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杉募資 180 億元,在手資金超千億
中概股以前借錢做新業務,現在買自家股票
富士康提前旺季招工,時薪略高於去年同期
法拉利要如何破解超豪華電動車難題
差一點,就有非美國西海岸誕生的萬億美元公司
關注《晚點財經》並設為星標,第一時間獲取每日商業精華。


紅杉募資 180 億元,在手資金超千億
據媒體報道,紅杉中國 3 月完成一支新的人民幣基金募資,金額為 180 億元,用於投資初創公司。這是近一年中國風險投資機構最大的一筆募資。
不包括這筆投資,紅杉中國在手現金約為 153.2 億美元、約佔其資管規模四分之一。其中,大部分都來自於 2022 年 7 月它們完成的 90 億美元募資。
紅杉資本去年 6 月宣佈美國和歐洲將與紅杉中國、紅杉印度獨立運作。紅杉中國由沈南鵬管理,“紅杉資本中國”(Sequoia Capital China)改名為中文譯名 “紅杉”(HongShan)。
據 Pitchbook 資料,目前紅杉中國資管規模為 560 億美元。紅杉中國官網顯示,自 2005 年以來它共投資 1500 多家企業,其中 160 多家以 IPO 的方式退出,140 多家成長為獨角獸。
結合三方網站資料和一些被投公司的官宣,大概可以看到分拆後一年紅杉中國的動向。Pitchbook 顯示紅杉中國的被投企業裡有 19 家是 2023 年及其之後成立的,包括人工智慧創業公司月之暗面。據公開報道,紅杉中國分別在去年 10 月和今年 2 月投資月之暗面。(徐煜萌)
中概股以前借錢做新業務,現在買自家股票
只用三年,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幾乎完成一次集體 “轉型”:從舉債擴張到現在把利潤拿出來買自家股票或者分給股東。
快手 7 月 9 日更新了回購計劃,宣佈和機構簽署 60 億港元自動回購計劃,作為 160 億元三年回購計劃的一部分。據瞭解,“自動回購” 和傳統回購最大區別之一是可透過設定引數和條件,實現在禁售期內(一般業績釋出前 1 個月)回購。在非禁售期則可以自主回購。
它們是在去年一季度扭虧後宣佈 40 億港元自動回購計劃。截至今年一季報公佈時,快手已回購 61.7 億港元、排港股第七。季末快手在手現金和理財餘額超過 600 億港元。
根據標普 Capital IQ 的統計,符合 “總部位於中國內地且在港美股上市的” 的回購計劃共有 81 個,其中有 31 個回購計劃是 2024 年宣佈的。這不包括如阿里巴巴 2019 年宣佈、2024 年追加額度的這種情況。
2023 年也有 20 個全新宣佈的回購計劃,包括滿幫、騰訊音樂等。
三年前,能上市的中國網際網路公司都在幾個月裡湧向股市,快手、貝殼、滴滴……已經上市的想盡辦法用當前利潤換未來:美團融資百億美元做社群團購,拼多多一年燒掉 448 億元銷售費用挑戰阿里的地位。
不懼虧損的競爭者們步步緊逼,佔據如此規模優勢的巨頭也沒有安全感,需要放棄追逐利潤,投入新競爭。阿里巴巴宣佈要把未來多賺到的錢花在獲取客戶、加強供應鏈能力、降低商家經營成本等戰略領域。
在大大小小 “戰役” 後,巨頭和巨頭和解,也和自己和解。今年,阿里 45 億美元可轉債獲超額認購,只不過這次它們拿一部分錢做新業務,再拿一部分錢回購。(龔方毅)
富士康提前旺季招工,時薪略高於去年同期
連漲 5 個交易日後,蘋果市值逼近 3.5 萬億美元,超過微軟重回全球第一。早前有媒體報道稱,蘋果已經向供應鏈上調了今年 iPhone 16 系列的備貨目標、至約 9000 萬部。
