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腰斬,特斯拉投資者勸馬斯克“回頭”

2025.04.21
本文字數:3009,閱讀時長大約5分鐘

導讀特斯拉就是馬斯克,馬斯克就是特斯拉。對馬斯克來說,這場政治遊戲的代價高昂。
作者 | 第一財經 程程
為期130天的政府特別顧問“體驗卡”已經過半,特斯拉創始人、億萬富翁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目前正面臨關鍵抉擇。
4月21日,特斯拉多頭、韋德布什證券公司(Wedbush Securirties)的科技分析師艾夫斯(Dan Ives)在發給第一財經的報告中稱,馬斯克需要離開特朗普政府,減少對政府效率部(DOGE)的參與,重新全身心地投入特斯拉執行長的工作。
“特斯拉就是馬斯克,馬斯克就是特斯拉。任何認為馬斯克造成的品牌損害並非事實的人,花些時間與美國、歐洲和亞洲的購車者交流,隨後你會改變想法。”艾夫斯在報告中稱。
他表示,目前華爾街已經將特斯拉2025年交付量預期從200萬輛至190萬輛下調至170萬輛至165萬輛,每股收益(EPS)目前約為2美元,且可能進一步下降。
他還表示,由於馬斯克在政府效率部中的決策損害了特斯拉的品牌形象,預計市場對特斯拉的需求將會永久性地減少15%~20%。此前,艾夫斯已經以此為由將特斯拉的目標價從550美元下調了43%至315美元,此次調整的另一個理由是特朗普貿易政策將擾亂特斯拉的供應鏈和全球佈局並抑制消費者需求。
“在過去十年裡,我們一直是馬斯克和特斯拉最大的支持者之一,但作為政治象徵讓特斯拉的品牌形象日益受損。這種情況是不可持續的。”艾夫斯稱。

政治遊戲代價高昂

在上任初期,以政府特別僱員身份出現在特朗普左右的馬斯克意氣風發,外界質疑他的權力似乎沒有邊界。
在政府效率部成立30天內,在馬斯克領導的“政府效率部”的推動下,已有超過萬名聯邦僱員被解僱,另有約7.5萬人參與“買斷”計劃。政府效率部的代表還進駐了數十個聯邦政府部門並獲取了部分內部許可權。此外,馬斯克還多次發聲點評別國事務,稱英國首相斯塔默為“應該被關進監獄的邪惡暴君”,在德國議會選舉前公開支援極右翼政黨“德國選擇黨”(AfD)。上述種種舉動引發了美國和歐洲消費者對馬斯克的強烈反感和抗議行為。
人們的怒火也波及了與馬斯克個人深度繫結的特斯拉。大批示威者湧向特斯拉位於美國和歐洲的門店,燒燬汽車或充電樁等針對特斯拉的暴力事件也有所增加。
1月10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辦的2025布魯塞爾車展上,一名女子拍攝特斯拉Cybercab汽車。新華社
研究公司考克斯汽車(Cox Automotive)的資料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在美銷量下降接近9%。根據Statista釋出的最新資料,特斯拉在歐洲的交付量也出現大幅下降,德國、丹麥、瑞典跌幅超過50%。
特朗普的貿易政策也給本就面臨需求下滑和品牌危機的特斯拉帶來沉重打擊。3月26日,特朗普簽署公告,依據美國1962年《貿易擴充套件法》第232條款,對進口汽車加徵25%關稅,該政策於4月3日開始生效。針對部分零部件的關稅將最遲於5月3日生效。
受關稅政策影響,特斯拉已暫停向美國運送部分Cybertruck和Semi卡車的零部件,並暫停向中國客戶銷售Model S和Model X車型。據瞭解,特斯拉上海工廠尚未實現對Model S和Model X車型的國產化,這兩款車型主要在特斯拉位於美國的加州工廠生產,均為純進口車。
艾夫斯還稱,馬斯克公開反對關稅但未收到效果,預計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導致特斯拉低成本車型的推出時間延遲。
對於馬斯克來說,這場政治遊戲的代價高昂。從特朗普於1月20日簽署行政令,組建由馬斯克率領的政府效率部至今,特斯拉股價經歷腰斬,從約480美元/股跌至241美元/股。馬斯克的個人財富也損失慘重。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的最新統計,截至4月18日,儘管仍居世界首富的寶座,馬斯克個人淨資產為3040億美元,距離去年12月的歷史最高點已經跌去37%。
此外,政府效率部的改革進度目前不如預期。在上任初期,馬斯克宣佈政府效率部的目標是將聯邦政府開支削減1萬億美元,且大部分工作將在他作為“政府特殊僱員”的130天任期內完成。然而政府效率部網站顯示,截至4月14日,其已為聯邦政府節省約1550億美元。此外,該網站只列出瞭如取消的聯邦合同和撥款等少部分節省金額的明細,仍有大額開支削減的來源並未公佈。而在4月10日舉行的白宮內閣會議上,馬斯克宣佈其團隊將會在2026財年(2025年10月1日~2026年9月30日)透過減少浪費和欺詐行為節省約1500億美元的聯邦政府支出——這僅為原定目標金額的15%。
自從成為特朗普的特別顧問以來,無論是政府效率部的改革還是特朗普的貿易政策,馬斯克已經與多位白宮高層官員產生衝突。
最近一次衝突則是馬斯克與財政部長貝森特之間的權力爭奪。此前,馬斯克還曾就大規模裁員方案與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和交通部長肖恩·達菲產生激烈爭吵,導致特朗普政府首次公開表示裁員要使用“手術刀”而不是“大斧頭”。特朗普政府明確表示:馬斯克有權向各部門提供建議,但不得單方面決定其人事安排和政策制定。當地時間4月5日,馬斯克與義大利副總理、極右翼聯盟黨領袖薩爾維尼(Matteo Salvini)進行影片連線時提出希望美國和歐洲之間能夠實現“零關稅”。然而,這一提議並未得到白宮官員的支援,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和貿易代表格里爾均沒有就此發聲。

