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也開始卷招商

本期導讀:
“港版淡馬錫”港投公司落地首個戰略專案,其與海外主權基金單純尋求財務回報的策略不同,首要任務是招商。
作者丨FOFWEEKLY
本期推薦閱讀5分鐘
這兩年,各地加大招商力度,為了招商,地方給予專案及VC/PE的優厚條件層出不窮,進入今年,地方招引的勢頭明顯更加兇猛,僅開年就有廣東、浙江、江蘇、上海等省份陸續加入陣營。
值得關注的是,如今連香港都來卷招商了。
“港版淡馬錫”港投公司近期剛剛與“獨角獸”思謀集團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落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投資。而港投公司與海外主權基金單純尋求財務回報的策略不同,首要任務是招商。
“港版淡馬錫”落地首個戰略專案
6月12日,被稱為“港版淡馬錫”的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港投公司”),與香港著名“獨角獸”思謀集團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這亦是港投公司的首個戰略專案。
行政長官李家超透過視像致辭時表示,此舉具有里程碑意義,相信有關專案將推進大模型創新,並在粵港澳大灣區獲得更廣泛應用。
出席簽約儀式的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出,今次簽署協議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展示特區政府如何透過港投公司投資,牽引、驅動並培育更為蓬勃的創科生態圈。
據該戰略合作協議,思謀集團創辦人賈佳亞將領導團隊與香港一所大學合作,下半年在香港創立首個人工智慧研究院專案。專案將專注於人工智慧領域的碩士及博士課程,相關籌備工作預計明年可完成,屆時即可招收首批學生。
“我對港投公司寄予厚望,期望你們(港投公司)掌握前瞻策略,推動目標產業發展,推動業界擴闊業務網路,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為香港的創科生態圈注入更多創造力和活力,以投資助力高質量發展。”李家超表示,港投公司成立以來,進行大量和深入的調研,昨日簽署的第一份戰略合作協議“具有里程碑意義”。
簽約儀式上,陳茂波致辭稱,今次港投公司與科技企業簽署協議將有很好的示範作用。他表示,特區政府綜合香港自身優勢,因地制宜,鎖定了幾個未來重點發展的創科範疇,包括人工智慧、生物科技、醫藥科技、金融科技、新能源、新材料以及先進製造等。
2022年10月,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任期內首份《施政報告》,其中提出成立全新“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HKIC),由特區政府全資擁有,進一步運用財政儲備促進產業及經濟發展。
自港投公司成立以來,一直備受行業關注,據悉,港投公司——旗下將管理220億港元“香港增長組合”、50億港元“大灣區投資基金”、50億港元“策略性創科基金”,以及新成立的300億港元“共同投資基金”,累計規模620億港元。
彼時,300億港元“共同投資基金”也被外界視為香港版“政府引導基金”。
香港也來卷招商了
近兩年,各地不斷加大招商力度,一方面,百億、千億規模加速落地並出資,另一方面,政策方面也持續加碼創投,為行業發展提供動力。
香港也不例外。
據陳茂波引述資料稱,港府至今累計投放逾2000億元用於創科範疇,提出《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推動科研的上中下游協同發展,鼓勵成果轉化,推進新型工業化,積極吸引重點企業落戶,加快建設新質生產力。
此外,陳茂波還強調,跟一些海外主權基金單純尋求財務回報的策略不同,港投公司的首要任務是要透過投資的過程,推動企業更多層次地落戶香港,更多維度地推動香港創科發展,來造就雙方彼此的成功,“可以說,進入了港投公司的投資組合,紮實地在香港發展,會讓香港創科生態更蓬勃之餘,同時增大了這些初創的成功機會”。他又指,推動創科發展既能增強經濟動力,亦會為金融市場帶來更多新亮點。
據投資界報道:港投公司的投資模式分為直接投資與間接投資,劃分的界限為1億美元,如果專案在1億美元以上則由相關GP負責,不同的賽道會對接不同的GP。
還有訊息透露稱:目前,港投公司已作為LP初步遴選幾家知名投資機構作為出資物件,大多是雙幣基金的背景。
從此次簽約儀式上來看,港投公司將重心同樣聚焦在硬科技、生命科技、新能源科技等領域,與當前市場主要投資領域一致。
這兩年,各地在招商層面投入更大的力度,為吸引GP和專案,透過資金、政策雙管齊下,百億、千億規模引導基金頻出,伴隨著多地加入招商陣營,地方招商也進入新的競爭格局。
結語
這兩年,各地基金招商的熱情與日俱增,招商打法也變幻莫測。在招商競爭壓力加劇的背景下,越來越多地方開始調整策略。
不少業內人士坦言:“LP也越來越卷”。
如今,連香港也加入了招商陣營,對GP而言,尤其是雙幣機構,或將預示有新的機會。
信源:香港商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