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王耳朵先生👇關注我,加★星標★
蘭州街頭。
一影片博主和一大娘嘮嗑:“您說這人老了以後,指望誰養老呢?”
大娘的回答直戳你心窩子:
“指望誰?指望你的票子養老,你掙3000就是三個兒子。”

大娘的解釋簡直要把現實給揉碎了。
她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生活中像她這樣多孩的家庭也不少,可“哪個兒子一個月能給你1000塊錢”?
因為“再好的孩子,給錢也不是經常有的,將來你的房子啥的也還是他的,也不賺錢。你就生了個債主。”
所以,說到“人老了,靠誰養”,大娘早就看得透透的了。
她每天都穿得漂漂亮亮的,想吃啥就吃啥,想去哪玩就去哪玩。
偶爾和大夥兒一塊出去旅行,還有專門的人照顧。
問:走不動了咋辦?
大娘回答得挺傲嬌:“手裡有錢,僱人推著我轉。”
除此之外,大娘挺瞧不上那些“孤獨老人”的。
要不就坐在牆根下發呆,要麼就天天惦記著兒女那點事,在外面掙多少錢了,孫子孫女咋不讓我帶呀,爸媽身子不好也不知道常回來看看啊……
對此,大娘只有一句話:鹹吃蘿蔔淡操心。
“你管那麼多幹嘛?你能活幾天。我把我弄好,不麻煩你,你把你弄好不就行了,操心那麼多又沒什麼用。”
有網友說,老太太是不是有點“太絕情”了。
說實話,起初我也覺得大娘說得有點過,可仔細想想,還是咱活得不夠通透啊。
01
有錢
先看那些反駁大娘的網友都說了啥:
“自己孩子沒給,不代表所有孩子不孝順。”
“自家教育方式問題,我什麼沒有,兒了打工,每月給錢,加上我的老人錢,一個月生活足夠了。”
“我感覺我的兒子最好,兒媳婦每月給我打5000塊錢,還不要叫我帶孩子。”
……
他們說得對不對?
對,孝子賢孫有,但並非每一個孝子賢孫都有錢。
就像一個網友說的:“我一個月都掙不到3000,你讓我怎麼給爸媽3000。”
兒女自己的生活都在勉力維持,即便想孝敬父母,也是有心無力。
更別說,你要真攤上個沒良心的孩子怎麼辦?
一個網上流傳很廣的影片。
2020年春節,北京。
一位保潔大爺,大過年的還在車站忙碌著。
記者問他這一年來的收入。
他說保潔的工資不高,一年也只能掙個3萬塊。
自己開銷一萬,剩下的全留給老家的兒子娶媳婦蓋房子。
你再問,孩子過年不想你嗎?
他雙眸通紅,淚水在眼眶裡打轉:
“能掙著錢感情就好,不能掙錢,不會孝順我。”

為了孩子,他苦了一輩子,也累了一輩子。
可孩子長大了,成家立業了,依然還是當牛做馬的命。
“比如我現在得了個病,要花三萬兩萬,別說三萬兩萬了,就是一萬,他也不會給你治……我明知道……”
最後,老人彷彿認命般,唸叨著:
“就這樣吧,沒辦法。”
“死了,就回去了。”

對比蘭州大娘多姿多彩的晚年生活,保潔大爺的眼淚格外心酸。
這就是人老了,有錢和沒錢的兩種人生啊。
蘭州大娘有一句話說得很對:“(父母)生了你養了你,就不欠你什麼了。”
子女成年以後,就該對自己的生活負責了。
普通家庭,老頭老太一輩子累死累活,又有多少錢能讓孩子霍霍啊?
不如多給自己留點錢傍身,至少出去走走,買點吃的喝的,不用看晚輩臉色。
尤其是大環境在那擺著,子女不讓父母幫忙買房買車補貼家用就不錯了。
更別說,人老了,各種毛病都找上門。
沒點錢,你咋辦?
02
花錢
關於晚年生活,蘭州大娘有非常細緻的規劃。
日常的吃喝玩樂就不說了,大娘還提到一種養老模式:合租養老。
出去旅行,一起租房,簽訂合約,互相照顧。
這裡住煩了,就換一個地方,主打一個隨心所欲。

有錢你還能去住好一點的公寓,每天想吃啥都有人專門給你定製,到點就去食堂打飯,沒事就出去玩。
她認識的朋友,就這樣邊旅行邊合租,在外面呆了十年八年的多的是。
你說,要是動不了了怎麼辦?
大娘也看得很開,不用子女照顧,咱給別人開工資,有人搶著照顧你。
她舉例了一個東北朋友的例子。
老太太,80歲,家裡沒人管。
她找了一個四五十歲的男人“合租”,一晃十多年過去了,兩人不也過得舒舒服服嗎?
蘭州大娘說的合租養老,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但是這種晚年肯花錢的心態,確實值得學習。
大家還記得前段時間我在文章裡提及的舅婆嗎?
76歲的舅婆,一個大半輩子都沒走出過山村的老太太。
十多年前因為舅公突然病逝,開始了獨居生活。
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都不在身邊,可她該吃吃,該喝喝。
報團旅遊、聘請保姆……花起錢來一點也不含糊。
這幾年,甚至就連智慧手機和電腦也給配齊了。
即使5年前生過一場大病,做了手術,如今精氣神依然不錯。
可反觀隔壁比她小了好幾歲的姨奶奶,一輩子捨不得吃捨不得穿,有點好東西就想留著給兩個兒子。
最後,自己的身體越來越糟糕,2023年因為新冠一病不起,春節剛過人就走了。
人老了,有錢很重要,捨得給自己花錢更重要。
我知道很多人會說,問題就是沒錢啊。
其實很多時候,之所以沒錢,原因不就是錢都給孩子買房買車花了,沒給自己花麼?
就像蘭州大娘說的那樣:
“現在不管你幹啥,你就把你那個錢花出去。出來你這一天沒毛病,就等於賺錢了。算你一個月有三四千,今天有病了,一下子送進去了,等於賠錢了。
我天天出來,100塊錢吃不完,到醫院1000塊錢1個小時都不要。”

