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屆中美網民在小紅書建交了……
文/杭子牙
誰都想不到,因為Tiktok在美國禁令將至,原來混TT的美國短影片使用者,突然大量湧入小紅書,註冊成為小紅書使用者,成了中國網際網路上的新移民。
這些從Tiktok轉來的新移民自稱“美國難民”,給小紅書帶來了一波潑天流量。我昨晚上去刷了幾個,發現這些新移民才剛一註冊登入,就俘獲中國粉絲無數,有好多帖子,都被中國網友刷爆了。原來在國際網際網路上經常針鋒相對的兩國網民在小紅書上不僅正式建立了外交關係,而且相處得非常融洽。
這一罕見的網際網路現象說明:一,中國的手機程式應用(APP)是有充分國際競爭力的。從Tiktok被封殺,到小紅書風靡,另外還有中國人常用的微信、拼多多,和國內使用者不常用、但是在海外電商領域卻極有影響力的Temu和Shein等,都展現了中國在網際網路新經濟領域的強大競爭力。
二,美國的政治封殺和制裁措施可能會給中國網際網路公司開拓國際市場尤其是美國市場帶來壓力,會遲滯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的國際化程序,但是在使用者使用習慣已經建立的情況下,如果美國沒有平替產品,在強大的使用者需求驅動下,美國使用者仍然會翻越制裁藩籬使用他們習慣了的中國網路產品。
美國沒有牆這個概念,技術層面的隔離存在極大法律、民意和政黨政治阻力,很難封殺網民的上網行為。只要市場有這個需求,政治或法律封殺就很難落地,不像晶片等工業科技產品可以透過供應鏈管制封殺。即將上任的特朗普應該有這個認識,不要再試圖透過政治禁令做徒勞無效的制裁努力。
三,中美兩國網民在小紅書的和諧相處,說明至少在有知識、有認知需求的網民層面,大家是能和平共處的,是可以聊在一起的。中美關係在過去幾年經歷了政治的驚濤駭浪,雙邊政治關係跌入了谷底,甚至到了新冷戰和修昔底德陷阱的邊緣。這期間,有人在雙邊外交和網際網路上興風作浪,極盡民粹作風和投機心態,吃愛國流量,成為雙邊關係加速惡化的推手。
這次兩國網民在小紅書自發“建交”和舉行如我調侃所說的“民間戰略經濟對話”,說明在那些喧囂聲浪的下面,其實仍然有一股希望兩國能和平共處,兩邊能進行交流力量。希望這個健康的力量能長久保持,並在雙邊建設中發揮建設作用。
四,對中國的網路管理部門和網際網路公司也帶來了新的管理挑戰和商業啟示。以前中國的網路管理主要是透過牆的方式遮蔽外國公司網址並限制國內使用者登入,本質上是透過搭建了一個區域性網路把現實存在和各種想象的外部網路風險遮蔽掉。那個時候主要是中國網民希望瞭解外面的資訊,想登入國際網際網路。
現在的情況正好反過來,是一些外國網民登入成為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的使用者,想了解更多中國的資訊,想進來和中國交流。他們是使者,是客戶,當然也會有一些不受管理者歡迎的行為,會帶著他們對世界的認知和價值觀而來。而與此同時中國人瞭解外部資訊的願望也仍然強勁,區域網存在極大限制了中外科技與教育人文等交流。一個強大的國家要勇敢擁抱世界,不可能永遠躲在牆的後面。所以以後怎麼辦?需要管理層創新認知和治理辦法。
(這是一本為美好社會理想構建政治地基的探索之作)
END
推薦閱讀
十點公社
一個時代的記錄
自由評論


只為蒼生說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