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目的,就做不成任何事情。目的渺小,就做不成任何大事。
——狄德羅

2025年4月15日,在“地月空間DRO探索研究學術研討會”上,中國科學院宣佈我國成功構建國際首個基於DRO的地月空間三星星座。DRO-A/B兩顆衛星與DRO-L衛星建立星間測量通訊鏈路,為地月空間開發利用和科學探索奠定基礎。

地月空間遠距離逆行軌道(DRO)是連線地球、月球和深空的交通樞紐,具有低能進入、穩定停泊等獨特屬性。2017年,中科院率先闡明DRO的戰略價值並啟動研究。2022年,A類戰略性先導專項“地月空間DRO探索研究”啟動。2024年2月,DRO-L衛星進入太陽同步軌道;3月,DRO-A/B雙星發射後入軌高度不足,科研團隊緊急救援,透過軌道重構策略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歷經123天飛行,航程約850萬千米。
此次成果包括:國際上首次實現航天器DRO低能耗入軌,創新設計理念顯著降低地月空間進入成本;首次驗證117萬千米K頻段星間/星地微波測量通訊鏈路,突破地月空間星座構建關鍵技術瓶頸;首次驗證地月空間衛星跟蹤衛星定軌導航新質能力,降低航天器執行成本。
今天(4月16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執行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行任務的長征二號F遙二十火箭船箭組合體駛出總裝測試廠房,正在垂直轉運至發射區。

火箭頂部整流罩裡面包裹著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它將會搭載三名航天員進入太空。

垂直轉運工作將需要兩個多小時的時間,隨後船箭組合體抵達發射塔架,正式進入到發射的準備階段。
根據任務安排,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將於近日擇機實施發射。

2025年4月15日,成都召開衛星網際網路與衛星應用產業暨商業航天創新發展大會,釋出了《成都市商業航天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該計劃提出,到2027年,成都商業航天及關聯產業規模要達到500億元,並培育7家鏈主企業,顯示出成都在商業航天領域的雄心。當前,太空資源的戰略重要性日益凸顯,全球競爭進入“大航天時代”,商業航天成為國家戰略競爭的新賽場。成都發展商業航天具有基礎設施良好、市場主體實力雄厚、創新能力突出、示範場景豐富等優勢。全市已有176家商業航天企業入庫,其中7家上市企業,且有多個典型應用場景。

2025年4月11日,劉先林院士團隊註冊成立超低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於超低軌實景三維衛星星座的建設和運營。該公司註冊資本1000萬元,經營範圍涵蓋衛星導航、通訊、遙感資料處理及應用系統整合等。劉先林院士持股25%,青島星地空天科技有限公司持股50%,剩餘25%股份將由技術團隊持股。
超低軌衛星星座具有多項優勢,包括更高的觀測解析度、更低的通訊時延、使用者終端小型化、全域覆蓋、星地聯動以及快速響應能力。該星座計劃在2030年前實現全球實景三維資料每日更新,以滿足三維空間智慧應用需求,推動實景導航、虛擬現實、智慧駕駛等大眾領域的發展。
劉先林院士長期從事航空攝影測量理論與儀器研究,其主導研發的裝置在國內市場佔有率超過80%。新公司目前處於融資和技術驗證階段,已收到社會資本和政府航天基金的投資意向。
4月10日至11日,國際電信聯盟理事會第482號決定專家組(以下簡稱“專家組”)第四次會議在瑞士日內瓦召開。
根據第482號決定,國際電信聯盟向各國收取衛星網路資料成本回收費用,用以審查並公佈各國所申報的衛星網路資料。該決定規定了提前公佈資料、協調資料、通知資料等各類衛星網路資料不同收費標準。2023年7月理事會同意設立專家組,負責對第482號決定涉及的10個修改事項進行討論,中國衛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新研究院副院長程粉紅擔任專家組主席。
本次會議,一是對免費衛星網路資格、等效功率通量密度(EPFD)審查收費及提高通知資料收費標準等前期基本達成一致的事項進行了確認;二是圍繞大型複雜非靜止軌道(NGSO)衛星系統、提前公佈資料和不經過協調階段的通知資料收費等事項進行了進一步討論,引入了收費單位,更新了計算公式,完善了收費方式,取消了大型複雜NGSO系統封頂收費限值。會議形成了提交給2025年6月理事會會議的最終報告,提出對第482號決定的修訂建議。我國提交文稿中包含的NGSO系統收費計算方法等內容,包含在最終報告和第482號決定修訂版本中。
2025年4月14日,臺灣中華電信宣佈與美國Astranis衛星公司合作,引進其第三代MicroGEO衛星,以強化臺灣地區的衛星通訊能力。該衛星預計於2025年底由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發射,最快2026年投入使用。此次合作是Astranis公司迄今為止最大的商業交易,價值1.15億美元。

