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管理精力?用好這4種激素

這個場景,我們可能都遇到過:凌晨兩點,你一個人還在加班,揉著酸澀的眼睛,盯著永遠看不完的螢幕,心裡掙扎著:“真想放棄,不行,再堅持一下……”
但你的身體很誠實:長此以往,扛不了多久。
有沒有別的辦法?不用意志力,而能直接控制精力、情緒和動力。
2025年初,一位神經科學家出了一本書,叫《DOSE效應:透過提升多巴胺、催產素、血清素和內啡肽最佳化你的身體和大腦》,受到熱議。
我查了相關資料,發現,你的心力,很大程度上,就是這四種激素平衡的結果,而且,這個平衡可以被主動調節。
這四種激素,此刻正在你體內,決定著你能否專注看篇文章、你今天的心情如何、你這段時間對工作的熱情有多少,甚至能否睡個好覺。
今天,我要分享的就是,這四種激素的使用說明書,掌握它,能從根本上提升你的能量和狀態。
先來說說多巴胺。
你大概聽說過,它是種能讓人感到快樂的東西。
準確地說,多巴胺是一種目標完成時的獎勵,帶來的主要是“就快要得到了”的那種興奮感。
這麼說你可能還不明白。那我們用跑步舉個例子。
想象一下,你下決心要跑步,剛跑幾步,就腿腳發軟,呼吸急促,每邁出一步都無比抗拒,只想馬上停下。
這時,就需要多巴胺上場了。它就像是在你眼前晃動著的誘人獎品,讓你有衝勁奔向目標。
比如,當你設定了一個“1公里”的小目標,或者憧憬跑完後,那頓期待已久的大餐,是不是就更有動力跑下去。
清晰的設定、可分解的階段性目標,可以持續啟用多巴胺,讓工作像打怪升級一樣,每階段都有獎勵。
好,理解了原理,那我們能做點什麼來控制它呢?
“多運動、早睡覺、好好吃飯”,這些天天被人掛在嘴邊的話,你可能早就聽煩了。當然,它們是地基,絕對沒錯。
但今天,我們聊點不那麼常見的、有趣好玩的“微調”方法。
要啟用多巴胺,可以試試“番茄鍾+微糖塊”的策略。
怎麼做。專注工作一段時間,例如25分鐘,然後給自己一個明確的、小小的、即時的獎勵。可以是聽一首歌,一個伸懶腰的機會,或者一小塊你喜歡的黑巧克力。
這種清晰的“付出-回報”迴圈,利用了多巴胺對“期待實現”的偏好,能讓你在做那些既枯燥、又沉重的任務時,更有動力。
再來是內啡肽。
你可能想到,它常常和多巴胺出現在一起,似乎也和快樂有關。
為了更好的理解,讓我們回到跑步的例子。
只有奔向目標的衝勁,那還不夠。畢竟,身體的疲憊和痠痛是實實在在的。
這時,就需要內啡肽發揮作用。它就像身體自帶的“嗎啡”“止疼藥”,能幫你減輕那些不適,甚至讓你在挑戰極限時,體會到一種“痛並快樂著”的感覺,心裡想著“好像還能繼續”。
現在,你是不是就能理解,為什麼有人對健身、長跑,這種“折磨”自己的事“上癮”。
這麼好的東西,怎麼把它叫出來呢。
可以來點小小的生理刺激。比如,早上用你能承受的冷水潑個臉,或者在夏天,嘗試幾秒鐘的冷水淋浴,當然還是要注意安全,循序漸進。這種短暫的應激,能快速喚醒神經,促使身體釋放內啡肽來應對挑戰,讓你瞬間感覺精神一振。
當然,準備好你的“私人笑料庫”也是一種方法。它更溫和也更愉快。在“壓力山大”時,強制自己暫停5-10分鐘,比如,聽一段相聲,刻意地投入一場大笑。
要知道,笑,是免費又高效的內啡肽啟用劑。
下面要說的催產素和血清素,可能讓你陌生。但也非常重要。
沒關係,再回到跑步的例子。
跑步中,如果有朋友在身邊,哪怕只是給你一個加油的手勢,或者鼓勵的眼神,都能觸發催產素的釋放。它是人與人之間的“隱形紐帶”,讓你感覺到連線和歸屬感,覺得“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從而更容易信任他人、並肩前行。
