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積金月繳2000在我國是什麼水平

圖片/CEOBIZ
作者:理二五
在當代職場人的價值座標系裡,“公積金數字”早已超越普通工資,成為衡量職業含金量的隱形標尺。 
1
"現在談offer,問完月薪,第二個問的就是公積金繳存基數和比例。"就職於某頭部券商人力資源部的Michael告訴我。在他們最新的人才評估體系裡,公積金引數已經佔到崗位吸引力的40%權重。
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不同企業的公積金繳存比例參考:
央企/國企員工的公積金繳存額平均達到月薪的24%(12%+12%)
外資企業平均為18%-22%
網際網路大廠維持在12%-16%
中小企業普遍只有5%-8%的最低標準
公積金才是真正的'稅後工資'。
某32歲的程式設計師在脈脈上釋出了他的個人情況:他在某網際網路大廠月薪4萬,按12%頂格繳納,加上公司匹配部分,每月公積金賬戶進賬9600元。
這條動態瞬間炸出幾十條評論:“慕了慕了”“這才是真·人生贏家”。這個公積金數字可比我剛畢業的時候工資還高。
這個社會就是這麼割裂,有人連公積金的賬戶都沒有,有人公積金已經累計十幾萬了。
這麼一看,公積金月繳2000真的是初級水平。
2
當然這不僅和薪資有關係,也和公司繳納的基數(有些公司不按工資交,按最低社保基數交,大部分是小私企)和比例(體制內外的比例區別也挺大的)有關係。
我剛畢業到上海工作的時候,公司就按上海最低社保基數交的,按照7%的比例繳納(當時的工資本身就低),每個月公積金也就幾百塊錢,真不夠看,但因為當時不懂,也就沒有在意,後面才知道不是每一家公司都是這麼坑。
很多公司也會把工資拆成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崗位津貼(基本工資很低,其他補上),公積金按基本工資繳,這樣單位也可以少出點錢。這種「合法避費」的套路,讓打工人每年少拿上萬元。
一般遇到這種把工資組成拆得很細的公司,十有八九是坑。上海這邊社保基數還關係到落戶,碰到這種公司一定要問清楚社保是按工資總額交還是基本工資交。
3
當然普通牛馬有買房打算的話也要關注一下公積金政策的變化:
鄭州、天津等15城出現商貸利率低於公積金,聰明人會優先用公積金貸滿額度(如上海120萬),剩餘部分選商貸,組合貸能省5-8萬利息,需注意商貸LPR浮動風險,公積金利率永遠固定。
在北上廣深繳納的公積金,可全額用於老家購房(原只能提取餘額),貸款額度按繳存地標準計算(深圳月繳5000回縣城能貸80萬)。
還有一些公積金的隱藏玩法:

廣州:公積金變「教育金」,支付子女國際學校學費(每年最高提10萬)

南京:創業者的提款機,開民宿/咖啡館可提取賬戶餘額(需營業執照+6個月流水)

成都:給父母養老用,支付父母養老院費用(每月最高提3000元)

……

可以關注一下你所在的城市關於公積金的政策變化,如果恰好有用得上的地方,就省了一筆存款支出了。

– END –
CEO企業家微信群
掃碼申請加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