蘋果最大代工廠富士康也開始旺季招工。據瞭解,鄭州空港富士康工廠目前小時工價上調至 25 元 / 時,雖然不及最缺人時候的 30 元以上 / 小時,但也是目前流水線招工市場偏高的待遇了;如果選擇返費模式,在職 90 天可以額外領取 7500 元獎勵。富士康深圳龍華廠區也已開始大範圍招工,但只有需要穿無塵衣、生產攝像頭模組的 3W 事業群可以給到 25 元 / 時的 “高薪”,其他事業群時薪只有 21 元左右。
去年釋出的 iPhone 15 系列已經到了新機週期末期,且在中國銷售壓力更大。據市調機構對二季度中國智慧手機啟用量的統計,儘管折扣力度較大,iPhone 當季啟用量同比下滑 1.88%,市場份額退居第三,而同期除 OPPO 之外的國產手機品牌均增長明顯。
在上海市浦東新區秀沿路勞務市場,目前蘋果和華為的供應鏈工廠佔據了各家勞務中介貼在招聘板上的大部分招工需求,這也讓今年工價不及往年,且僱主更挑剔。一位在當地有 10 多年經驗的勞務中介說,往年這個時候昌碩小時工價可以到 26、27 元,而今年只有 23 元。一些工廠對年齡限制變得更加嚴格,既不要 23 歲以下的學生(暑期臨時工),也不要 42 歲以上的中年人。
但很多年輕人也不願意進廠打工。前述中介說,自己 22 歲的侄子看不上電子廠工作。他估計這些工廠招不夠人,之後可能還是會向上放寬年齡限制。
中國是蘋果最重要生產地。市調機構 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高階分析師 Ivan Lam 此前告訴我們,中國大陸和印度的 iPhone 工廠分工愈發明確。蘋果對 iPhone 基礎款的模組化設計,大幅減少了生產工序,既讓中國工廠的自動化比例提高,也方便暫時完成不了精密製造的印度工廠承接更多簡單的組裝工作。而且其他地區很難像中國一樣靈活應對淡旺季工人需求的巨大波動。(邱豪)
法拉利要如何破解超豪華電動車難題
保時捷 2019 年釋出的純電動超跑 Taycan 可以幾乎宣告失敗 —— 入門版降到百萬元出頭、銷量持續下滑後計劃減產。現在,法拉利有點義無反顧地衝進去。它們投資 2 億歐元在義大利馬拉內羅建造的電動車工廠已經開始運轉。
新工廠不僅生產插混超跑 SF90 Stradale 和燃油超跑 Purosangue,也將生產法拉利首款純電超跑。為了保持品牌特性,法拉利自己研發核心部件,包括高壓電池、電動機等。
純電法拉利外觀設計交由蘋果前首席設計官喬尼·艾維(Jony Ive)參與。有媒體報道稱,外觀大機率仍是傳統法拉利雙門超跑的造型,起售價不低於 50 萬歐元(約 388 萬元),計劃在 2025 年第四季度推出,2026 年初開始大規模生產。
法拉利 CEO Benedetto Vigna 稱,“第一輛純電法拉利仍將是法拉利,利用我們 F1 車隊豐富的專業知識。” 這話是安撫潛在消費者。
因為超跑車主在乎的不是早已貶值的 “零百加速”,而是內燃機 —— 尤其是自然吸氣發動機 —— 所特有的高轉速工況表現以及對應的高亢引擎轟鳴。電動車可以模擬超跑聲浪,但終究是模擬。
對於如何在沒有發動機的純電車上保持經典的 “咆哮聲” 和極致的操控感,Benedetto Vigna 認為電機有自己的特色,並不安靜,“法拉利電動機將講述汽車的語言,新車(首款純電車)將忠於品牌的核心 DNA”。
勞斯萊斯 CEO Torsten Muller-Otvos 表達了類似的觀點,“我們的指導方針是首先是勞斯萊斯,其次才是電動汽車。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決定採用經典的勞斯萊斯比例,它要看起來像勞斯萊斯——整體式、高大的車身,帶有萬神殿格柵。”
勞斯萊斯首款量產純電車閃靈 2023 年底上市,定價 575 萬元。按照計劃,2030 年後勞斯萊斯將全面銷售純電車。
