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GT(細胞與基因治療)行業近年來在全球範圍內迅速發展,其市場規模、發展趨勢以及未來前景均表現出顯著的增長潛力。與此同時,CGT藥物研發和生產面臨著高成本、技術複雜性、供應鏈穩定性等挑戰。
CGT產品的質量,直接關聯著治療效果與患者安全。在細胞培養環節,需嚴格監控細胞密度、營養成分、生長環境等引數,確保細胞的活性與功能。類似CAR – T等細胞療法產品,對低溫儲存與冷鏈運輸條件更有著嚴苛標準。在質量把控上,從研發到臨床應用的每一步都面臨著更為嚴格的規範。當生產技術持續升級,如何將質控技術與大規模生產工藝相結合,憑藉可靠的質控資料與產品質量,最終實現CGT產品的產業化與商業化?
全球CGT產業的蓬勃發展,正深刻影響著中國基因治療供應鏈的格局。一方面,國際合作帶來先進技術與資源,加速本土研發程序;另一方面,也促使國內供應鏈企業不斷最佳化升級。尤其是在當前複雜多變的全球局勢下,全球供應鏈遭遇地緣政治衝擊,中國CGT企業如何降低生產成本,打造安全可控的供應體系?
此外,在這一高風險、長週期的領域,資本長期、全方位的服務,相比階段性的資金注入顯得更為重要。從戰略規劃指導,幫助企業找準發展方向,到資源整合對接,助力企業突破技術與市場瓶頸,再到投後管理與風險防控,保障企業穩健前行。當資本寒冬倒逼理性迴歸,投資人如何用生態賦能破解“臨床轉化難、生產成本高、商業化落地慢”的發展困局?
質量、供應鏈、資本服務究竟如何相互作用,共同影響CGT賽道?【不用卷,行更遠】CSGCT園區行—廣州站將於4月28日(週一)下午 13:30-17:00 在廣州中新腫瘤防治技術創新與臨床轉化醫學中心(TMC)揚帆起航!
我們有幸邀請到CGT行業資深投資機構、券商代表、CGT甲方企業、海內外優秀供應商代表等,從產品質量研究策略、供應鏈打造、資本服務等維度出發,分享實戰經驗,探討行業痛點,為行業發展帶來前沿見解與創新思路!

掃碼報名,瞭解更多詳情!
【不用卷,行更遠】CGT園區行,廣州站
4月28日(週一)下午 13:30-17:00
廣州中新腫瘤防治技術創新與臨床轉化醫學中心(TMC)
CSGCT、醫療創新生態聯盟(HIEA)
行誠生物、翌聖生物、君聯資本
賽多利斯、Integrated DNA Technologies(IDT)
百吉生物
動脈網
01
演講嘉賓

陳功
神曦生物|創始人
陳功教授是神曦生物(NeuExcell Therapeutics)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國際著名再生醫學專家。他本科畢業於復旦大學,獲中科院上海生理所神經生物學博士,曾任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終身教授。其團隊開創性地利用神經轉錄因子NeuroD1將膠質細胞原位轉化為功能性神經元,為阿爾茨海默症、腦卒中等神經退行性疾病治療開闢了新途徑。他擁有200餘項國際專利,創辦的神曦生物與羅氏旗下Spark達成1.9億美元合作,被評"亞洲五大潛力基因治療公司"。

蓋作啟
艾迪基因|創始人&執行長
在日本北海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專注於蛋白質結構解析。
蓋博士負責公司整體運營和戰略規劃,並在推動公司發展和技術創新方面發揮著核心作用。
作為艾迪基因的創始人和執行長,蓋博士憑藉其在生物技術領域的廣泛經驗和專業知識,成功領導公司在基因編輯技術領域取得顯著進展,並推動公司在全球市場的擴充套件。

劉澤山
港粵資本|創始合夥人
港粵資本創始合夥人,2014年創立港粵資本,秉持“基礎科學驅動價值投資”理念,專注於生物技術和生命科學領域。深耕行業多年,成功主導投資映恩生物、康方生物、榮昌生物、亞虹醫藥等,以及瑞風生物等細分龍頭,精準把握細胞及基因治療領域的機遇,爭取為投資者創造更大收益。

