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更多中國小城被看見的一年

這兩年,一些原本在社交網路上熱度不高的城市,逐漸成為年輕人的旅行目的地。大家開始熱衷於“挖寶”,探索眾多寶藏小城。
去小城旅行,可以不用大費周章做出行前計劃,利用週末或小長假說走就走。小城方便的交通和經濟的物價,讓旅行變得更觸手可及。
一場小城之旅雖然短暫,但能讓人們從原本忙碌的生活中暫時逃離,跳脫出大城市慣有的喧囂,放慢腳步去看看草原、吹吹海風,感受不一樣的風土人文,生活中簡單的幸福感,就來源於此。

圖片來自小紅書@衢州文旅

我們從何時開始愛上小城?

小城的定義有很多。
從城市規模上看,三線以下城市及縣域地區可以被劃分為“小城”。據新京報貝殼財經發布的《2024中國“寶藏小城”旅遊報告》中顯示,2024上半年,文旅熱門的50個小城分佈在全國25個省份,縣域市場的旅遊訂單平均增長達到36%。
在探索方式上,小城有更多玩法。相比於去熱門景點“打卡”,更有趣的或許是發現景點旁邊一條安靜的街巷,在喧囂之處的轉角獲得另一番不期而遇的景象。人們不用做過多攻略,只要在城市的街道上走走,拐進一家坐滿當地人的飲食店,坐下來就可以感受市井的生活。
有的小城有著天然的美景,比如安康、慈谿、崇左、萬寧等。有的小城有美食,比如順德、凱里、樂山、延吉等。有的小城有保留下來的歷史建築,比如大同、洛陽、喀什等。
為了讓更多人發現這些寶藏小城,小紅書根據平臺的使用者活躍度,在今年暑假推出了一份“100個被低估的寶藏小城”名單。Lens在這份名單中選取了呼倫貝爾、泉州、衢州、威海4座橫跨南北的城市,並邀請了4位跨界藝術家,在這些小城中擺放了一些他們設計的紅色椅子。
這些椅子被擺在了“靠近景點但非景點”的地方。希望在這個城市生活或剛好路過的朋友,能在旅行中,發現這些能安靜歇腳看風景的小紅椅。
我們為這個專案取名為“來我的城市,坐坐”。今天,想帶大家提前看看這4座小城,和這些椅子背後的故事。
內蒙古呼倫貝爾
在草原和溼地回到童年
梁琛 建築師
在空曠的草原上,希望大家能像個孩子一樣盪鞦韆,放下原本作為成年人的包袱,肆無忌憚地享受這種失去尺度感的時間。
在內蒙古額爾古納的草原上,梁琛設計了一個鞦韆和一個旋轉椅。他參考80,90年代孩子們的娛樂設施,試圖復刻出童年玩耍時的記憶。他想讓這兩個椅子都是動起來的。鞦韆位於額爾古納奧洛契莊園,蕩起來時,會在兩側聽到不同的廣播的聲音,彷彿回到小時候收聽廣播的日子。

轉椅放置在了額爾古納國家溼地公園。當人們坐在轉椅上,可以透過手動轉動前方的方向盤讓自己體驗原地旋轉的感覺。梁琛將轉椅上椅子的數量設定為3個,這3把椅子的紅色也是3種不一樣的紅。同時每個人坐在椅子上,都能看到前方的景色。

額爾古納是內蒙古呼倫貝爾市下轄的一個縣級市。想去到這裡,可以從呼和浩特出發,沿G10高速公路一直向北行駛1500公里到達呼倫貝爾,再驅車2小時即可抵達。在這20多個小時的車程裡,沿途可以看到草原、森林、湖泊和溼地。
流經呼倫貝爾大草原的額爾古納河是中俄兩國的界河。額爾古納河右岸是蒙古族的發源地之一,也是成吉思汗的故鄉。後來,更多人因為一本書知道這裡,那就是講述了鄂溫克族人百年滄桑經歷的的小說《額爾古納河右岸》。
額爾古納的草原是有高低起伏的。城市裡的尺度來自於樓房和大樹。人目光所及是前方10米、20米的距離。然而草原上沒有遮擋物,人可以向2公里以外的地方眺望。這時候人就會失去判斷力,會以為看到的地方離自己很近,但如果向著它走,又會發現很遙遠。
福建泉州
背對大海的“救生椅”
秦思源 聲音藝術家
“坐在這把救生椅上,與自然產生一次對話。在風聲、海浪聲中與周圍環境產生共鳴。
秦思源在泉州的崇武古城海邊放置了一把救生椅。
2021年7月,泉州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讓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這座位於福建中南部沿海的小城。它曾是宋元時期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是著名的僑鄉。多元的宗教、文化讓它有著“半城煙火半城仙”的美稱。
從泉州市區駕車1小時,可以抵達位於惠安縣崇武半島東端的崇武古城。這是一座擁有600多年曆史的小城,因石雕而出名,同時還有一條長達28.8公里的曲折海岸線。
救生椅在海邊很常見,但很少有人真的坐到上面去過。秦思源將這把高2.5米的紅色救生椅放在沙灘上,背對著大海,讓坐在上面的人可以遠眺古城。
遠眺,是崇武古城的關鍵詞之一。人們在城內的蓮花山上,可以在瞭望臺上俯瞰整個海岸線。
走在泉州的街道上,可以看到有中國傳統元素的紅磚厝、騎樓,也可以看到開元寺、清淨寺等宗教建築。由於泉州沿海地區地少人稠,許多人沿海路出國謀生。如今在泉州,可以見到南洋華僑回到泉州後建造的番仔樓和多個華僑村。

