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期徵集
日子很難,生活不容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有苦說不出的感覺,受苦的人最懂。
和吃苦相比,有苦難言,無人問津,可能比苦本身還難受。
重生之後,葉檀老師變了很多,變得能吃苦,吃自己的苦,吃別人的苦。
她說,有苦我們一起分擔。
每週六,葉檀老師都會親自回覆,並在公眾號上發出,有苦難言的朋友,如果你也想和葉檀老師傾訴,把你的故事,傳送到郵箱[email protected],葉檀老師看到,一定會回覆。
記住,這世界還有人,關心你,在乎你,理解你。
文/青城楨楠
特朗普上臺後,全球經貿風雲詭譎。所有人都在追蹤特朗普的態度,猜測可能的關稅風險。
可面對一個朝令夕改,今天10%,明天20%的無厘頭,花費大量時間捕捉其態度,理解其思想,感受其變化,有什麼實質性意義?還不如練好內功。
中國重要的事情有很多,在外貿方面,重要的夥伴也不止美國。
甚至,因為美國目前空前的不確定性,我們反而更應該關注那麼能夠穩定貿易局勢和環境的貿易伙伴,以防後院失火,火燒連營。

(圖源:pixabay)

悄無聲息,中德貿易發生歷史性變化
因為一系列政治經貿的因素,歐洲大陸對中國的態度發生重要變化。
3月2日,環球時報援引《明鏡》週刊的報道稱,在同樣面臨美國關稅威脅的情況下,歐盟和中國正在走近。歐洲議會國際貿易委員會主席貝恩德·朗格告訴《明鏡》週刊,歐洲與中國“有許多共同利益”。報道稱,不久前,中國還被布魯塞爾視為全球經濟的“壞孩子”。歐盟主席馮德萊恩去年7月在提到中國時使用“更具侵略性的態度”和“不公平的經濟競爭”等措辭。“然而,6個月後,她表示希望再次‘培養和深化’與中國的關係。”報道稱。在今年1月舉行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馮德萊恩表示在可能的情況下,可以擴大與中國的互利貿易和投資關係。
作為歐洲最重要的經濟體,歐盟雙基石之一,德國內部環境近期發生不少變化。
紅黃綠交通燈聯盟徹底瓦解。基民盟重新組閣,不少中國人喜歡的極右翼政黨——德國選擇黨成為第二大政黨,最大的在野黨。
德國出現的變化似乎讓人驚喜。可事情有這麼簡單麼?
從歷史看,政治因素終歸是短暫的,經濟變化才是長期的決定性的變數。國內鮮有人談起的一件事是,悄然之間,2024年中國失去了德國最大貿易伙伴的地位。
美國正在取而代之。
1月20日,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GTAI)低調的在其官方公眾號上釋出了一則報道,標題是2024年德國對華出口:汽車出口下降,食品出口上升。

單看標題,沒什麼值得關注的地方。中國汽車製造業競爭力越來越強,減少德國的汽車需求,很正常。反過來,國民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上升,加大德國食品的進口,也很合理。
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2024年前11個月的外貿資料,GTAI預測2024年德國對華出口下降幅度最高的行業將會是汽車和汽車零部件,相較於2023年同期下降了13.7%。此外,飛機等其他交通工具、機械裝置等門類也都在不同程度地下滑。
2024年德國對中國食品出口的增速或為8.6%,增速其實不算高,低於金額龐大的汽車產業降幅。
也就是說,靠食品出口來填補貿易窟窿,杯水車薪。

(圖源:pixabay)
據GTAI文章,中國在德國對外貿易中的重要性持續下降。在進口領域,中國仍然毫無懸念地排名第一,但在出口領域(德國對中國出口),中國僅排在德國貿易關係的第五位。
根據GTAI的預測,2024年德國對中國的出口將下降約6.4%,而從中國的進口僅下降0.6%。
有鑑於中德貿易的變化,GTAI在文中給了一個“驚人”的結論。2024年,將會是2016年以來,中國第一次失去德國最大(重要)貿易伙伴的桂冠,取而代之的是美國。
僅僅兩年前,也就是2022年,中德貿易還大幅領先美德貿易500億歐元。兩年時間,滄海桑田,中德貿易竟然就這麼被美德貿易超過了。
GTAI的預測結果是,美國在2024年和德國的貿易額將會達到2550億歐元,超過中德貿易的2470億歐元。