張楊
中信證券|醫療健康行業組總監
北京大學藥學學士、中科院化學所化學博士、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碩士。中信集團智庫專家候選人&蘇州分行醫療健康行業專家,中信證券投資銀行委員會醫療健康行業組總監、中國&香港&美國三地執業,2021年2項“新財富”最佳,2022年單項“新財富”提名。
張楊博士2014年加入中信證券。完成上海艾力斯藥業11.8億人民幣融資業務,OrbusNeich 1. 1億美金融資業務;中國上市公司分拆新三板公司科創板第一股-成大生物IPO業務(中國第一單過會A拆A),悅康醫藥、苑東生物、創爾生物、海創藥業、錦江電子、航天泰心、瓔黎藥業科創板IPO業務,康樂衛士北交所IPO業務;成大生物、和珀醫藥、科濟藥業、愛美克、百奧賽圖、君聖泰醫藥 HK股IPO業務;科望生物NASDAQ IPO業務;前沿生物、三生國健聯合主承銷業務;凱普生物(註冊制下第一單)、東富龍再融資業務;華潤醫藥收購博雅生物業務,華潤生物、力鑫藥業融資業務。完成科濟藥業、興福化工、成一製藥、賽萊拉、沈大內窺鏡財務顧問業務。累積融資金額超過232億人民幣。
ZCBI(中關村生命科學園中信證券生物經濟上市指數)發明者。

劉肖
行誠生物|商務和市場副總裁
前丹納赫生物科技集團大中華區市場部負責人,曾任Cytiva,GE生命科學,珀金埃爾默,賽默飛世爾科技等公司亞太區市場總監,大中華區市場總監,耗材銷售管理,業務拓展經理,產品經理等職位。
法國蒙彼利埃大學戰略博士,南開大學EMBA,曼徹斯特大學生物學碩士,香港大學金融學研究生,在讀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心理學碩士。UCMT產業教授,GDA榮譽理事。全國測量測試與儀器儀表高階工程師。法國蒙彼利埃大學健康管理博士/工商管理博士/工商管理碩士論文指導老師,香港大學商學院工作坊特聘講師,南開大學商學院工作坊特聘講師,北京大學醫學部生物藥高階領導力培訓班講師,亦弘商學院特約講師。中國藥企管理協會MAH專委會副主任委員,E藥經理人生命科學企業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中國生物醫藥基建聯盟特約研究員。《ChatCGT》欄目策劃人/主持人。

任雪芸
賽多利斯|市場部負責人
碩士研究生,畢業於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化工專業,現任賽多利斯BPS中國區市場負責人,曾在賽多利斯任職生物工藝技術負責人(Head of Application Services)市場營銷經理(BPS Field Marketing Manager)和一次性產品應用支援經理(Manager of Single Use AS)。
超過十五年的生物製藥工藝相關的行業從業經驗,深刻理解行業發展趨勢、細分市場分析,熟悉生物製藥工藝實施策略以及先進的一次性使用技術應用方案,專注於過濾工藝的選型、最佳化及產業化放大,基於風險評估理念基礎上的完整性測試實施策略和方案,參與國內多個新建一次性生產線的選型、配置和設計,並提供專業的技術應用諮詢和服務;成功推動並參與實施重點應用產品的本地化專案,特別是驅動一次性使用袋子本地化生產專案的落實,始終秉持以創新技術和應用推動生物製藥產業的發展理念,倡導並服務於實現高效經濟穩定的生物工藝產業化。

曹成文
賽多利斯|工藝應用技術經理
暨南大學生命科學院研究生畢業,先後從事生物反應器和一次性產品的相關工作。
多次參與臨床和商業化規模生物製藥上下游生產線設計和構建,在生物製藥裝置領域具有豐富經驗。

譚國勝
翌聖生物|大客戶總監
譚國勝畢業於南京大學,多年藥品及生物原料銷售、市場經驗,目前擔任翌聖生物大客戶總監,聚焦KA客戶合作推動,參與公司CGT賽道相關產品佈局和市場策略制定,熟悉CGT上下游產業鏈。

張晶
翌聖生物|高階產品經理
張晶,碩士,畢業於上海同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學專業。
擁有豐富的生物醫藥領域上游產業鏈產品開發推廣經驗,主要負責分子酶類、核酸提取和酶聯免類等藥物研發、生產和質控相關產品管理工作,曾參與中檢院CHO宿主細胞蛋白殘留檢測方法適用性驗證相關工作。現於翌聖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負責基因細胞治療、抗體藥和疫苗等領域質量控制相關產品線規劃、營銷策略制定及產品的設計開發。
更多嘉賓陸續確認中!
02
活動議程

合作聯絡
活動合作:陳女士-18800157211(微信同號)
活動報名:楊先生-15360825131(微信同號)


掃碼報名,瞭解更多詳情!
如果您想對接文章中提到的專案,或您的專案想被動脈網報道,或者釋出融資新聞,請與我們聯絡;也可加入動脈網行業社群,結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