。
印度這邊一有動靜,最先知道的是躲在大後方的ZDK03預警機,預警機立馬把資料傳給地面的紅旗9B的地面雷達,多臺雷達分別關注不同的重點方向,還有雷達作為備份和機動。
預警機和地面雷達即時監控,根據不同敵情自動分配不同指令給隨時待命的殲10CE、梟龍戰機以及地面防空系統,該殲10C上的殲10C上,該發射紅旗9B的發射紅旗9B,該用高射炮的用高射炮。
如果對方來的是自殺式無人機,你發射紅旗9B或者PL-10E不就虧大了。另外,印度導彈本來就是布朗運動彈,眼看著落向印空區域了,完全沒必要攔,安心吃瓜就行了。
10C有自己的雷達,但為了保護自己也為了麻痺敵人,能不暴露自己就不暴露自己,所以很多時候要保持雷達靜默。你一開火控雷達,對方就知道被盯上了,可能會逃掉。
這時候殲10C就像狙擊手一樣,靜靜地等著預警機的指令,讓發射PL-15就發射PL-15,讓發射PL-12就發射PL-12,而且不用對結果負責,因為這些導彈都是發射後不管。
PL-15自己也不用太操心,射出去後閉著眼跟著預警機的指令走就行了,有個說法叫AB導。預警機的導航資料也有多個來源,其中包括自身的預警雷達,導彈自帶雷達、衛星資料。
抵近目標時,這時候PL-15突然開啟了火控雷達,也就是死死咬住對手。為什麼能咬住不放呢?第一是速度大,留給對方的時間不多,也比對方快;第二是加速度大,機動靈活。
陣風戰機畢竟是人開的,最大機動過載9G不能再多了。我懷疑印度飛行員開到7G就得把咖哩吐出來了。但是霹靂15末端過載可達3540G,也就是能急轉彎。
別說是陣風了,就是F35或者F22來了也難逃PL-15的魔爪。能逃得了的也只有六代機,因為六代機可以高超音速飛行,比導彈跑得還快。然而六代機只有我們家有。
這就是體系化作戰。當然,單獨拎出來殲10C也很強大,殲10CPL系列導彈自成體系。殲10C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探測距離超過了200公里,可以做到先敵發現、先敵部署、先敵開火。
所以現代空戰跟過去完全不一樣了,很難出現空中拼刺刀的場面了,也不會有過去那種渾身都是膽的王牌飛行員了,實戰經驗的重要性也被削弱。
因為飛行員根本沒有機會看到敵人,甚至沒有機會看到自己的戰果,絕大部分就是超視距作戰,基本上都是發現即摧毀。對方甚至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注意啊,小巴這套裝備、這套體系、這套戰法看似挺先進的,已經實現了對印度空軍的降維打擊。但對於中國來說,已經全面落後。
從裝備上看,他們手上的都是我們的牛夫人,無論是預警機,還是戰鬥機,還是空空導彈,還是防空火力網。不僅是牛夫人,而且還是出國前被打折了腿的牛夫人(縮配、閹割)。
昨天說了,殲10C已經是我們這邊偏落後的戰機了,我們家比他厲害的戰機至少還有六種。上航展都不給試飛機會,直播也沒畫面,放在角落甚至連塑膠布都懶得揭下來。
還比如霹靂-15空空導彈,被譽為超視距殺手。然而在我們家,這依然是弟中弟,比如霹靂-17,射程超過400公里,甚至500公里。
霹靂-15國內版採用雙脈衝發動機,而霹靂17採用三脈衝發動機,末端速度可達6馬赫,被譽為體系癱瘓者,這說明他是直奔對方預警機去的。
霹靂-17再往上,還有霹靂-21,據傳其射程可達驚人的1000公里,且具有超強的抗電磁干擾能力,可以做到於兩千裡之外取上將人頭。
而擊落陣風的霹靂-15E,不僅是閹割版的,還是2015年的存貨。印度用飛機成功攔截了霹靂-15E之後,還拾獲了導彈殘片,上面的編碼顯示雷達元件是中電科552015年生產的……
今年4月底,蛋總在南昌跟小夥伴們 ,尤其是金融圈的一些朋友做了一期關於百年變局的深入交流,碰撞出很多有益的火花。
從今天開始,蛋總開了一個付費合集《決戰時刻——百年變局下的中國與世界》,將投入至少15篇的篇幅,為大家深入解讀百年變局的意義、內涵、演進趨勢以及其中蘊含的風險和機遇,相信會對大家生活學習、工作、家庭、投資和創業有所幫助。感謝小夥們數年甚至十幾年的追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