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推薦】
雷軍時隔八天再發文,回應小米手機3月啟用量中國第一
4月15日,供應鏈公佈的市場調研機構資料顯示,在2025年3月(W10-W13)中國手機市場,小米排名第一,華為、vivo、OPPO、蘋果分列二至五名。其中,小米新機啟用量達到324.37萬臺,市場份額17.98%,同比增長16.99%;華為新機啟用量達322.96萬臺,市場份額17.90%,同比增長19.87%。小米和華為成為3月份唯二同比增長的品牌。針對上述訊息,4月15日,小米創辦人雷軍發文回應稱,“感謝大家支援”。這是雷軍時隔八天再次發文。
馬斯克:特斯拉即將實現純AI自動駕駛
馬斯克發文宣佈,首個真正基於純人工智慧的通用全自動駕駛方案即將面世,它將只依賴攝像頭、特斯拉AI晶片及AI軟體。
4月15日,美團正式釋出即時零售品牌“美團閃購”。美團閃購業務最早於2018年在美團內部上線,目前美團非餐飲品類即時零售日單量已突破1800萬單。同一天,京東表示外賣訂單量將超過500萬單。同時因秒送業務發展迅速,本季度京東將再招收不低於5萬名全職外賣員,全額足額全部繳納五險一金且所有費用都由公司承擔。
【科技圈】
小米集團公關部總經理王化發文回應小米成立晶片平臺部相關訊息:“剛剛媒體發來問訊,說我司成立了晶片平臺部,這事是否有回應?向大家介紹一下手機產品部的晶片平臺部一直存在,其部門工作主要是負責手機產品的晶片平臺選型評估和深度定製,而負責人秦牧雲加入公司都有好幾年了,至少我倆2021年就有小米辦公的工作聊天記錄了。”
4月15日,支付寶聯合魔搭社群在國內推出“支付MCP Server”服務,AI開發者可使用自然語言接入支付寶支付服務,快速實現AI智慧體內的支付。MCP是專為大型語言模型設計的標準化協議,用於AI模型與外部資料互動。
百度地圖V21版釋出,已與比亞迪、零跑等車企合作
4月15日,百度地圖正式釋出V21版本,全面升級為全球首個“智駕級導航”,以五大能力重構導航體驗,為全民智駕保駕護航。無論駕駛何種車型,使用者均可透過車機或手機暢享智駕級導航。百度地圖V21的核心能力源於其智駕級資料底座——覆蓋1200萬公里路網、300萬精細路口,具備天級靜態與分鐘級動態更新能力,目前已與比亞迪、零跑等車企合作。
日本認定谷歌公司違反《反壟斷法》 勒令其整改
日本公平交易委員會15日釋出訊息稱,認定美國谷歌公司要求智慧手機廠商裝載該公司搜尋服務APP、並禁止加裝競爭對手搜尋服務的行為違反了日本《反壟斷法》的規定,勒令谷歌糾正相關做法。這是日本首次對IT巨頭作出這一行政令。(央視新聞)
OpenAI推出三款GPT-4.1系列模型,分別是GPT-4.1、GPT-4.1 mini和GPT-4.1 nano,該系列模型需要透過API使用。GPT-4.1被視為GPT-4o的全面升級版,具備更強的多模態處理能力、更大的上下文視窗(全部可處理100萬個token),成本降低26%。
“大模型六小龍”第一家,智譜AI啟動上市輔導備案
4月15日,記者獲悉,AI大模型獨角獸智譜14日在北京證監局辦理輔導備案,輔導機構為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這意味著,智譜成為第一家正式啟動IPO流程的“大模型六小龍”。(證券時報)
4月15日晚,榮耀行業首發8000mAh大電池手機Power,支援日常情況下16.6小時持續亮屏使用,並搭載自研射頻增強晶片HONOR C1+ ,支援雙向北斗衛星簡訊等。
據崑崙萬維訊息,2024年8月14日,崑崙萬維推出AI音樂商用創作平臺Mureka。自Mureka上線以來,在海內外獲得了非常好的市場反響,為更好地服務中國使用者,4月15日,Mureka正式開放國內登入入口和API。
【網際網路】
4月15日,美區App Store顯示,在購物類軟體中,DHgate(敦煌網)、淘寶和SHEIN成為排名前3的免費iPhone應用程式。截至15日晚,在美區App Store免費iPhone應用程式總榜中,敦煌網目前排名第2,僅次於ChatGPT,淘寶則排名第8。
4月15日,抖音“安全與信任中心開放日”現場,相關負責人拆解抖音演算法邏輯與稽核流程。關於同質化選題的密集推送容易造成“資訊繭房”現象,對此,抖音相關責任人回應稱:“資訊繭房”概念在推薦演算法成熟之前就出現了,演算法不是“資訊繭房”形成的先決因素。
劉強東內部講話:要求京東外賣利潤率不高於5%
近日京東創始人、董事會主席劉強東一段2024年(去年)內部講話流出,其中顯示劉強東聲稱“京東外賣利潤率不高過5%”。據悉,劉強東談到:“我給京東外賣定一條規矩,京東外賣永遠賺的淨利潤不允許超過5%。超過5%,我要處分人的。我們一定要在行業裡面,按照三毛五的理論,來約束自己的賺錢能力、賺錢慾望。”(新浪科技)
4月15日,淘寶天貓啟動“外貿精選”專項,計劃面向至少1萬家外貿商家、10萬款外貿貨源。透過“快捷入駐、流量和佣金激勵扶持、半托管服務、小二本地化指導、外貿周營銷專場、天貓超市直採”六大舉措,助力外貿商家快速“外轉內”。目前,阿里巴巴集團已成立外貿專項小組,抽調業務骨幹集結奔赴10個省(市)的100個外貿產業帶一線,現場開展專項對接。
4月15日,阿里國際站已發起專項行動,全力幫扶遇到困難的中小外貿商家,4月以來已派出數千名小二,奔赴全國幾乎所有外貿產業帶。對商家已經出現滯銷的庫存,阿里國際站已對接淘工廠、天貓超市等內銷渠道,將在商家後臺上線專屬報名入口,並簡化流程、優先稽核、專人跟進。
快手張迪:可靈2.0大師版正式釋出,上線多模態影片編輯功能
4月15日,可靈AI宣佈基座模型再次升級,正式推出可靈2.0影片生成模型及可圖2.0影像生成模型。可靈2.0大師版全面升級影片及影像創作可控生成與編輯能力,上線全新的多模態影片編輯功能,能靈活理解使用者意圖,支援對影片內容實現增、刪、改。