馬斯克是否留任仍未可知

根據法律規定,作為“特殊政府僱員”的馬斯克只能正式為政府工作130天。從1月20日特朗普簽署建立政府效率部和任命馬斯克的相關行政令算起,馬斯克的任期預計將於5月底結束。但關於馬斯克結束任期的準確時間,以及是否會繼續留任及其未來角色,目前並無明確資訊。
4月3日,美國副總統萬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正式離開聯邦政府後,馬斯克將仍是特朗普的“朋友和顧問”。當天,特朗普也對媒體表示,馬斯克可以“想留多久就留多久”,並且他希望馬斯克“儘可能長時間地”留在他的團隊中並表示或會任命馬斯克擔任其他職位。但特朗普也補充稱,馬斯克還有很多公司要管理,“總有一天,埃隆必須離開”。他表示,馬斯克的具體離職日期可能在幾個月後。
然而,已有部分特朗普政府內部人士和外部盟友將馬斯克視為政治負擔。
在本月初自由派候選人克勞福德(Susan Crawford)擊敗保守派施梅爾(Brad Schimel)贏得威斯康星州最高法院大法官選舉之後,這一擔憂更為加劇。在這場參與人數和關注程度空前的司法選舉中,馬斯克高調介入為施梅爾投入了超過2000萬美元,用於基層動員和電視廣告等事務。但共和黨內部有聲音稱,正是馬斯克的直接表態激發了民眾的牴觸情緒,並使分裂的民主黨重新團結起來。
現在來看,遭遇重重阻礙的馬斯克保持相對低調,已有數週沒有接受重要採訪,上週參與內閣會議時,馬斯克在電視直播環節只進行了簡短的發言,甚至在其擁有的社交媒體平臺X上的發帖頻率也降低了。有媒體記者統計,3月份馬斯克發帖超過3000次,平均每天約107條。而4月到目前為止,他每天發帖約55次。
艾夫斯分析稱,如果馬斯克離開白宮,特斯拉的品牌形象會受損,但特斯拉將擁有其最重要的資產和戰略思想家作為全職執行長來推動願景,其長期發展前景不會改變。如果馬斯克選擇留在特朗普政府,特斯拉的品牌形象將進一步受損,這可能會改變特斯拉的未來。“這是一個關鍵時刻。”他稱。
微信編輯 | 雨林
推薦閱讀

白宮慌了!將設工作組緊急處理對中國加徵關稅危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