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架?氣哭?黑幕?這季浪姐沒有這仨人真是看不下去了

浪姐播今年已經到第六季了。
因為“星光”一季不如一季,大咖明星越來越少,而且每到週五一更新,就是數不清的負面新聞霸榜熱搜——
團隊公開吵架、隊長被氣哭、強手慘遭淘汰、現場大喊黑幕……

於是很多人早已心灰意冷。

但我依然會有空就刷一刷,因為我從來追求的不是星味,而是喜歡從細節裡去品人性。
而這些30+的女人,雖然光環已不復存在,但是能在魚龍混雜的娛樂圈“殺”出些名頭來,身上必然是有些閃光點的。所以認真去品味她們的表達方式、為人處事,還是能從種種的細微之處感受到共鳴。
像這一季的浪姐裡,我就很喜歡侯佩岑、鄧萃雯、管樂這一組的精神狀態
都說甜歌不適合競技舞臺,侯佩岑小組卻用一首並不適配她們三個年齡段和氣質的小甜歌,奪得了首次公演的第一名。
三個姐姐都不是專業歌舞出身,這必定是有超出歌曲和舞臺本身的感染力才讓現場觀眾如此上頭的。
去看看就知道,藍天白雲綵球下,三個高能量姐姐碰撞的化學反應是多麼奇妙。
59歲的鄧萃雯,年近六旬還能記住複雜的舞蹈動作,活力線上。
47歲的侯佩岑,氣血十足,駕馭可愛甜美舞臺毫不費力。
30歲的管樂,又是翻跟頭又是踢腿,讓人不自覺跟著律動和開心。
更有趣的是,拉票環節,管樂瘋癲式上才藝展示。
她大喊:“不管你們30+、40+、50+都會遇見自己的OMG時刻,希望你們有力量和勇氣去面對它,成為更好的自己,現在我要跟大家展示有力量的管樂,有勇氣的侯佩岑和鄧萃雯。”

說著,她還一把抱起侯佩岑和鄧萃雯,前後掄起來輪圈,感染力那叫一個強。

其實人到中年,當我們已經越來越頻繁地把“累”掛在嘴邊,再看到這3位姐姐的狀態,真的會心生羨慕。
笑容滿面、走路帶風、有使不完的勁、也極具親和力,會聊天也會做事。
今天咱們就一起來吸吸她們身上的能量吧。
01
氛圍擔當、體力強者管樂

我之前關注到管樂,還是在喜劇人大賽上和搭檔張小婉一起出演的《千年就一回》中,管樂演的青蛇,張小婉是白蛇,兩個人用各種出其不意的肢體組合逗得觀眾捧腹大笑。
後來她倆還受邀參加了春晚,和葉童、趙雅芝合作了《借傘》。

管樂是那種咋咋哄哄,讓人不自覺被感染得快樂和興奮的女生。
30個姐姐初見面是一件頗有難度的事,最開始大家還不太熟悉,很容易冷場。

管樂和小碗這兩大活寶一上場,整個場子的能量拉滿,情緒拉滿。

她倆臉上的笑容比三亞的陽光還要燦爛,見到每個人都能自來熟地熱情打招呼,順帶抖兩個包袱,賺一片笑聲。
一天的時間,管樂操著大嗓門、快語速,一邊噼裡啪啦跟姐姐們聊得火熱,一邊看節目時不時興奮地尖叫。

她曾經在採訪中分享:“一旦我的精力無處釋放,我的經紀人就要遭殃。”
比如,她會經常去經紀人家裡談天說地,一口氣能聊四五個小時,最後經紀人困得不行,就只能把她從家裡“趕走”。
這姐姐氣力可是真夠足的呀,搞氛圍也是手拿把掐。
看她的初舞臺,給人一種看串臺的錯覺,彷彿看了一場喜劇舞蹈。