是啊,人老了,甭管你手裡有多少錢,幾百萬也好,幾百塊也罷。
能花出去的,那叫錢;花不出去的,就是紙。
03
閒事
蘭州大娘有一個觀念特別好:別管下一代的閒事,也別讓下一代來管你的閒事。
說一個身邊人的故事。
一年前,小姨的孫女出生,她興高采烈地去探望,並且打算留下帶娃。
沒想到一個月不到,她便哭著回了老家。
下面便是她和我母親聊天時的兩段訴苦。
“明明幾年前小飛還和我無話不談,怎麼結婚有了孩子,和我聊個天也開始不耐煩了?”
“別看我那兒媳婦文文靜靜的,嘴可厲害了,小飛還一直護著她。”
事實是小姨的“苦”水分很大。
自從表弟大學畢業,小姨就開始催婚,好不容易表弟結婚了,又開始催著夫妻倆要孩子。
如今孫女有了,又覺得自己可以大展身手了,拿出一堆“老黃曆”上的禁忌砸到表弟夫妻頭上。
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喝也就算了,還要求兒媳不看手機,就連孩子尿床了也不讓換床墊……
表弟夫妻倆是真受不了了,才斷了她留下來照看孫女的念想。
一年後,當我再見小姨時,忽然發現她像換了個人似的。
眉宇間的愁容全散了,連臉上的皺紋也少了一些。
原來這一年來,小姨也想通了,從田地到工地,他們夫妻倆一輩子都在為兒女付出。
如今好不容易日子好了,孩子也不讓她操心,她也樂得享清福。
從兒子那回來以後,小姨和姨父去了不少地方旅行,前不久她還參加了村裡的廣場舞隊。
心情一鬆弛,整個人也顯得年輕了。
想起網上一個很火的段子:
電梯裡,一小孩兒在吃雪糕,一大叔告訴她:“這麼涼的天,會吃壞身體的!”
小孩告訴他,她的奶奶活了103歲。
大叔不解:“吃雪糕吃的?”
她說:“不是,我奶奶從來不管閒事!”
為什麼有些老人,看上去總是“苦兮兮”的。
瞎操心操的唄。

04
絕情
蘭州大娘在街採裡,提到過和女婿聊天時問出的一句話:
“我這輩子啥都不幹,生個孩子抱著親親我的寶貝。到老了我髒兮兮的,人家親你嗎?”
她沒說女婿是怎麼回答的。
可她提到一個細節:
“兒女再好給你打電話,問你吃飯了沒,好著了麼?紙上畫餅。你不好能給誰說?”
實事求是,孩子大了,各有各的家庭和生活,再孝順,也不能時刻陪在你身邊。
鳳凰網《旅途》欄目,有一期養老院專題。
在裡面,看到過一對老夫妻。
85歲的李奶奶是退休校長,得了腦梗,半身不遂。
85歲的楊爺爺是退休教師,獨自照顧老伴17年。
他們不是沒有孩子,但是多年前兒子和兒媳移民去了國外。
楊爺爺說,此後“我有兒子和沒有兒子,沒什麼區別”。
他們也想兒子,可你說讓兒子回來給他們養老吧,沒譜。
按照楊爺爺的說法:兒子現在也快60了,不是有啥大本事的人,回來也找不著工作,到時候還得埋怨他們。
老人也早斷掉了對兒子那一點期望:“既然他選擇這條道,就已經是把父母扔了。”

老了老了,就別把兒女親情看得太重了。
這不是絕情,是不自作多情。
所謂“久病床前無孝子”,不就是如此嗎?
《最好的告別》裡說:“老年不是一場戰鬥,而是一場屠殺。”
每個人都有變老的一天,誰都不用粉飾太平。
兒孫繞膝,共享天倫,自然很好。
如果無法做到,也希望我們依然有自渡難關的心態和能力。
祝福每一位老人,以及終將老去的我們。
-END-
大家好,我是王耳朵,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間略懂點人生歪理。關注【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一個路見不平,就忍不住一聲吼的中年boy。

往期好文
點選藍字即可跳轉
|看看這個嬰兒的眼神吧!
|南京姑娘被夫家做局揹債180萬:公婆一直補貼小家庭,女方要小心!
關鍵詞
老人
孩子
就是
兒女
大娘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