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輕薄是新時代摺疊屏旗艦手機的「入場券」。
作者|張勇毅
對於摺疊屏手機而言,2025 開年的一個大新聞,就是蘋果在加速推進自研摺疊屏手機的專案。
必須承認的一點是,即使主流手機廠商都在鍥而不捨地更新自家的旗艦摺疊屏手機,但直到 2024 年,摺疊屏手機數量仍然不到智慧手機總量的 1.5%,這不僅意味著還有大量使用者從未體驗過摺疊屏手機,摺疊屏手機也仍然沒有迎來進入主流的轉折點。
蘋果在近兩年加速推進摺疊屏 iPhone 的開發與試產,已經是行業內眾所周知的秘密。根據供應鏈爆出的資訊來看,相比於現有供應鏈條件能達到的工藝,在做摺疊屏這件事上,蘋果重點關注了「耐用性」與「摺痕」這兩點。

OPPO Find N5 展開使用狀態 | 圖片來源:極客公園
從 OPPO Find N,到 OPPO 卷軸屏概念機,OPPO 一直處在摺疊屏手機形態探索的最前沿,甚至在如今傳出的 iPhone 摺疊屏版本上,都能看到不少 Find N/N2 時代摺疊屏手機設計的影子。
但這也是過去摺疊屏手機長期以來相比直屏手機在體驗上差距最明顯的地方,對於類似看通知等輕度使用場景,外屏仍然是重要的使用場景。
但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摺疊屏(尤其是大摺疊手機)重量難以降低,讓使用者實際上是在花費著高價買了一部摺疊屏手機、但得到的卻是一個無論合上還是展開都不那麼好用的尷尬手機。
但這種情況,在 OPPO Find N5 上獲得了改變。
近半個月的深度體驗後,我確信手中這臺展開厚度只有 7.96mm 的 OPPO Find N5,正在改寫摺疊屏的物理定律——當我把展開的機身側貼在一元硬幣邊緣,發現兩者厚度近乎持平,229g 的重量控制(實測比 iPhone 15 Pro Max 輕 3g)讓單手操作變得負擔減輕了很多。
對於摺疊屏來講,OPPO Find N5 在輕薄上實現的突破,實際上意味著更重要的一件事——即使不展開內屏,它仍然是一臺好用的配備驍龍 8 至尊版處理器的旗艦手機。
但與此同時,輕薄走到極致之後,又引發了新的思考:
「大摺疊」這個硬體品類,真的已經走到「終點」了嗎?
01
從初代 Find N 開始,OPPO Find N 系列的設計中,就將鉸鏈以及整體與之相關的體驗,作為強化摺疊屏手機使用的研發重點,讓 Find N 系列實際上成為摺疊屏手機內屏摺痕控制領域的第一梯隊,Find N5 也延續了這種優勢。
除了首次在摺疊屏鉸鏈結構中大量採用鈦合金作為主要加工材質之外,Find N5 的鉸鏈結構中的擺臂以及基座結構都應用了 OPPO 自研鋼材質。

OPPO Find N5 展開閱讀狀態 | 圖片來源:極客公園
OPPO Find N5 在外觀設計上放棄了前代 Find N3 相機模組頗受好評的設計,整體風格更加簡潔剋制,在我看來,這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配合 Find N5 整機輕薄為主的視覺設計元素,透過更簡潔的設計來隱藏掉機身背面的多餘元素,讓手機在展開狀態下更接近一塊「板」。
隨著重量來到 229g,Find N5 在手感上已經愈發接近傳統的直板旗艦手機,這種引數上的改變,換來的是更加接近直板機的整體日常使用體驗。

OPPO Find N5 側面厚度對比 iPhone16 | 圖片來源:極客公園
展開 8.12 英寸的螢幕,也已經是大摺疊手機使用者所熟悉的領域,同時也更接近 iPad mini 的使用尺寸與手感。

OPPO Find N5 展開使用手感甚至要比大部分平板電腦要更加輕薄 | 圖片來源:極客公園
Find N5 的摺疊態的厚度收窄至 8.93mm,展開態最薄處僅為 4.21mm。從機身邊緣的細節處理其實也能看出,USB-C 介面邊緣已經與機身經過切削倒角處理的邊緣平行,已經幾乎逼近極限。

