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玩具到底有多火?在廣州實地探訪後我找到了答案


來源丨智慧pro(ID:zhinengpro)
作者丨TSknight
圖源丨Midjourney
在年初的CES報道里,我們就已經在會場中看到了不少的AI玩具,其中不少都是來自中國的廠商,比如萌友智慧的Ropet,字節跳動的“顯眼包”和TCL的Ai Me等,都在現場引起了不少人的圍觀。
作為AI硬體的新興賽道之一,AI玩具的市場增長十分迅速,據諮詢公司IMARC集團的資料顯示僅2024年市場規模就已經達到181億美元,以2024年全球玩具市場的1080億美元市場來計算的話,其佔比已接近20%。
全新的互動方式,讓AI玩具很容易吸引小孩的注意,而且相較於傳統的玩具,其還擁有更強大的陪伴功能,可以提供對話、教學等各種功能,所以也更受大人喜愛。
據預測,AI玩具的市場規模有望在2023年增長至600億美元,成為全球玩具市場的核心支柱。驚人的增速背後也讓人不免產生好奇,AI玩具的現狀到底如何?線下的玩具市場又有何變化呢?雷科技特意走訪了廣州的玩具以及兒童用品市場探尋答案。

線上火爆

線下難覓蹤影

AI玩具在線上的火爆,不少人估計都有所耳聞,在澎湃新聞轉發的一篇新聞《賣爆了!有人單日直播賣出52萬!這種“網紅”玩具為什麼火了?》中,記者走訪了多家科技公司,其中一位負責人表示他們在直播中,曾經一天就達成了52萬元的交易額。
雖然52萬元聽起來不算多,但是考慮到AI玩具目前的知名度,以及玩具的“非必要性”,加之並非知名主播帶貨等多重影響,能夠給出這樣的成績,確實已經稱得上是“熱銷”商品。
而且,從淘寶的搜尋結果來看,這些主打AI功能的玩具銷量也都挺不錯的,少則幾百,多則幾千,在非熱門IP且售價不算便宜的情況下,已經比不少玩具種類的平均銷量要高出了不少。
圖源:淘寶
另一方面,在社交平臺上,AI玩具的討論度也一度很高,小紅書不少關於AI玩具的筆記,點贊都在幾千上萬。此外,在一些AI相關的創業論壇裡,AI玩具也被不少網友盯上,認為會是下一個風口。
可以說,至少從雷科技在網上了解到的情況來看,AI玩具確實是挺火的,甚至在MWC 2025的展廳裡,雷科技報道團都發現了不少初創階段的AI玩具企業和品牌,同樣引來了很多路人的圍觀。
圖源:雷科技
當我帶著這個觀點走入線下市場,想看看AI玩具的真正表現是怎樣的時候,卻很快就遇到了一個難題:哪裡有賣AI玩具?
最初,我選擇的目的地是廣州著名的中高階購物商圈——體育西路,這裡擁有著名的天河城和正佳廣場兩大綜合性購物中心,以及天環廣場這樣的高階購物中心,加上散佈在周圍的居民區,可以說是廣州最具代表性的區域之一。
按常理推斷,AI玩具如果想要開啟線下市場,那麼這塊區域應該是首選,一方面是人流量龐大,另一方面是消費水平較高,對於售價並不算便宜的AI玩具接受程度也會更高一些。
事實卻證明我的想法是錯誤的,在第一站正佳廣場裡,我花了三個小時走遍了2到6層的多家店鋪,不管是面向年輕人的時尚快消商品店,還是面向全年齡段的綜合性玩具商店,幾乎都沒有找到“AI玩具”的蹤影。
多數店鋪的主營產品仍然是傳統的模型、IP周邊以及遙控車等玩具,少數能夠與“AI”沾邊的“智慧玩具”,實際上也只是內建了編碼晶片的簡易產品,並不具備目前主流認知裡的“AI功能”。
圖源:雷科技
而在第二站的天河城裡,不管是地下一層的永旺購物中心,還是地上的多家玩具綜合商店,情況也與天環廣場是一樣的,模型、IP周邊等佔據了90%的櫃檯,AI玩具?抱歉,真的找不到。
而在天河城的一家玩具店裡,我也找到機會與店員聊了一會兒,希望從中找到一些關於“AI玩具”的線索。
據張先生介紹(化名),他所在的店鋪算是國內比較大型的連鎖玩具品牌,除了自家的商品外,同時也有銷售其他快消品牌的產品,其中大部分都是以IP周邊為主,而周邊的型別也很豐富,從擺件到模型,以及益智玩具、玩偶等應有盡有,可以滿足各個年齡段顧客的需求。
至於我想了解的AI玩具,張先生卻表示知之甚少,而且在過去的幾個月裡也基本沒有人來詢問過AI玩具的資訊,店內也沒有類似的產品,可以說並沒有給出多少有用的資訊。
圖源:雷科技
不過,因為工作日的下午店裡確實沒幾個人,所以在旁邊摸魚的張先生同事卻給出了不一樣的回答:“前段時間確實有人來問過AI玩具,好像是春節的時候吧,那時候你回老家了,我還得值班,然後有個男地想給他兒子買個抖音上很火的AI玩具,因為快遞不發貨了,所以跑來這裡問,我也是那時候才關注到AI玩具。”
“但是印象中,整個春節期間也就兩三個人來問吧,還有一個是帶著小孩來的,發現沒有AI玩具賣之後給他兒子買了個遙控車”。雖然提供的資訊並不多,但是也足以讓我們對目前線下市場的AI玩具情況給出一個初步的判斷:鋪貨率低,詢問量少,認知度不足。
目前來看,多數人對於AI玩具的瞭解其實都來自抖音等內容平臺,而AI玩具現階段也很有可能主要依賴“直播/短影片+帶貨”的方式來進行銷售。至少從目前走訪的線下市場來看,AI玩具的覆蓋率幾乎為零,而且並非因為價格等因素的影響,因為在不少綜合商店裡幾百上千的玩具比比皆是,說明並不缺少有足夠消費力的使用者群體。
如果說傳統的玩具連鎖商店因為供應鏈等原因,無法做到快速響應,那麼一些本身就喜歡追熱點的綜合快消商店也沒有AI玩具的身影,就可以說明不少問題了,這也是我得出前面結論的原因。至少就現階段而言,AI玩具線上下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無人問津”,從賣方到買方皆是如此。