(GTAI的預測是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2024年前11個月的外貿資料得來的)
幾十億歐元看似相差不多,但性質很嚴重。用GTAI的話說,德國和中國密切的經濟關係正在迎來轉折點。
我們查閱了海關總署2024年對德國的進出口資料。從中國的視角看,2024年中國對德國進出口同比下滑了2.4%,是主要歐盟國家中下滑幅度最大的國家之一,僅次於荷蘭。

其中,從德國進口下滑了10.7%,是主要歐盟國家裡下滑幅度最大的,沒有之一。
考慮到,德國一個國家佔到了中歐貿易的25%,和德國的貿易額不斷下滑,茲事體大。

(圖源:pixabay)

中德貿易生變,國內外態度截然相反
德國對中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德國一直是全球化的堅定支持者,在中美關係變化的時候,以德國為首的歐洲,成為中國倡導全球化最需要依託的物件。
也是制衡美國貿易的最重要戰略選擇,沒有之一。甚至,德國人也是西方人裡面對東方文化、對中醫最感興趣的國家之一。
如果德國生變,不僅會影響中德貿易,還會影響到中歐,甚至產生骨牌效應,讓中國失去制衡中美貿易的籌碼,亞非拉目前尚不足以支撐龐大的中國製造和中國產能。
弔詭的是,面對中德貿易的歷史性變化,國內外呈現出截然相反的態度。
2024年11月16日,《德國發展報告〔2024〕:戰略轉型中的德國》中說道:
中德經貿結構互補性強,這是兩國經貿關係發展的基礎。近年來中德雙邊貿易和投資競爭性提高,但是這並沒有根本改變中德之間以互補性為主的經貿關係格局,兩國互為對方重要的供應商、生產商和消費市場,價值鏈高度融合、相互依賴,構成了兩國間不斷擴大的共同利益網路。
如何佐證中德經貿結構互補性強呢?
藍皮書寫道,資料顯示,2023年大眾、寶馬、賓士在華銷量分別佔各自全球總銷量的35%、32%、30%,中國依舊保持德國三大車企全球最大單一市場的地位。
互補和競爭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關係,直白的理解,互補是我有你沒有,或者你有我更好。如果差不多,那互補就會讓位於競爭。

(圖源:pixabay)
對於汽車產業來說,2024年是互補轉為競爭的轉折點。
據介面新聞1月26日的報道,BBA公佈2024年在華銷量,結果,三大車企全線下滑。
寶馬集團2024年全球銷量為245萬,同比下降4%,其中中國區域是下滑幅度最大的區域,各品類合計下滑13%;
梅賽德斯-賓士2024年全球銷量為198.34萬輛,同比下降3%。在各區域中,銷量下滑最大的也是中國區,同比下滑7%;
奧迪2024年的全球交付量為167.12萬輛,在華銷量64.94萬輛汽車,銷量同比下降約11%。
2025年2月底,市場傳言賓士將在中國裁員15%。
據汽車畫素公眾號2月26人訊息,我們獨家瞭解到,賓士中國在26日約談了部分員工,當天即啟動裁員,裁員比例約為 15%。本輪裁員主要涉及銷售、汽車金融兩個體系,公司主體主要是梅賽德斯-賓士(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梅賽德斯-賓士汽車金融有限公司,研發體系暫未涉及。

(圖源:pixabay)
3月1日,賓士官方做出回應。
據新浪財經報道,賓士中國官方回應,承認業務整合或削減將不可避免地影響部分員工的工作安排,但承諾將遵循法律法規,以坦誠協商的態度為受影響員工提供合理的解決方案。
為什麼賓士要在此時選擇裁員?
3月1日,鈦媒體援引賓士高管的話稱,中國太捲了,中國競爭對手正在做非理性的選擇。