OPPO Find N5 機身厚度已經逼近 USB-C 介面的厚度極限 | 圖片來源:極客公園
一些拿到 Find N5、仔細把玩過的人都會很快產生這樣一種感覺——現在限制摺疊屏手機進一步做薄的,已經是 USB-C 介面的厚度了。在大屏的使用中,你可以感受到 Find N5 即使放在「平板電腦」的維度來競爭,它仍然是一個足夠輕薄的選擇。

OPPO Find N5 展開使用側邊 | 圖片來源:極客公園
02
對於 Find N 系列來講,摺疊屏的軟體互動設計一直是硬體之外重要的賣點。Find N3 時期的「全景虛擬屏」就被很多使用者認為是摺疊屏手機應用場景中「旦用難回」的經典功能。透過系統級的軟體互動邏輯改變,讓儘可能多的應用都能快速收納到大屏的操作邏輯之下。
到了 Find N5,OPPO 在 ColorOS 內繼續將摺疊屏內屏的使用體驗,朝著平板電腦的互動邏輯進化——最明顯的改變應該算是桌面上的 Dock 應用欄設計的改變,從原本的固定選單變成了更大的上滑撥出設計。
這部分的互動體驗既符合原生 Android 的設計規範,也在 ColorOS 的加持下,實際使用體驗高度接近 iPadOS Dock 欄的操作效果。

OPPO Find N5 新版本 Dock 欄設計更接近 iPadOS | 圖片來源:極客公園
在軟體部分,OPPO Find N5 在摺疊屏應用生態探索中祭出關鍵一招。其搭載的「跨生態遠端控制」功能將辦公場景的移動化推向了新維度。透過深度整合系統層能力,Find N5 實現了對 macOS 裝置的無縫遠端操控,這在安卓陣營尚屬首創。
OPPO 首席產品官劉作虎在闡釋產品邏輯時強調:「移動辦公的核心在於場景適配,而非裝置替代。Find N5 的遠端控制能力瞄準的是『關鍵場景救急』——當你在休假或差旅途中,無需攜帶笨重裝置即可處理緊急工作事務。」
技術實現層面,使用者需在 macOS 端安裝全新開發的「O+ 互聯」套件,透過歡太賬號完成雙向認證後,即可解鎖三大核心功能:跨屏檔案互傳、低延遲遠端控制以及即時便籤同步。實測顯示,裝置連線穩定性表現出色,無論是在區域網環境還是透過行動網路直連,都能保持可用的操作響應速度。

OPPO Find N5 遠控 Mac 功能 | 圖片來源:極客公園
值得注意的是,Find N5 專門為 macOS 互動研發了「虛擬控制套件」。系統的虛擬鍵盤不僅完整還原了 Mac 原生鍵位佈局,更支援「Command+空格」等 17 種高頻組合鍵;虛擬觸控板則引入了與 Force Touch 觸控板相似的多指觸控手勢支援,三指拖拽、四指切換桌面等操作流暢度接近實體觸控板。
這種深度定製使得 Find N5 的遠端控制不再停留於「能用」層面,而是真正達到了「高效生產力工具」的水準。據 ColorOS 團隊透露,針對 Windows 系統的最佳化已進入最終測試階段,預計四月將透過 OTA 更新開放公測。這標誌著 OPPO 正在構建跨平臺裝置協同的完整技術圖譜。
在 Find N5 正式釋出的同時,OPPO 同時還公佈了 ColorOS 接入滿血版 DeepSeek R1 的體驗。並且除了當下最熱的 R1 之外,ColorOS 自帶的「AI 意圖搜尋」能更好的呼叫端側模型能力,透過理解使用者自然語義需求,在本地處理使用者關於應用、相簿、日曆等 AI 能力。

OPPO Find N5 搭載的 DeepSeek R1 支援深度思考 | 圖片來源:極客公園
03
OPPO Find N5 在影像系統上展現了精準的工程平衡——透過超薄化鏡頭組與新一代 Hypertone 演算法引擎協同,在 8.93mm 機身厚度內重構了摺疊屏的影像邏輯。
雖然未延續 Find N3 的雙層電晶體 CMOS 技術路線,但定製索尼 LYT-700 主攝(1/1.56")配合 f/1.9 六鏡式鏡頭,在體積縮減 30% 的情況下仍維持了 13.2 檔動態範圍(Find N3 為 14 檔),暗光場景噪點控制較前代提升 40%。其採用的 23mm+47mm+70mm 黃金焦段組合覆蓋 89% 日常拍攝場景。
最終成就了首臺讓人忘記引數、純粹享受拍攝樂趣的摺疊裝置——正如體驗反饋所示,輕量化設計並未削弱創作慾望,反而讓使用者更願意在日常每個精彩時刻順手掏出 Find N5 按下快門。