中華電信表示,Astranis的MicroGEO衛星將與現有的ST-2高軌道衛星、OneWeb低軌道衛星和SES中軌道衛星協同工作,增強其“海地星空”網路的韌性和NTN服務的策略佈局。中華電信董事長簡志誠稱,這顆衛星將為臺灣提供專用、安全的數字基礎設施,應對自然災害、海底電纜中斷和國際局勢變化。
然而,Astranis公司去年發射的一顆小型地球靜止衛星出現故障,其太陽能電池陣列出現問題,導致升軌計劃暫停。儘管如此,Astranis仍計劃透過其他衛星繼續提供服務。除中華電信外,Astranis還計劃為墨西哥、泰國和菲律賓等國家的客戶提供服務,其衛星專為區域市場和靈活解決方案設計。
2025年4月14日,Hughes Network Systems宣佈推出HL1100W單板電子轉向天線(ESA),這是為OneWeb低軌衛星星座設計的經濟高效使用者終端。HL1100W獲得OneWeb批准,旨在滿足市場對輕量化、低延遲、高速連線的需求。該裝置由休斯在馬里蘭州的工廠製造,具有緊湊外形,可安裝在多種結構上,包括拖車和石油鑽井平臺,適應多種操作環境。

休斯公司表示,HL1100W的推出是其創新戰略的一部分,進一步鞏固了其在全球連線解決方案領域的領導地位。OneWeb商業副總裁Filipe De Oliveira表示,HL1100W將為客戶提供靈活性和高速連線,增強OneWeb的產品組合。作為OneWeb的戰略分銷合作伙伴,休斯可以將低軌衛星星座容量部署為託管寬頻服務或企業解決方案,滿足全球企業的連線需求。
據NASA網站訊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阿爾忒彌斯二號(ArtemisII)月球火箭迎來關鍵進展。4月12日,在位於佛羅里達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的車輛裝配大樓內,發射載具級介面卡成功與太空發射系統(SLS)核心級完成整合,這使得阿爾忒彌斯二號月球火箭的建造逐步成型。
4月3日起,NASA探索地面系統計劃團隊就開始著手進行相關工作。他們使用一臺325噸的起重機,將發射載具介面卡提升至近250英尺的高空,再緩緩下降,精準地安裝到核心級上。這一錐形的發射載具級介面卡意義重大,它負責連線SLS的上級和臨時低溫推進級,在阿爾忒彌斯任務的發射和上升階段,不僅為火箭提供結構支撐,還能保護火箭的飛行計算機、航空電子裝置和電氣裝置,使其免受極端振動和聲學環境的影響。

