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中年女人,最重要的是自我獨立

我其實很早就想寫這篇文章,不光是為了很多到中年的女人們,更是為了那些還沒到中年卻早晚要到中年的女孩子們。
有些話,只有到了一定年紀,說出來的才能有點意義。
1
同樣的困境
同學A,長得美,工作穩定,嫁給了一個企業家二代,結婚後,在婆家的要求下,辭去了體制內的工作,做起富家太太。有一個漂亮可愛的女兒,相夫教子,但是,最近經濟下行,丈夫的公司效益也開始不太景氣,丈夫回家也越來越晚,她悲哀地發現,他好像在外面有人了,她偷偷去調查過,新人雖長相一般,卻是一個獨立自主打拼事業的女性。
朋友B,國企員工,與愛人青梅竹馬,步入婚姻殿堂,愛人就任於一家三甲醫院,工作忙碌,夫妻商量後,她迴歸家庭。人到中年,她感覺丈夫和自己交流越來越少,孩子開始進入叛逆期。有次孩子找她要零花錢,她不給,孩子就衝她吼:你不也是花的爸爸的錢嗎?她也悲哀地發現,那個當時信誓旦旦要養她一輩子的丈夫在旁邊任由兒子發洩而沒有為她說過一句話。
她們倆都和我說她們的煩惱。
我無一例外都給了一樣的建議。
也想給所有深陷困境中的中年女性朋友共勉。
2
同樣的建議
首先,一定要有一份工作。無論掙錢多少,女性必須要走出家門,社會還沒有進不到承認家庭主婦的地位,女性必須在社會上有一份自己的工作,有一份穩定的收入,經濟獨立養活自己才是一個人,無論男女,最大的底氣,也是最後的退路。
他人的財產,愛人也罷,孩子也好,都不是你自己可以獨立支配的,哪怕就是可以獨立支配,也花起來沒有自己的錢那麼心安理得。
在電視劇《琅琊榜》飾演靜妃的演員劉敏濤,30歲的時候嫁入豪門,在一次演講的時候,講到她離婚的理由,“我和前夫去日本旅遊的時候,在清水寺看到了一家冰淇淋店,我當時很想吃一個抹茶味的冰淇淋,但並沒有如願,因為我身無分文只能作罷。”可能就是在那一刻,她忽然發現,原來自己沒有錢靠別人養的話,連想吃一隻冰淇淋都不可以作主。
所以,只有擁有了獨立生存的能力,才能保持自己應有的尊嚴。不然,你會發現,可能當初那個愛你的你愛的人,都會嫌棄你。走到社會中去,不僅是有一份工資,而是有了和世界連結的能力,有了自己的人際關係,好歹也多了一份屏障。
先謀生,再謀愛。
其次,學一門手藝。或許是人到中年,重新學習很難,但無論多難,你都要有隨時離開的能力,這個隨時離開不僅是家庭,也包括你現在的境遇。所以無論是什麼,心理諮詢也好,插花茶藝亦可,哪怕是會做麵食或者營養餐,這都是屬於你的別人無法拿走的獨一無二的能力。是你安身立命的資本,也是繼續前行的動力。
世道艱難時,一定要有所依仗,社會最先淘汰的是那些在泥沙俱下大浪淘沙之時,毫無還擊之力的人。但是,你我皆凡人,唯一能做的只能是儘量武裝自己。
最後:課題分離。課題分離是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提出的一個概念。在他看來:基本上一切人際關係矛盾,都起因於對別人課題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妄加干涉。簡單來說,就是要區分什麼是他人的課題,什麼是自己的課題。
所以無論親情也罷,愛情也好,你是你,別人是別人。誰也不能成為你的依靠和安全感的來源。自己愛自己,自己照顧好自己,自己養好自己才是要努力研究的課題。孩子,愛人,公婆其實都是他人,他人是誰呢?按照存在主義的觀點,他人只不過是射向你的一道目光。那目光,你願意接受就點頭示意,不願意轉身而去即可。所以,不要奢求改變他人,你只能改變自己,他人的目光也會改變。   
親愛的中年朋友,請你務必記得,在很多時刻,我們可能會孤立無援,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當然,同為中年的我,也在這裡,聽你的苦惱與煩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