內銷不足,外銷還行?

顯然,toC市場暫時給不了更多的資訊,那麼在toB市場呢?作為主要的對外貿易城市之一,廣州有不少玩具批發商城,在綜合考慮後,我選擇國際玩具城作為調查地點。因為按照網上搜索到的相關報道來看,AI玩具目前的主要銷路還是海外,那麼國際玩具城或許能夠提供更多的資訊。
國際玩具城位於廣州越秀區的一德路,這裡也是廣州著名的批發商圈,如果大家來廣州旅遊,想給家裡的小孩或者自己淘一些玩具、小手信或者模型手辦,那麼來這裡肯定不會失望的。
雖然國際玩具城以B端銷售為主,同時也兼具零售,因為走訪時是週日,所以人流量並不少。不過與我最初設想的不一樣,國際玩具城的熱門店鋪依然沒有看到多少AI玩具的身影,IP周邊和各種玩具仍然佔據主流。
而且,因為人流量多且忙碌,所以以致最開始並沒能找到機會與店長或者店員攀談。在花了半小時時間轉悠了大半個玩具城後,我終於在一家規模較大的玩具批發店裡,“逮”到了一個在喝茶的老闆。
為了不耽誤老闆待會做生意,我也是直入主題詢問對方是否有AI玩具出售,如果有的話店內是否有樣品。或許是把我當成來“進貨”的店家,老闆很快給出了回覆:“AI玩具?我手頭上是沒貨,不過我朋友有在做。”
老實說這個回答並沒有出乎我的意料,因為在進店之前我就已經初步觀察了店內的商品,基本上都是傳統的玩具產品,並沒有多少“科技屬性”明顯的新潮玩具。透過與老闆的進一步攀談,我也對目前AI玩具的銷路有了更多瞭解。
圖源:雷科技
“來拿貨的大多數都是賣到國外市場的,歐美市場的銷路其實都還行,不過最近美國那邊基本不出貨了,原因你也知道的”,這個老闆很健談,為我提供了不少一手資訊,“所以接下來想出貨,應該都是往歐洲和中東那邊跑,如果你有需要的話,我朋友對接的廠子也可以幫你做定製”。
這裡提到的定製,後續我也做了進一步瞭解,簡單來說就是可以根據需求,對AI玩具的語言型別進行修改,預設是英文,可以改成中文、阿拉伯語、西班牙語等多種語言,基於AI大模型的自然語言能力,這些功能的定製要比以前方便許多。
此外,如果有需要的話,廠商也可以根據需求對AI玩具的外觀進行定製,以便滿足不同市場、不同使用者群體的需求。比如歐洲地區普遍對毛絨形的AI玩具更感興趣,並且側重於兒童群體,而東亞如日本、韓國等,需求則更多樣化一些,從兒童到青少年乃至成年人的都有。
雖然有想法進一步和老闆的朋友聊聊AI玩具的出海情況,但是經過詢問得知對方正在其他地方談生意,暫時無法回來,最終只能作罷。不過,從這位老闆的口中,基本上也能摸清楚當前AI玩具市場的情況。
首先是生產AI玩具的廠商並不少,既有以自主品牌為核心的廠商,也有專注於代工的廠商,其中不少都是在DeepSeek火了之後入場的,所以現階段成熟的產品並不多,大多數廠商都還在摸索著前進。
其次是市場競爭並不算激烈,因為除了少數玩具巨頭外,大多數玩具廠商並沒有AI玩具的開發實力,以至於只能採取合作方式來設計產品。簡單來說,就是有製造能力的廠商,找軟體分包商定製AI模型,然後將其融入產品中,這種方式的合作在中高階玩具市場裡其實並不罕見。
雖然老闆本人不太看好AI玩具,但是也承認其比過去的“智慧”玩具更有看頭和賣點,如果後續的銷量可以證明其市場價值,店裡應該也會進一些貨來展示。不過現階段熱銷的玩具,還是以IP周邊和傳統“智慧玩具”為主,得到這些資訊後,我對開頭提到的“AI玩具”市場已達181億美元的資料進行了複查,並最終找到了IMARC的報告原文。
事實上,在中文報道里提到的“181億美元AI玩具市場”,從原報告的上下文來看,更準確地翻譯應該是“智慧玩具”市場,這裡麵包括了所有具備一定“智慧”屬性的玩具,而非單獨指“AI玩具”。可以唱歌的娃娃、能發出不同聲音的遙控車等,都能被歸入這個類別中,換言之,AI玩具市場其實並沒有大家預想得那麼龐大。
圖源:IMARC
其實仔細想想也能找出其中的問題,AI玩具被大家所熟知基本上是CES後的事情,再加上春節期間的DeepSeek爆火,才讓AI玩具得到了更多的關注,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裡就成長為181億美元的市場,怎麼想也不太可能。
而作為全球玩具的主要生產地(產量約佔全球70%,來源為出海網報告),中國在AI玩具的研發與製造方面已經是處於領先地位,即使如此線上下市場也幾乎杳無音訊,其實就已經說明了問題。
不過若是因此就給AI玩具“判死刑”,認為又是一個吹出來的熱點,那麼或許你就錯了。