該發射載具級介面卡由主承包商TeledyneBrownEngineering製造,是在Amentum太空探索部門的ESSCA(工程服務和科學能力增強)合同下完成的。其製造過程運用了自反應攪拌摩擦機器人和垂直焊接工具,地點位於阿拉巴馬州亨茨維爾的NASA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並於2024年9月透過NASA的“飛馬”駁船運抵肯尼迪航天中心。
阿爾忒彌斯二號的測試飛行計劃搭載四名宇航員進行為期10天的繞月之旅,這一任務對於確認人類深空探索所需的基礎系統和硬體至關重要。作為NASA阿爾忒彌斯計劃中的首次載人飛行,此次任務是邁向月球表面任務的重要一步,也為未來人類火星任務做準備。後續,團隊還將把臨時低溫推進級堆疊到發射載具級介面卡上,持續推進阿爾忒彌斯二號任務的各項準備工作,向著人類探索宇宙的新徵程穩步邁進。
近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IMAP(星際測繪和加速探測器)在阿拉巴馬州亨茨維爾的馬歇爾航天飛行中心完成了一項關鍵測試。該探測器被裝入X射線和低溫設施(XRCF)熱真空室,接受模擬太空極端環境的嚴苛試驗,包括劇烈溫度變化等挑戰性條件。
IMAP任務被喻為“現代天體制圖師”,旨在透過研究太陽系邊緣的日球層,繪製太陽系的動態邊界圖譜。日球層是由太陽風形成的巨型保護性氣泡,能夠遮蔽來自星際空間的有害輻射。這項任務將深化人類對太陽與星際空間相互作用的認知。
按計劃,IMAP探測器將於2025年9月前搭乘SpaceX獵鷹9號火箭,從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此次測試標誌著探測器發射前的最後準備階段取得重要進展。
巴哈馬政府15日宣佈,即日起暫停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獵鷹9號"火箭在該國的著陸回收許可,直至完成發射後全面調查。巴哈馬總理辦公室通訊主任拉特雷·拉明透過社交媒體明確表示,在環境評估審查結束前不會簽發新許可。
據公開記錄顯示,SpaceX今年2月首次在巴哈馬實現"獵鷹9號"火箭著陸回收,並獲准在2025年底前進行最多19次同類著陸。該許可原定需透過分階段監管審查後逐步實施。
值得注意的是,SpaceX今年3月"星艦"重型火箭在得州試射時發生空中爆炸,部分殘骸墜入巴哈馬海域。該國環境部門經檢測確認,相關殘骸未攜帶毒性物質,對海洋生態影響有限。但官方強調,此次暫停決定與"星艦"事故無直接關聯。
截至發稿時,SpaceX尚未就巴哈馬政府最新決定作出官方回應。路透社指出,兩項事件雖時間相近,但分屬不同火箭專案。

4 月 15 日,中國證監會網上辦事服務平臺公開發行輔導公示顯示,北京智譜華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譜」)2025 年 4 月 14 日在北京證監局辦理輔導備案,由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金」)擔任輔導機構。時間表顯示,智譜將在今年 8 月-10 月完成 IPO 輔導計劃。
輔導備案報告顯示,智譜無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唐傑、劉德兵。唐傑直接持有智譜 7.4081% 股權。劉德兵直接持有智譜華章 0.2554% 股權,並透過持股平臺合計控制智譜 17.3966% 表決權。唐傑、劉德兵透過一致行動人李涓子、 許斌、張鵬、寧波慧惠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合計持有智譜 12.1600% 表決權。綜上,唐傑、劉德兵合計控制智譜 36.9647% 表決權,系智譜實際控制人。
智譜率先啟動 IPO,標誌著其在國內 AI 大模型領域取得了一定的階段性成果,也反映了其在商業化路徑和資金籌集方面的積極探索。
據媒體報道,蘋果利用美國關稅的 90 天寬限期,正加緊在印度和越南生產其包括 iPhone 17、MacBook 和 iPad 在內的關鍵產品。
知情人士透露,蘋果今年早些時候已要求主要供應商加大在印度的 iPhone 生產力度,然而由於印度當地工廠產能已達極限,進一步增加產能面臨困難。
為此,蘋果已協助供應商採購裝置,預計此舉將使印度的 iPhone 產量增加數百萬部。
蘋果計劃今年在印度生產至少 5000 萬部 iPhone,並希望將面向美國市場的大多數新款 iPhone 機型的生產轉移到印度。同時,蘋果還要求供應商將面向美國市場的大部分 MacBook 和 iPad 的生產轉移到越南,蘋果還指示供應商將盡可能多的零部件從中國運往東南亞和印度,以增產面向美國市場的各類產品。
>End
>>>
太空與網路綜合轉載。來源:參考訊息、光明網、國際火箭發射、國際航天愛好者、微視航天。
支援保護智慧財產權,轉載請註明原出處及作者。
商業火箭,想說愛你不容易——(二)難以複製的SpaceX
>>>
充滿激情的新時代,
充滿挑戰的新疆域,
與踔厲奮發的引領者,
卓爾不群的企業家,
一起開拓,
一起體驗,
一起感悟,
共同打造更真品質,
共同實現更高價值,
共同見證商業航天更大的跨越!
——《太空與網路》,觀察,記錄,傳播,引領。
>>>
·《衛星與網路》編輯委員會
高階顧問:王國玉、劉程、童旭東、相振華、王志義、楊烈
· 《衛星與網路》創始人:劉雨菲
·《衛星與網路》副社長:王俊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