同樣將在 2025 年推出首款純電車的賓利表示,電動車將延續賓利在製造工藝和珍貴材質上的追求。例如賓利內飾愛用胡桃木、紅桉樹等珍貴木材,方向盤上的皮革套選用小牛皮,並由工匠手工縫製。賓利 CEO Adrian Hallmark 稱,他們將在電動車的車廂使用一種歷史悠久的 “河木” 材質,形成更獨特、質感的外觀。
法拉利老對手蘭博基尼決定再看看,CEO Stephan Winkelmann 稱,現在推純電車還太早,將盡可能長時間提供混動車。蘭博基尼的首款純電車預計將在 2028 年推出。(曾興)
差一點,就有非美國西海岸誕生的萬億美元公司
週一,臺積電股價盤中首超萬億美元大關。儘管收盤時漲幅有所收窄,仍創下 9681 億美元的市值新高。其中,近半市值增幅是年內取得。
差一點,就有首家誕生於美國西海岸之外的萬億美元市值公司。現在全世界 7 家上市公司市值超過萬億美元。其中 6 家是美國科技公司,1 家是沙特國有石油公司。但它們只發源於兩個地方:西雅圖和舊金山灣區。
微軟和亞馬遜在西雅圖。西雅圖首富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是美國首富,也是全球首富。
英偉達、蘋果、Alphabet、Meta 的發源地,則散落在舊金山灣區,依次是加州聖克拉拉、加州洛斯阿爾託斯、加州門洛帕克(Google Garage)、加州帕洛阿爾託(從麻省劍橋搬過去,併成立公司)。
最出人意料的一定是沙特阿美。它前身是沙特和加州標準石油公司的合資公司,加利福尼亞阿拉伯標準石油公司。而加州標準石油公司又可以追溯至成立於舊金山的太平洋海岸石油公司。
2007 年中石油回 A 股上市,11 月 6 日收盤價計算的 A+H 股總市值也超過了萬億美元。
多家券商對臺積電二季度業績保持樂觀,據彭博彙編資料,二季度臺積電營收預計同比增長 36%。(實習生朱悅 龔方毅)

國務院成立聯合調查組徹查罐車運輸食用油亂象。
據央視新聞,針對媒體反映的 “罐車運輸食用油亂象問題”,國務院食安辦高度重視,組織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安部、交通運輸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糧食和儲備局等部門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成立聯合調查組徹查食用油罐車運輸環節有關問題。
6 月車企庫存壓力升高。
據乘聯會最新資料,6 月乘用車零售銷量達 176.5 萬輛,同比下降 6.8%。零售銷量前十的車企中,僅比亞迪、吉利和奇瑞實現同比增長,其餘車企均有不同程度下滑。其中批發銷量和零售銷量差值最高的車企分別是奇瑞、比亞迪和長安,差距最大的是奇瑞,批發比零售銷量多了大約 10 萬輛。
比亞迪要在土耳其建廠。
當地時間 7 月 8 日,王傳福代表比亞迪與土耳其工業和技術部簽署投資建廠協議,比亞迪將投資約 10 億美元建廠和研發中心,工廠年產能 15 萬輛,計劃 2026 年底投產。這是在匈牙利建廠後,比亞迪在歐洲的第二家工廠。土耳其是歐洲第三大汽車製造國,同時還與多 個歐洲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在歐盟加徵關稅之際,土耳其是比亞迪進入歐洲市場的關鍵門戶。
Uber 有望拿到香港網約車牌照。
香港特區運輸及物流局釋出網約車行業的監管方案,建議參考深圳、新加坡等地做法,對 Uber 等網約車平臺實施牌照管理。自 2014 年 Uber 進入香港市場以來,由於缺乏明確的管理規定,其合法地位一直未能確立,導致網約車與計程車之間矛盾不斷。一些計程車司機甚至假扮乘客,舉報 Uber 司機非法使用私家車載客。但目前,香港政府僅計劃發放 1500 張網約車牌照,而 Uber 在香港已有超 1 萬名司機。