AI玩具,全村的希望?

雖然在不少人的認知中,玩具的受眾都是少年兒童,但是從資料來看,成年人也在逐漸成為玩具市場的主力之一,只不過青年受眾購買的玩具,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更傾向於“情感支援”,而非簡單的娛樂。
比如高達愛好者購買模型、遊戲愛好者購買手辦等,還有諸如毛絨玩偶等品類,本就不侷限於兒童市場。相關調查發現,玩具在Z世代人群中的年齡覆蓋率明顯更高,而且更熱衷於購買新興的玩具產品。
其中自然也就包括剛誕生的AI玩具,在不少AI玩具廠商的宣傳中也可以看出,他們的產品定位並不僅限於兒童市場,有些甚至從誕生之初就以成年使用者作為目標。比如開頭提到的Ropet機器寵物,其設計時主要考慮面向的使用者群體就是27-35歲的女性使用者,還有日本的Romi,宣傳片也是以女性使用者的視角展開。
以上兩款產品其實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將情感撫慰作為主要賣點,而且還可以提供生活上的幫助,所以並不能完全作為一個“玩具”來看待,其屬性更傾向於個人生活助手。
當然,就產品類別來說你將其當作玩具來銷售也沒什麼問題,只是其提供的功能和服務內容,與傳統意義上針對少年兒童的玩具有一定區別。而且,這類玩具本身也是服務於全年齡段使用者的,基於AI大模型設計的智慧系統本身就有著極強的可塑性。
事實上,隨著現代社會的壓力增加,成年人對於這類玩具的需求也在增長,而且過去也有許多案例可以證明,當成年人渴望獲得情緒價值時,其消費能力是非常高的。
比如在小紅書上很火的moflin就是個很好的例子,這塊AI玩具的外形很簡單,就是像毛團的電子寵物,而且互動功能只有語音和在桌子上“蛄蛹”兩種方式,可以說即使從玩具角度而言也是頗為“簡陋”的。
圖源:moflin
但是,憑藉內建的AI養成系統,使用者可以透過與moflin互動的方式,培養它的性格和行為習慣,最終得到一個專屬於自己的“AI寵物”。僅憑這個賣點,這款要價59,400日元(約合人民幣2800元)的玩具,在日本市場釋出時原本作為一個月銷量預備的存貨,在一週內就銷售完畢,甚至一度在中國的閒魚等二手交易平臺賣出上萬元的高價。
雖然其中有跟風、嚐鮮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但是不可否認AI玩具所提供的情緒價值在現階段確實“價值千金”。直到現在,moflin在日本也仍然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這些無法被滿足的需求自然會尋找別的“宣洩點”,也就給了其他AI玩具借東風的機會。
而且現階段的需求還遠未達到增長的終點,隨著類似AI玩具的價格降低,相應的使用者群體也會顯著擴大。更何況AI玩具的全年齡特性,使其有著更大的發展潛力,下到學齡前兒童,上到成年人,對應的市場規模甚至可能超過著名的全球性玩具“樂高積木”。
可以預見的是,AI玩具作為新興品類,除了發展出獨特的產品型別外,與現有產品的融合升級也將成為主要方向,最終形成情緒陪伴和智慧互動娛樂雙路走的生態。因此,線下市場遇冷其實並非一個不好的訊號,而是恰恰說明整個市場仍然處於非常早期的發展階段,並且在未來有著巨大的提升空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