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財經》記者 王莉萍
編輯|孫愛民
2025年2月6日,阿斯利康在2024年度財報中披露,1月公司已收到深圳海關出具的《移送審查起訴告知書》以及《鑑定意見通知書》。鑑定意見中提及,阿斯利康涉嫌偷逃進口稅款,金額達90萬美元(約合660萬元人民幣)。
阿斯利康認為,若被最終判定需承擔法律責任,還可能被處以偷逃稅款一至五倍的罰金。因此,其可能面臨高達450萬美元(約合3300萬元)的罰款。阿斯利康表示,將繼續全力配合中國相關部門。
阿斯利康披露這一訊息後,其股價上漲約5%。有媒體分析認為,這讓投資者看到希望,其在中國的面臨的幾項調查擴大的可能性很小。此前,有投資者稱,除非該公司在釋出第四季度業績時披露有關高管在中國接受調查的新資訊,否則投資者可能會繼續拋售該股。
自2021年阿斯利康員工涉嫌醫保詐騙案被揭開後,阿斯利康近兩年面臨著一系列的麻煩。到2024年10月底,阿斯利康發文稱前中國區總裁王磊“正在中國配合調查”,該公司透露,包括中國100多名前銷售人員因一起大規模醫保騙保案被調查或判刑。這資訊一齣,據投資集團Shore Capital分析資料,阿斯利康近一個月股價下跌導致市值蒸發近500億英鎊。
據深圳海關出具的《移送審查起訴告知書》以及《鑑定意見通知書》,阿斯利康認為其中提及的進口稅款涉及度伐利尤單抗(Imfinzi,中文商品名“英飛凡”)和替西木單抗(Imjudo,中文商品名“曲美木單抗”)。這是兩款抗腫瘤藥物。
據阿斯利康2024年財報,其腫瘤業務收入增長24%,達到223.53億美元,佔公司總收入的41%,仍然是其主要收入來源。
在三個月前,2024年11月6日,阿斯利康曾在一場投資者交流活動中表示,公司收到有員工涉嫌非法將某些腫瘤藥物進口到中國大陸接受調查的訊息,目前並不瞭解其中的細節。不過,已有兩名現任高管、兩名前任高管接受調查。
引起非法進口藥品調查的腫瘤藥物,阿斯利康方面認為,有關走私藥品的調查,主要與中國香港和內地之間的藥品流通有關,涉及在中國香港獲批但未在內地獲批上市的藥物及關稅問題。
香港和內地,藥品審批有時間差。從資料看,曲美木單抗和英飛凡存在香港和內地的審批進展不同。
英飛凡在內地獲批比香港晚了兩年八個月,曲美木單抗暫未在中國內地獲批。
英飛凡是一款針對PD-L1的免疫治療藥物,主要作用機制是透過阻斷PD-1與PD-L1的相互作用,從而啟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來對抗腫瘤。該藥在全球不同地區獲批用於肺癌、肝細胞癌、膀胱癌等多種型別癌症。它是阿斯利康業績貢獻較大的產品,2024年一季度全球銷售額11.13億美元;全年則實現47.17億美元,同比增長21%。
據《經濟觀察網》報道,阿斯利康原英飛凡產品線負責人時元捷於2024年7月因涉嫌走私被帶走;10月,阿斯利康中國腫瘤事業部原總經理殷敏被證實正在配合調查。
中國是阿斯利康國際業務的皇冠上的明珠,阿斯利康2024年財報顯示,中國市場64億美元,佔2024年全球總營收的12%。中國是阿斯利康全球第二大市場。
在王磊被調查兩個月後,2024年12月4日,阿斯利康宣佈,Iskra Reic接替王磊為全球執行副總裁、國際業務負責人,全面負責包括中國在內的亞非拉市場。
儘管繼任者Iskra Reic,“是一位成就卓著的領導者,在多個學科領域具備豐富的國際經驗。”阿斯利康全球執行長蘇博科稱,“她在建立合作伙伴關係方面的經驗,對於推動國際部迅速向前發展至關重要。”然而,有投資人表示,Reic對中國市場缺乏瞭解,在如此特殊的時期駕馭複雜的市場可能會有困難。
阿斯利康的一些最新發展反映其未來的重點,即加強腫瘤學產品組合並擴大市場份額。然而,新的領導者能否在短時間內撫平內部創傷、獲得外部諒解,對阿斯利康2025年的中國市場拓展至關重要。

責編 | 張生婷
題圖|視覺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