國內很多人對此採取幸災樂禍的表述方式,認為這是中國汽車製造業的勝利。
某種程度上,確實是。
但如果從互利互惠的角度出發,外國車企在中國越難受,中國車企想要出海,遭遇的困難就越大。貿易互相支撐的空間也就越小。
據乘聯會秘書長崔樹東2025年2月10日在公眾號公佈,2024年中國汽車全球市佔率再創新高。從企業集團看,大眾、寶馬、賓士等德系企業市佔率持續下滑。

同為製造業大國,中德在汽車領域的競爭只是一個縮影。我們曾分析過,德國企業對於利潤的重視程度遠超過中國企業,7%左右的利潤率,是他們底線。低於7%,寧願放棄份額。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2024年四季度,中國規模以上企業的利潤率為5.39%,外資為6.58%,比三季度又低了0.08個百分點,持續低於7%這一底線。

根據資料媒體Statista的統計,從2022年開始,國內工業企業利潤一直下滑,2022年下滑了4%,2023年下滑了2.3%,2024年下滑進一步擴大,截止11月,下滑了4.7%。

2025年1月27日,國家統計局公佈的資料顯示,2024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下降3.3%,坐實了連續三年下滑的窘境。
工業企業利潤連續3年的下滑,結果是,價格戰愈演愈烈。想保住份額,就得放棄利潤,要利潤,只能放棄市場,也就變相放棄了未來。
如此內卷的環境,對外企來說,意味著什麼?

(圖源:pixabay)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外資願意到中國來,看中的肯定是盈利前景,沒錢幹吆喝,外資的意願會越來越低。
2024年上半年,德國是對華投資最多的國家。據德國央行的資料,德國對華投資金額達到73億歐元,創同期歷史新高。商務部的資料則顯示,2024年前7個月,德國實際對華投資同比增長了26.4%,成為增幅最高的外資來源之一。
萬萬沒想到,德國對華投資增速在下半年大幅放緩。
1月17日,據商務部的訊息,2024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262.5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27.1%。其中,正增長主要地區有四個,分別是西班牙、新加坡、德國、瑞士。
西班牙增速最快,增長了130.8%,新加坡其次,增速為10.8%。德國呢?前7個月的增速還是26.4%,全年增速僅為2.2%,幾乎沒增長。
這意味著,下半年,德國對華投資大幅放緩。
國內競爭態勢如此,德國產品無法在中國市場實現增長,後果顯而易見。

(圖源:pixabay)
在中德貿易關係上,西方一些媒體或帶有主觀性,但反映了某種變化。2024年12月30日,FT中文發表題為《2024年,中德經貿關係進入動搖階段》的文章。2025年1月23日,日經中文發文《中國不再是德國的最大貿易國》,都對中德貿易有敏感的認知和分析。
FT中文是在2024年底釋出的,甚至比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GTAI的預測還早。
文中援引德國工商大會(DIHK)外貿事務負責人特萊爾2024年2月的話,特萊爾表示,最晚不晚於2025年,美國將取代中國,成為德國最重要的貿易伙伴。
如果考慮時點,考慮中國——德國——美國貿易關係的變化,更加讓人揪心。
德國當前的情況是,經濟連年下滑,國內需求疲軟,迫切希望尋找更多增長點。新華社1月15日訊,德國聯邦統計局初步估算,2024年德國國內生產總值較前一年下降了0.2%,是繼2023年經濟萎縮0.3%後,連續第二年陷入衰退。
1月22日,據德國央行的月度報告,德國經濟2025年可能依然疲軟,延續前兩年的頹勢。
和中國一樣,當前德國民眾謹慎消費,儲蓄率不斷上升。據zh.tradingeconomics.com的資料,德國GfK消費者信心指數在2024年12月前降至-23.3點,為自5月以來的最低水平,低於預期的-18.6點,與2023年12月的水平相當。