管樂的初舞臺先聲奪人,一下子就成了隊長爭奪的“香餑餑”,好姐妹張小婉率先給她拋來了橄欖枝,結果她果斷地擺出了自己的態度:
“我就說我!拒!絕!”
雖然會讓好姐妹有一點難堪,但參加這個節目就是要打破舒適圈的,讓更多的人看到不一樣的自己,而不是自己和熟人親熱抱團。
隨後她加入了侯佩岑組,成為全隊的開心果。
一個吃飯的功夫她都可以製造歡聲一片,侯佩岑給煎了一個蛋,她模仿評委,像模像樣地跟鄧萃雯商量,然後給出一個“驚喜”的superA。
一天訓練開始前她又碰碰跳跳地為姐姐們開路,請姐姐們上車,論誰這一天的好心情都有了。
兩個姐姐沒有啥舞蹈基礎,管樂用她自己的方式手把手教學,花式鼓勵稱讚。
在這樣快樂的氛圍下訓練,壓力也會變成動力。
因此兩岸三地的三個女生迅速建立起團魂。

管樂還是團隊的體力擔當,難的舞蹈動作都交給了她,賽前秀舞蹈也由她來跳。
賽前秀小考環節,她因為訓練的比較晚考試的時候心還有點虛
但是上場拍子一喊,她迅速全情投入,每一個動作都慷鏘有力,一看就很有力量感

拉票環節的掄人大賞其實並不是她臨時起意,平時一激動,她就常常掄著不同的姐姐大秀核心力量,釋放自己火山一樣的熱情。
雖說管樂年輕,但是弱柳扶風的脆皮年輕人、抱不動90斤女生的娛樂圈小夥多得是。
記得曾有一句話說:“你必須精力飽滿,才能經得住世事刁難。”
管樂籍籍無名了那些年,真的是靠著生龍活虎的一股猛勁,闖到了現在這樣的舞臺。
02
優雅典範、社交大師侯佩岑
侯佩岑自稱自己也是個搞笑的人,初見面就拉著小婉管樂說:“我是一個很幽默的人。”
小婉管樂相視一笑,有點吃驚但是還是配合地大笑了。
正如侯佩岑的同事所說,她說自己搞笑本身就是最搞笑的事情,畢竟侯主播一向是優雅知性、溫柔得體的代名詞。
一公選歌,周杰倫的《珊瑚海》一放出來,鏡頭立刻切向她,八卦群眾們上線,連管樂也失去了表情管理。
侯佩岑側臉淡然優雅一笑,早就習慣了別人這種凝視,轉頭跟管樂說:“你想說什麼沒關係”。

其實侯佩岑本身就是很優秀和很有能量的女生,不應該只被八卦時才想起。
她畢業於美國南加州大學,口條流利、英語標準、雙商線上,被稱為臺灣“第一甜心女主播”。

她的親和力和社交能力就像一快吸鐵石,牢牢地吸引了很多人。
小S曾經“吐槽”某次偶遇侯佩岑,當時她倆還不熟,一見面侯佩岑就把小S的家人都誇了一遍。
她先是跟小S公婆表白,接著說“你們娶到了好媳婦”來側面誇小S,所有人都被她哄得開開心心。

這次浪姐的大型社交現場,侯佩岑更是發揮社牛優勢,從頭social到尾,一個人都沒有放過。
輪到自己上場的時候,嗓子都已經聊啞了,幸好沒有影響初舞臺的表演。
她看起來沒有什麼野心和攻擊性,作為主持人容易將焦點放在別人身上,但不妨礙她被很多人記得和喜歡。
原本她還在分析自己要投奔誰的選隊策略,最終卻被票選成隊長,當時的她著實有點蒙圈。

帶領小組的時候,她又是盡心盡力的,下能跟管樂一起撒嬌玩鬧,上能跟鄧萃雯一起苦練舞蹈。
小組裡每兩個人至少有10歲以上的年齡差,她卻能將大家的狀態都調動到唱甜歌的18歲。
她說:“我真沒有想到,我們30、40、50的組合可以完全沒有代溝,而且一拍即合。”