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禕15日表示,溯源攻擊者是全世界公認的難題。攻擊者會採取多種手段掩蓋身份,例如此次亞冬會攻擊中,美方在中國周邊國家購買大量跳板IP,每個IP只用一次,還會故意留下虛假線索誤導溯源方向。周鴻禕認為,有充分理由懷疑此次是人類首次利用AI智慧體發起的網路攻擊。
【汽車圈】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煥新版Model Y首次批量出口
4月14日13時,巴拿馬籍“偉大步伐”號滾裝船靠泊上海南港碼頭3泊位,在港期間計劃滾裝3499輛上海特斯拉超級工廠生產的電動汽車出口,其中3015輛煥新版特斯拉Model Y首次批量出口。首批煥新版特斯拉Model Y預計在4月15日23時30分完成全部裝船任務,隨後駛往下一港澳大利亞肯布拉港。(澎湃新聞)
4月15日晚,小鵬汽車CEO何小鵬表示,作為對傳統交通的重要補充,未來20年,飛行汽車有望達到汽車20%的商業規模。目前小鵬已在廣州開建全球首個年產1萬臺的飛行汽車製造工廠。
小鵬智駕晶片二季度量產上車
據悉,小鵬汽車自研的AI智駕晶片將於今年二季度正式量產上市,首發搭載於小鵬的全新車型。據瞭解,該晶片比通用車規高算力晶片利用率提升20%,“最高能處理30B(Billion,即300億)引數的大模型。”小鵬汽車高層透露道。(36氪)
知情人士:卓馭科技獲奧迪兩款新車定點,並與賓士高層接觸
從知情人士處獲悉,奧迪即將有兩款新車與卓馭科技進行合作,且賓士高層人士也曾於近期到訪卓馭科技,尋求智駕方案的“Plan B”。此外,即將在上海車展上市的長城第二代梟龍MAX,以及北汽極狐品牌也將採用卓馭科技的智駕方案。(財聯社)
長安汽車在互動平臺表示,未來五年,公司將面向全球推出50款全新數智產品,補充覆蓋六座SUV、小型SUV、獵裝車、MPV、越野SUV等品類。2025年,上市20款新品,其中包含阿維塔06、深藍S09、啟源Q07等12款全新新能源產品。
【新能源】
近日,在今年一季報業績說明會上,寧德時代方面稱,兆瓦超充仍存在一定挑戰,超充需要兆瓦級充電樁才可以實現,而建設該類充電站需要擴容或者配備儲能電櫃,會導致額外的高成本及較長的建設週期,並不一定普遍適用。
儲能也要自律?訊息人士:寧德時代等20餘巨頭“閉門”醞釀倡議
繼光伏行業自律行動之後,光伏逆變器和儲能行業或將緊隨其後。據訊息人士透露,中國光伏行業協會近期組織召開了防止光伏逆變器和儲能“內卷式”惡性競爭專題座談會,會議初步審議了逆變器和儲能行業健康發展倡議。據悉,會議閉門舉行,寧德時代等20餘家行業頭部企業高管參加會議。(新浪財經)
【金融界】
平安人壽保險等在嘉興成立新能源股權投資合夥企業
愛企查App顯示,近日,平安產投新能源股權投資(嘉興)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成立,執行事務合夥人為北京市致贏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出資額30.05億元人民幣,經營範圍包括股權投資。合夥人資訊顯示,該公司由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致贏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資。
杭州銀行公告稱,收到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浙江監管局批覆,同意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受讓澳洲聯邦銀行持有的公司3.29億股股份。受讓後,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合計持有公司3.57億股股份,佔截至4月14日公司普通股總股本的5.63%。公司將依照相關法律法規辦理後續股權變更手續,並依法履行相應資訊披露義務。
【大消費】
阿里巴巴否認競購星巴克中國股權
4月15日,針對“正積極參與星巴克中國股權競購”的訊息,阿里巴巴相關人士表示,這是“假訊息”。(中新經緯)
小商品城公告,公司與阿里雲於4月15日在浙江省義烏市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合作旨在啟用數字創造新引擎,升級數智商貿新流程,融合AI智慧引領新業態,構建智慧生態新空間。合作雙方視對方為戰略合作伙伴,在開展合作的過程中,結合各自的優勢為合作提供必要的資源和條件。本協議自雙方法定代表人或授權代理人簽字或蓋章並加蓋公章或合同專用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三年。
東鵬飲料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為48.48億元,同比增長39.23%;淨利潤為9.8億元,同比增長47.62%。
【醫藥業】
4月15日,映恩生物在中國香港上市首日股價上漲130%,總市值達到約180億港元。該公司在IPO中籌集15.55億港元,也成為港股市場自2022年以來規模最大的18A生物科技IPO。招股書顯示,該公司正在開發用於治療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藥物。據悉,映恩生物也是國內ADC藥物對外授權的頭部初創公司。
(編輯:吳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