OPPO Find N5 展開使用後置相機自拍 | 圖片來源:極客公園
前面提到,雖然 OPPO Find N5 為了做到均衡的「輕薄」,犧牲了一些硬體配置,但其中也能看到 OPPO 研發團隊在關鍵使用者體驗上的堅持。在輕薄的機身上,Find N5 還是堅持加入了 50W 無線充電,這反而是前代機身更厚的 Find N3 都沒有支援的功能。
從 Find N5 在產品細節上的「取捨」,也能看出摺疊屏手機,伴隨著爭議,真正開始走向大眾使用者的視野,從嚐鮮的昂貴玩具,到能夠每天使用起來都很方便的主力手機。
04
在 OPPO Find N5 硬體部分,「厚度」不僅成為了一個重要的標籤,也成為了最終說服更多使用者去願意嘗試摺疊屏手機的理由:劉作虎甚至在釋出會上開玩笑稱要在下一代 Find N 上考慮「取消掉 USB-C 介面」。
在軟體上「深度繫結 Apple 生態」、硬體上「繼續將摺疊屏做薄」這種產品思路與去年 OPPO Find X8 釋出後,被冠以「OPhone」的綽號情況類似:無論是「OPhone」Find X8,還是 Find N5,都得到了來自使用者用銷量表達的認可。
雖然 OPPO Find N5 是一款已經均衡到極致的大摺疊旗艦手機,但也正是因為這種設計思路,讓它不可避免的在一些硬體規格上,會讓一部分使用者感到遺憾。比如我稍覺得遺憾的,就是在相機硬體模組配置上的「縮水」,讓 Find N5 相機的紙面規格,並不像近兩年的全能影像旗艦那樣出彩。
但換一個角度來講,這正說明 OPPO Find N5 未必真的是 2025 年摺疊屏手機的「版本答案」,但作為最先上市、並且已經取得不錯的首銷反饋的大摺疊手機,OPPO Find N5 在很大程度上向我們揭示了未來 1-2 年摺疊屏手機的發展方向。
必要的取捨,是讓 Find N5 作為摺疊屏手機的「極致」標杆,進一步拓展使用者市場,讓更多傳統直板旗艦手機使用者放下成見,嘗試摺疊屏手機。甚至原本使用 iPad 的部分使用者,都能借著「輕薄」這個契機,使用 OPPO Find N5 取代自己手上的裝置,探索使用中的更多可能性。
市場反饋驗證了這種策略的前瞻性。首銷資料顯示,Find N5 使用者中 43% 為首次使用摺疊裝置,且有 27% 來自 iPhone 使用者群體。正如 DXOMARK 對 Find N5 的評價:「Find N5 的突破不在於引數堆砌,而在於證明了摺疊形態可以成為生產力工具的自然延伸」。

OPPO Find N5 不展開,也是一個合格的旗艦手機 | 圖片來源:極客公園
我毫不懷疑在 2025 年釋出的旗艦摺疊屏手機,無一例外都會將「輕薄」作為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
雖然蘋果經常以「不追求最先發布,但透過深度打磨關鍵技術,以此交付出更加優質的體驗」,但站在此時此刻,透過 OPPO Find N5 的體驗,我會發自內心地認為,OPPO Find N5,才是目前最像是「摺疊屏 iPhone」的那款手機。
當蘋果加速摺疊 iPhone 研發的訊息傳來,OPPO 已用這款厚度接近直板機的作品,為行業樹立了新的價值座標系——正如 ColorOS 15 在分屏效率上展現的創新,摺疊屏的終極形態或許正是「讓人忘記摺疊的存在」。
我想用劉作虎在釋出會上的一句話,為這篇 OPPO Find N5 體驗內容做一個總結:
輕薄不是終點,是全新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