節目導師趙召在評價她們小組表演時,著重肯定了她:“你就像團裡的一個粘合劑的作用,自己也特別穩定。”
她們這個團才能像一批黑馬,在強手林立中被觀眾喜歡。

一向毒蛇傲嬌的留幾手也開始為侯佩岑打call,用盡各種讚美之詞。
稱她“漂亮、真誠、善良、勇敢、體貼、敬業……代表著真正的‘姐姐’精神,是浪姐的精神核心”。

溫柔優雅的人也可以這麼力量,她們的內在品行本身就具有強大的感召力。
03
養生達人、拼命三娘鄧萃雯
侯佩岑組算是全員“搞笑女”了,連扮演《金枝欲孽》中心狠手辣如妃的鄧萃雯也是一個搞笑姐。
作為港星,鄧萃雯在內地認識的人並不多,開場就誤認為王珞丹是媽媽,但還是能和很多人聊得開。
年齡最小的李藝彤向鄧萃雯安利蘿莉服,說:“穿著很好看,你放心,而且可以穿很久,老奶奶們都可以穿。”
鄧萃雯假裝驚訝然後開玩笑地補充說:“也不用這麼比喻。”
一句話打破了次元壁,讓有30歲年齡差的兩人笑成一團。
一公,她選到一首甜歌,老師要求唱歌聲調要有18歲的輕盈可愛,這難不倒活潑的管樂和臺灣妹子侯佩岑。
但是對於性格有點剛、年齡有點大的鄧萃雯來說的確有點難度,但是她還是硬著頭皮嗲聲嗲氣起來,這種反差萌著實有點可愛。
玩笑歸玩笑,鄧萃雯其實早就做好了吃苦的準備,她說:“我會努力下去的,只要留住命。”
甚至特地做了一個小標牌“堅持到底”,放在了床頭,激勵自己。

訓練過程中很能吃苦,作為舞蹈小白和團隊“老年人”,她常常累的氣喘吁吁,汗溼衣襟,但是還是咬牙堅持、反覆練習。

管樂對她的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
“跟我媽一樣的年紀,一天的時間把歌舞從頭到尾利利落落地跳下來。太厲害了,真是吭哧吭哧一點點練下來的。”
鄧萃雯早就預料到自己跟一群年輕人比拼,可能體力和免疫力不支,專門帶來了特級養生補品靈芝。
去練舞的路上,她還分靈芝給每個隊員吃,大家一邊喝咖啡一邊吃靈芝,滿血復活。

雖然沒有生過小孩,她卻像媽媽一樣關心守護著年輕人。
管樂在準備賽前秀舞蹈時因為落下了進度,十分緊張,鄧萃雯一直陪在她身邊給她安全感。
備採環節她看到管樂如此辛苦地訓練時直接哭了。
“好像她那天放到一個海洋裡,裡面所有的人都是求生存,即便在自己的地區多了不起,但是到了一個最強大的環境,你就什麼都不是了。”
“回家還會說,媽媽我可以賺錢了,但其實家裡不知道,她可能很辛苦,很害怕。”

這些話簡直就在講她本人,鄧萃雯從小父母離異,跟著爺爺奶奶長大,沒有人心疼也沒有靠山,17歲便開始掙錢養家。
雖然在TVB人氣很高,但是最開始薪資只有2500,多年之後好不容易貸款給自己買了一座大房子,但卻遇到經濟危機,工作量減少,房貸卻月供8萬
為了改變自己的經濟狀態,她什麼都做,去配音、當DJ、司儀、到廣東走穴演出,為了削減成本,甚至不用經紀人和助理,最終還把大房子賣掉了。

如妃曾有一句經典臺詞是:“只要保住命,我就能從頭來過。”
鄧萃雯在很多場合說過類似的話,來到浪姐,她又一次親自詮釋了這句話。
觀察這些高能量的姐姐,她們其實有很多相似之處。
比如,她們精力飽滿、體力充沛、吃苦耐勞,並不一定是不會感到累,而是懂得鍛鍊和恢復身心,並且有強大精神信念作為支撐。
她們或幽默風趣或溫柔得體,善於傾聽鼓勵又富有同理心,與之相處常常讓人如沐春風。
她們經歷並非一帆風順,但是願意活在當下,願意看到事情的積極面,願意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並且為之全力以赴。
與這樣的人為伴,不自覺的會被她們身上的能量磁場吸引、感染、帶動。
但她們在不同的人生階段能量模式又是不同的,正如侯佩岑隊的賽前宣言所言。
30+的管樂說,不要懼怕未知,往前衝。拼搏勁頭是青年人的核心競爭力。
40+的侯佩岑說,接納自己的好與不好。認知覺醒是中年人的精神推進器。
50+的鄧萃雯說,用生命影響生命。人生經歷是老年人的真金白銀。
願大家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高能模式,活得光芒萬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