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澳震驚!被嫌醜的牛油果竟年賺百萬?前工程師辭職創業,把果農丟掉的“垃圾”榨成液體黃金….

(請為澳洲華裔候選人Andy Yin投上寶貴一票)
本文參考來源:abc/網路
在西澳大利亞風景如畫的 曼吉馬普(Manjimup),一位工程師正悄然改變著這個以牛油果聞名的小鎮——他用那些看起來“不完美”的牛油果,萃取出一滴滴綠寶石般的油,開啟了食物迴圈的新篇章。

不再完美,也值得被珍惜

在澳大利亞,每人每年平均食用超過4公斤牛油果。而為了滿足超市的“美學標準”,一大批長著瑕疵、個頭太小、顏色偏暗的牛油果只能遺憾地被遺棄。
這些“三級果”,不是被拋棄在果園裡腐爛,就是被送往填埋場處理,成為看不見的浪費。
曾在精準農業領域擔任技術顧問的 勞倫斯·鄭(Lawrence Cheng),在走訪果園時不斷目睹這一現象。
“每次去農場,我都會看到大把完好的果子被扔掉。我開始思考,這些果子真的一無是處嗎?”他說。

工程師的“反浪費”計劃:從果園到工廠

2024年年初,勞倫斯在曼吉馬普建立了一家牛油果油加工廠,開啟了一場“把浪費變財富”的探索。他的核心思路是:將無法進入市場的牛油果轉化為高階冷壓油品
“這些果子雖然不夠‘上鏡’,但營養和油含量一點不輸市售果。”他說。
他的加工廠,每小時可處理高達2噸牛油果,在短短數月內,已經將90多噸原本要被丟棄的果子轉化為牛油果油

從果園到油瓶:種植者的加入

來自曼吉馬普的果農 柯絲蒂·方塔尼尼(Kirsty Fontanini) 是首批參與者之一。她的家族農場在當地經營著一個包裝站,幫助果農將新鮮水果打包送入市場。
“每年我們都有幾噸果子因為‘賣相不好’只能丟掉,”她說,“現在我們可以把它們送去加工,為原本毫無市場價值的水果創造新的經濟價值,真的是一舉多得。”

不僅僅是牛油果:下一步更大

對勞倫斯來說,這家工廠只是一個開始。
他已經著手嘗試,將工廠裝置和技術應用到其他被浪費的水果上。他說:“這裡有很多果園,不只是牛油果,還有很多沒被善用的果子值得開發。”
在他的設想中,未來可以有更多加工合作的模式,比如將未售出的果品變成果泥、果乾甚至功能性保健品,讓本地農業產值更有韌性,也讓“食物浪費”這個全球性問題從源頭得到緩解。

澳大利亞每年760萬噸的浪費

根據 End Food Waste Australia 的資料顯示,澳大利亞每年浪費約760萬噸食物,其中32% 來自家庭,農業初級產出是第二大來源
這意味著,在果園、農場、溫室中,有太多食物還沒走出田野就已註定命運。
勞倫斯的做法,正是一種從根源解決的方式。他不靠營銷概念,也不靠補貼政策,而是透過工程技術和商業模式,找到了一條環保、經濟並重的可持續路徑

液體黃金的故事,還在繼續

牛油果油,色澤翠綠、香氣濃郁,被譽為廚房裡的“液體黃金”。但在這片偏遠的小鎮,它還承載著更深層次的意義:一位工程師對資源的尊重、一群農人的信任聯結,以及一場食物未來的靜默革新。
當你下一次在早餐吐司上塗抹牛油果時,不妨想一想——是否有另一種方式,讓每一顆果實,不再被定義為“好”與“壞”,而是都能找到自己的價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