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鴻蒙摺疊電腦深度體驗:一文給你講清楚,這些細節太顛覆了….

一臺電腦三種用法,真爽到飛起?
昨天,華為釋出了鴻蒙摺疊電腦——HUAWEI MateBook Fold非凡大師,售價23999元起。
一個三摺疊手機差不多的價格,買到一臺電腦,還是一臺能“變形”的電腦~

展開18英寸,摺疊13英寸,一機直接集齊三種形態,電腦、平板、筆記本~還有觸屏、鍵鼠兩種互動,在這臺裝置上融為一體,用起來非常自然。
難怪當餘承東在釋出會上亮出它的那一刻,全場都沸騰了!
極果君也是第一時間體驗了這臺新產品,下面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些上手體驗。
⚠️ 警告:看完可能會直接種草……
作為一臺電腦,HUAWEI MateBook Fold非凡大師可以說是又輕又薄。
摺疊形態,折起來是13英寸,1.16公斤的重量,拿在手機真的很輕,是很多辦公PC比不了的。就這樣不開啟,你甚至會有一種錯覺,會覺得這是很小巧的一個筆記本。
其實發佈會上明確說了,就是比蘋果的MacBook Air更輕、更薄,對標的就是輕薄辦公本的行業標杆。
這次的logo設計也很有意思,像一本書一樣,豎過來放的。
完全開啟之後,從正面看裡面邊框,其實是很窄的,整個屏佔比放在眼睛裡,是非常高的狀態。
單側機身厚度只有7.3mm,卻能給你一塊18英寸的OLED完整大屏。
側面還能看到有很多風扇的出口,結合官方表述來看,這裡面應該就是藏了兩個超薄大尺寸風扇,用來散熱。這樣我們在相對較重的負載下,也能讓整個電腦保持一個相對較低的溫度。
而且大家都知道,華為鉸鏈技術一直非常厲害,放到這臺摺疊電腦上,鉸鏈的開合手感也特別好,摺疊態,轉軸位置能完全合攏,這都是基本功。
另外,在你電腦開啟一點角度後,會明顯感覺到這個轉軸有給你一個輔助力,它會往外彈一下,這個手感就特別棒。
而且我們經過幾次摺疊以後,它展開的整個平整度也是非常好的,可以說華為拿自己做摺疊屏手機的經驗來做摺疊屏電腦,對傳統的PC廠商來說,也算是一種降維打擊了。
電腦完全開啟後,會發現後邊有點像Switch那個設計,有個支架可以開啟,你就可以把它支在桌面上,更方便用那塊18英寸巨屏。
這個支架也完全是素皮,與機身融為一體,更顯質感。
但有一點,這個支架僅限於電腦橫屏狀態下使用,豎屏是還沒有辦法去讓它穩定在桌面上的,除非自己用手去託著。
那既然是摺疊屏,肯定在操控上也得有點新鮮玩法。
鴻蒙摺疊電腦在系統層面,做了一個很有意思的邏輯,摺疊態、系統預設的行為是“上下雙屏”,兩塊區域的邏輯是互不干擾的。
你說視窗想挪到另一塊區域怎麼辦,很簡單,你就三個指頭抓著這個視窗這麼一甩,它就過去了。
還有一些別的手勢也特別有意思,有一部分跟鴻蒙Pad是一樣的,側滑返回、上劃回桌面、多工。
還有一些是隻有摺疊屏電腦才有,比如同時開啟好幾個視窗,然後選擇其中一個視窗,五個手指按住往外“欻一下”,這個視窗就最大化了~然後你再“欻一下”,它就把整個18英寸的螢幕完全佔滿,這就是瀑布屏模式。
然後五個手指往裡抓也是一樣,自由視窗、最大化、瀑布屏,三個檔位,往外就是放大,往裡就是縮小。
螢幕橫豎切換時的動畫也很流暢,並且所有使用的應用,都保留在了一個相對之前比較相似的位置。
我試了一下,把它拿起來,再豎過來,包括各種去折,整個所有視窗它會給你智慧的重新排版,還在原來位置,但是完全不會亂,不會出現稍微一動就找不到某個應用了。
再例如我們用一條影片舉例子,先是螢幕完全展開狀態下去觀看影片,接著把螢幕折起來,影片會自動就到了上屏,非常絲滑,中間不會有任何卡頓或者螢幕突然閃一下,也不需要我們手動去選擇。
這個視窗合成器的含金量,可太高了。
官方還會附送一個星躍隨行鍵盤,長圖中這樣:
鍵盤可以吸在機器後面,不用配對,開機自動發現自動連線。
這個鍵盤玩法也很多,比如可以用指關節在觸控板上敲擊兩下,然後對應點選上下半屏,就可以去擷取對應螢幕的內容。你還可以用兩根手指敲兩下,也可以選擇錄製對應的螢幕內容。
大家發現沒有,它的手勢習慣跟之前所有華為裝置是相同邏輯,基本拿過來就會用,非常方便。
對了,用這個實體鍵盤玩遊戲我也試過了,整個幾乎沒有任何延遲。
然後還沒完,假如說你今天出門太急,鍵盤就忘在家裡忘在公司,只拿了摺疊屏電腦,怎麼打字呢?
鴻蒙電腦有個很厲害的互動設計——虛擬鍵盤。
這個很有意思,你雙手八根手指在螢幕上一點,虛擬鍵盤就調出來了。而且我實測下來,這個虛擬鍵盤是我在觸屏上用過體驗最好的,觸屏的防誤觸,包括機身內兩塊線性馬達給你做的打字反饋,它全做了。
而且最好玩的是,你像有些不太會玩電腦的朋友,他記不住快捷鍵,然後就去買那種標得五顏六色的鍵盤膜,華為把這個也做了。
摁住鍵盤上的這個鴻蒙鍵,它就會彈出現介面上有哪些快捷鍵,都是幹啥用的,包括你按住ctrl,它都有提示。
還是那句話,鴻蒙電腦的互動設計就是——只要拿過來,你就會用。
然後圍繞著這個新電腦形態,很多第三方軟體也都做了專門適配。
覆蓋通用辦公、設計創作、實用工具、金融理財、影音娛樂、教育學習、遊戲等使用者核心使用場景。這其中,像飛書、小紅書、B站、中望CAD、美圖秀秀、WPS等應用,都已經適配了。
比如小紅書在電腦上直接秒變“大紅書”,帶來沉浸體驗感。。。。
官方預計,今年年底鴻蒙電腦將支援超過2000個融合生態應用。
不過有一些應用,可能要晚一點才會給更新,比如微信、企業微信目前還在加快適配,後面會陸續上線。

