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主打輕薄辦公體驗的 MateBook Pro,華為還帶來了摺疊電腦華為 MateBook Fold 非凡大師。
愛範兒第一時間體驗了這款摺疊電腦,給大家分享一些開箱上手的體驗。
華為 MateBook Fold 在合上時是平整無縫的,與其他 13 英寸的電腦相比,還要更加小巧輕薄一些。
展開電腦時,用手指輕輕往上一抬,鉸鏈就會自動開啟螢幕,大概是抬高 20 度左右,方便使用者開啟。
螢幕支援 30-150 度的自由懸停,如果展開超過 150 度,就會自動完全展開,變成一塊 18 英寸的大屏。
MateBook Fold 採用了一塊可摺疊的雙層 OLED 大屏,解析度高達 3.3K,展開時為 18 英寸。
正常使用時摺痕並不明顯,摺疊時上下屏都是 13 英寸的觸屏。
得益於鴻蒙系統,很多軟體可以定製上下屏互聯互通的體驗。比如用 WPS 可以上屏顯示 PPT 演示介面,下屏顯示演講稿。
再例如使用剪映時,可以一整個上屏都成為預覽窗,下屏則是素材軌道,可以透過觸控或無線鍵盤方便地進行剪輯。
三指拋甩,可以讓任務視窗在上下鋪之間流轉,甩一下,就到另一邊去了,多工操作很方便。
五指張開,可以切換成瀑布流瀏覽,一整個大屏看材料,非常爽。
最有趣的是這個八指手勢:把雙手放上去,下屏就自動把虛擬鍵盤彈出來了,全鍵位、觸控板都有了,按下去會有震動反饋,還有各種主題可以定製,可用性還是不錯的。
值得一提的是,隨機還有配套的星閃超薄鍵盤:可以磁吸在 MateBook Fold 的底部,把鍵盤放到下屏就能自動連線。
使用方式上,你可以疊在電腦上用,也可以把 18 英寸的大屏橫著或者豎起來用。
鍵盤加上電腦的整體厚度和重量,也在可接受範圍之內,總的來說還是比較便攜的。
最後,我們來跟 MacBook Air 的外觀做一個簡單直觀的比較。
在合蓋時,MateBook Fold 尺寸要比 MacBook Air 還要小一點。機身體積重量,也是要略微輕薄一些。
開啟顯示屏,在筆記本狀態下,二者形態還是比較接近的。可一旦把 MateBook Fold 展開,18 英寸大屏就展現出其壯觀的姿態 這時候跟筆記型電腦就顯得很不一樣了。
傳聞蘋果也在開發一種摺疊電腦,可以在 iPad 和 MacBook 之間切換形態。
總得來說,在全面邁入原生鴻蒙時代後,華為的硬體產品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態勢。
無論是闊摺疊 Pura X 還是摺疊電腦 MateBook Fold,其背後都是互動方式上的大膽創新。
而支援這類創新的底層邏輯,是在晶片、系統等硬科技領域的突破。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確實是「大力出奇跡」。
但對於眼下的中國而言,我們確實也需要更多這樣的「奇蹟」。
我們正在招募夥伴
✉️ 郵件標題「姓名+崗位名稱」(請隨簡歷附上專案/作品或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