最後,當你精疲力盡地衝過終點線,癱倒在草地上,感受著陽光和微風,內心產生一種平靜而踏實的滿足感時,那就是血清素,在發揮作用了。它是情緒的穩定器,給你帶來內在的安寧、自信和對當下的滿意。
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要建立有安全感、信任感的團隊,以及大家常常說,要規律作息、多接觸自然的原因。它們與催產素和血清素的穩定有關。
對這兩種激素的調控,那就更容易了。
首先,對催產素,可以設計一些輕鬆的團隊活動。工作中,不能只有工作,每週抽出1個小時,組織一些能促進深度交流的環節,比如,輪流分享“本週的小確幸”或者“我遇到的一個小挑戰”,來增進大家的感情。
又或者,去和小動物玩兒。如果有時你覺得,直接和人社交很累,那這就是個非常棒的選擇。和毛茸茸的小動物互動,感受那種純粹的、無條件的接納,是快速補充催產素的捷徑。
別忘了,還有血清素。
陽光,自然必不可少,特別是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睡醒後,別急著玩兒手機,先拉開窗簾,讓自然光照在身上幾分鐘,哪怕是陰天,都有助於調節你的生物鐘和血清素水平。
同時,可以把“成就感”儲存下來。比如,試著建立一個“成就展覽館”:準備一個盒子,每當你完成一件事、獲得一句讚美,就手寫一張小紙條記錄下來,扔進去。感覺低落時,就翻出來看看,讓那些積極的反饋“看得見摸得著”,這能非常有效地提醒你的大腦,“你很棒”,從而提升內在的穩定感和自信心。
所以你看,四種激素,就是你的四位貼身保鏢:多巴胺負責激勵,內啡肽負責止痛,催產素負責溫暖,血清素負責穩定。
這些“微調”的辦法,並不需要多麼強大的意志力,要你脫胎換骨,其實就是生活中隨時能做的小事。關鍵在於,要有意識地去設計和體驗這些能觸發積極化學反應的瞬間,把它們像彩蛋一樣,植入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有了上面這些方法,你不再需要單純用意志力去和疲憊、焦慮死磕,而是可以在理解自己身體的運作規律後,用更科學的方式,去“除錯”自己的狀態。
理解了多巴胺,你就知道如何設計動力;善用了內啡肽,你便擁有了對抗痛苦的緩衝;懂得了催產素,你就明白連線的價值;掌握了血清素,你就能更好地穩定情緒。
這不僅關乎你的幸福感和韌性,更直接影響著你的決策質量、領導力、團隊的氛圍。
所以,試著去做自己大腦的主人,用科學的智慧,去煉就那份真正強大、可持續的心力。
這,或許才是穿越一切不確定性,最終抵達彼岸的,最底層的力量。
共勉。
P.S.
AI,就如同一百多年前的電。既是天大的機會,也是無窮的挑戰。
可以預見,未來5年,所有企業都將面臨同一個難題:AI時代如何轉型?
轉型,不是學學提示詞、玩玩智慧體。而是從根本邏輯上,重塑你的商業模式。
所以今年,我和我的團隊,也正式推出了,2025“進化的力量·劉潤年中大課”。
面對AI大潮,企業究竟該做些什麼?6月7日,在上海影城,我會用一天的時間,和你好好聊聊這個話題。
不做現場直播。也不做事後回放。就讓我與你,獨家分享。6月7日,就讓我們,現場見!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觀點 / 劉潤  主筆 / 彼德 編輯 / 歌平 版面 / 黃

這是劉潤公眾號的第2587原創文章

品牌推廣 培訓合作 | 商業諮詢 | 潤米商城 | 轉載開白
請在公眾號後臺回覆  合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