圖片來自小紅書@海絲泉州文旅之聲

浙江衢州
兩把椅子的腿扭在了一起
王子耕 建築師
希望大家坐在這兩把紅色的椅子上,增加一些美好的回憶就足夠了。

在為本次專案取景的過程中,當王子耕來到衢州鹿鳴山民政局,看到了它由紅磚構成的建築後,就決定要在這裡做兩把腿扭在一起的椅子。
鹿鳴山民政局的建築有著呈麻花形狀的柱子,兩個扭在一起的椅子腿的靈感也源自於此。
衢州市位於浙江省西部,這裡南連福建南平市、西達江西上饒市、西北毗鄰安徽黃山市。很多人知道衢州,是因為這裡的美食:鴨頭、烤餅、焙糕、紙皮餛燉……是一個既可以吃辣又可以吃甜的地方。

衢州的晚霞,王子耕攝

鹿鳴山民政局是位於文化院街的一座紅禮堂,這裡也是柯城區民政局的婚姻登記處
紅色是這裡的主要顏色:建築外牆的紅磚,牆上掛著的巨大紅色愛心。王子耕將椅子的顏色選用了偏橘色的紅,放到了中間的下沉廣場,每到下午時分,屋頂上一束光打下來,讓這兩把椅子有了些關於愛的神聖感和儀式感。
王子耕希望透過這兩把椅子,讓大家感受到愛。這兩把椅子代表的就是關係中的兩個人,椅子腿扭在一起的狀態就像熱戀的狀態,向前傾斜的椅背也讓人面向對方,自然地看著彼此。
椅子的表面有兩種顏色的綵帶狀線條,好似結婚慶典時用的禮炮碎屑,帶來了一層額外的祝福和美好。
山東榮
山海旁,燈塔下,放空自己
張曉 藝術家
“大家坐在榮成海邊的小板凳上,可以擁有一段放空的時間。每個人都可以問問自己:'坐在沒有任何遮擋的海邊,你會想到什麼?'”
藝術家張曉在山東威海榮成的海邊燈塔下放置了一些小板凳。這座燈塔所在的地方叫大魚島村,位於榮成市港灣街道,三面環海,一面靠山,是山海相連的地方。
榮成是山東省威海市下轄的縣級市,從威海駕車向東行駛1個多小時就可以到達。這裡有長達493公里的海岸線,分佈著10個海灣和105個大小的島嶼和大面積的灘塗。
張曉來到榮成,讓他想起自己小時候長大的地方,這些椅凳也代表著一部分童年記憶。
這次在榮成文旅局的幫助下,張曉找到了9把當年別人留下來的⼩板凳,放在⼤⻥村燈塔下的礁⽯上。這座燈塔位於⽼碼頭的⻄南⾯。
張曉問了很多當地人,也沒有人確切地知道這座燈塔是從何時開始佇立在這裡的。當地村支書說,它可能有近100年的歷史了。

今年是更多中國小城被看見的一年。
“來我的城市,坐坐”中的這些小紅椅,這次雖然只去到了4座城市,但這份對於小城的探索和發現,將會無限延伸,帶我們去到更多未曾去過的“寶藏城市”。
為了實現「把椅子安放在街頭」這個看似簡單的想法,創作團隊需要反覆去現場調研、修改、調整。這些椅子雖然不顯眼,但每一把背後都是藝術家的表達。
這裡也想提及一把未被實現的椅子,來自藝術家葛宇路。他原本在四川樂山街頭設計了椅子,因為種種原因最後未能呈現,為這次的“坐坐”留下了一點遺憾,希望未來有機會在其他城市落地。
無論是在假期還是週末、或是想給自己放個假時,我們不妨隨時出發,不帶任何負擔地去一座小城閒逛,坐坐。
專案出品方:Lens,小紅書
合作藝術家:秦思源,王子耕,梁琛,張曉,葛宇路
合作城市: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衢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額爾古納市文化旅遊體育局,榮成市文化和旅遊局
策劃:Algae;專案統籌:影子;裝置執行:錢志鵬;文案:阿花;設計:涼十;採訪:yidan;編輯:小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