一批有錢人把錢搬回中國香港。
經歷連續五年的淨流出、累計流失約 9300 人後,今年中國香港預計迎來約 200 名流動資產超過 100 萬美元的高淨值人士。這一轉變一方面得益於中國香港為家族辦公室提供的稅收優惠、近年來放寬的移民政策,另一方面與新加坡加強對家族辦公室、對沖基金等的審查有關。中國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此前表示,由於私人銀行、私人財富管理業務激增,2023 年香港淨資金流入增長超 3.4 倍、近 3900 億港元。
滬深股市交易額重回 7000 億元以上,7 月首次。
今日兩市成交額較上個交易日增加 1425 億元、至 7245 億元,北向資金淨買入 141.11 億元。截至收盤,上證指數漲 1.26%,深證成指漲 1.68%,創業板指漲 1.43%,全市場個股漲跌比 4.65。通訊裝置和電子元器件板塊漲幅居前、幅度在 5% 左右,僅有農林牧漁和建材等 4 個板塊下跌,跌幅不超過 2%。
蔡司首次在華購地建廠。
7 月 8 日,德國光學巨頭蔡司的蘇州研發製造基地正式開業,將生產顯微鏡、眼科裝置、光學和機械測量儀器等,並將此前只在德國生產的高階顯微鏡產線帶到中國。由於近視和老花類產品需求都很旺盛,中國已經成為蔡司最大的單一市場,蔡司大中華區總裁兼 CEO 福斯特稱,買地建廠說明,蔡司打算長期待在中國。
港交所迎來年內最忙 IPO 周。
據港交所資料,今年以來已有 33 家公司在港交所主機板上市,和去年同期數字一樣。今年前兩個月香港 IPO 市場冷清,但從數字上看現在又熱鬧起來,僅僅是 7 月 9 日起的一週就有 7 宗 IPO。擬上市的公司裡,奶茶、打車軟體和黃金都有數家。

卡達航空重新成為全球最佳航司。
Skytrax 新近公佈的 2024 年全球航空公司排名中,卡達航空重回榜首,新加坡航空降至第 2。新加坡航空排名下滑可能與今年 5 月的飛行事故有關,當時 2 名乘客因遭遇湍流死亡。位列前十的航司還有來自中國香港的國泰航空、中國臺灣的長榮航空。中國內地航空公司中,海南航空排名最高,位列第 12。Skytrax 主要考察航司服務水準。
迪士尼擴大郵輪業務,計劃建造第 9 艘遊輪。
這艘新遊輪將於 2028 年左右從東京起航,預計每年可帶來約 6.2 億美元的收入。迪士尼樂園、體驗和產品負責人喬什·達馬羅(Josh D’Amaro)表示,郵輪服務將迪士尼的娛樂體驗擴充套件到樂園之外,可以吸引更多遊客。今年一季度,迪士尼包括樂園、郵輪在內的體驗服務營收同比增長 10% 至 83.9 億美元,佔總營收近四成。
ASML 新 CEO:世界需要中國的成熟晶片。
正值歐盟擔心並調查中國成熟晶片過剩之際,光刻機巨頭 ASML 今年 4 月剛上任的新 CEO 福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歐洲尤其是汽車行業需要中國生產的成熟晶片,這些晶片的需求急劇上升,但生產利潤不高,西方公司投資不足,歐洲甚至無法滿足自身需求的一半,“阻止別人生產你需要的東西是沒有意義的”。大買成熟製程光刻機也讓中國大陸連續三個季度成為 ASML 最大市場。

龔方毅 @Barynx / 欄目主編
邱豪 @porison / 作者
曾興 @ZXsnbbhhhh / 作者
徐煜萌 @maaacherie_ / 作者
朱悅 @Whiskey_and_Morphine / 實習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