(圖源:pixabay)
消費信心下滑,儲蓄率走高。據zh.tradingeconomics.com的資料,德國的家庭儲蓄率從2024年第二季度的11.40%上升到2024年第三季度的11.80%。
和中國不同的是,德國還要面對通脹的壓力。2024年12月,德國通脹率達到2.6%,創2024年以來最高水平。
在這樣的背景下,同樣以出口、製造業為主的德國,希望有國家幫自己一把。
美國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成了德國經濟的“白騎士”。截止2024年前11個月,德國對美貿易順差已經達到創紀錄的650億歐元,超過2023年全年總額。
因為美國在貿易層面的貢獻,德國2024年的貿易順差表現不俗。

關鍵的是,儘管經濟不好,但因為對美國等地區出口表現強勁,導致德國權重企業的股價不斷創出新高。德國市場成為2025年迄今全球表現最好的市場。

截止2025年3月4日,德國股市漲幅超過10%,領跑全球,是自2015年以來,歐洲指數首次在年初如此大幅領先美國同行。
德國經濟狀況一般,股市表現如此之好,除了俄烏因素外,德銀的一份報告稱,主要原因是DAX成分股公司的收入來源並非德國,而是美國。
報告顯示,DAX成分股公司80%的收入來自德國以外地區,其中美國市場佔24%,而德國本土公司只佔到20%。
德國股市和美國一樣,也存在所謂“七巨頭”,它們分別為SAP、德國電信、安聯、西門子能源、慕尼黑再保險集團、西門子和德國萊茵金屬公司。

試想,如果德國民眾的財富來源長期和美國繫結在一起,德國人的心態會有何改變?
除了美國,德國產品還錨定了其他新興市場,比如波蘭。據FT中文的報道,德國經濟東部委員會主席接受採訪的時候表示,歐盟東擴20年,波蘭對德國的重要性將要超過中國。

(圖源:pixabay)
這種表述有誇張的成分,但隨著中德貿易額下降,美國、波蘭等地區重要性上升,此消彼長。
而且,從中國的角度看,對德國投資也變得沒那麼重要了。日經中文的報道顯示,過去三年,中國在歐直接投資逐漸從德法等大國向匈牙利轉移。2023年全年,2024年截止第三季度,匈牙利成為中國在歐盟直接投資的最大目的國,分別佔比32%和30%,德國比例在下降。
我們確實還能聽到,梅賽德斯—賓士集團主席為首的BBA集團們對中國發表友好的言論。
據環球網2025年1月20日訊息,在中歐圍繞電動汽車反補貼稅的磋商還未出結果之際,英國《金融時報》19日報道稱,德國梅賽德斯—賓士集團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康林松在接受該報採訪時建議,歐盟應鼓勵更多中國車企赴歐建廠,同時呼籲布魯塞爾應就取消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關稅與北京達成協議。
梅賽德斯-賓士集團還在中國發行熊貓債,獲得人民幣融資,鞏固自身實力。
據新華財經1月17日的訊息,繼2024年熊貓債火爆發行後,2025年勢頭不減。德意志銀行作為熊貓債承銷規模第一的外資銀行近日協助梅賽德斯-賓士集團股份公司,在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20億元三年期熊貓債,這也是德意志銀行第三次協助梅賽德斯-賓士發行熊貓債。

(圖源:pixabay)
試想,如果未來中國不再是BBA的大客戶,雙方競爭到拼刺刀的肉搏程度,BBA還會頂著壓力替中國說話嗎?BBA們說話是為了擴大市場,在中國沒了利益,就失去了辯護的意義。
商業的世界裡,感情建立在利益之上,經濟和利益是基礎,其他都是上層建築。
過去幾年,有多少本來對中國好,或者對中國不太友好的人,因為利益成了變色龍?扎克伯格是這樣,特朗普也是這樣。
最好的生意,是彼此需要,彼此成全,而不是吃光抹淨。
(免責宣告:本文為葉檀財經據公開資料做出的客觀分析,不構成投資建議,請勿以此作為投資依據。)
— END —
葉檀財經矩陣號
作者:青城楨楠 編輯:
旦旦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葉檀財經作品 | 盡情分享朋友圈

喜歡請您點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