目前已適配軟體應用中,我覺得基本上可以分成兩類,一種是類似於摺疊屏平行世界的,像b站,可以上面看影片,下面看評論。
說到b站,忘了講電腦螢幕…這塊屏,也是華為手裡現在最好的技術和規格,雙層OLED、229PPI、3.3K的解析度,90Hz的高刷,然後就是1600nit峰值亮度,支援HDR vivid,B站這個客戶端就支援。
再說回到前面,這種類似平行世界的操作上面,其實還有一個東方財富,也是上下兩屏同時看兩個介面。
但還有一種,就很像TouchBar那個模式,典型例子就是剪映。它可以豎過來,上面是監視視窗,下面是時間線和素材視窗這些,就是一點兒都不擠。
你可以直接用手指,在螢幕上觸控式拖動影片素材進行剪輯,方便高效,很適合幹剪輯工作的小夥伴們來試試。
畢竟這種體驗,你在一般的筆記本形態上,是絕對不可能有的。。。。
說了這麼多,相信大家對這臺鴻蒙摺疊電腦有個更深入瞭解了吧。
一臺電腦集齊電腦、平板、筆記本,輕薄好拿,怎麼用都能用,還易上手,好用。23999元起的價格,說實話比我預計的要低些,直接跟三摺疊手機差不多了。

下個月6號就會正式開售。講道理,我覺得這個摺疊屏電腦不一定能像三摺疊那樣理財,但估計也不會太好搶。因為這個定位的高階使用者,恰恰是對編寫、續航、噪音這些體驗非常看重,但是軟體上的需求相對容易滿足的。
而且這個形態獨特,螢幕又大、看得又清楚,鴻蒙本續航還長,你坐高鐵的話,甚至可以直接在鴻蒙電腦上用手機的流量,下車下飛機的時候還好收納,一收一夾直接走了。先天移動辦公聖體,就是它了。
那麼大家有對這臺裝置心動嗎,或者已經準備下手了,評論區來聊聊。

國產重大突破!華為18英寸電腦創“全球最大”,能對摺,價格2萬多…

2379元平替iPhone?!最強live圖神機,標配潛望長焦,還有超長續航,太值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