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喜歡玩兒數獨,晚上眼睛都睜不開了還在app上點點點,小菜雞的好勝心滿滿。玩兒的是最初級的,一個9×9的方格里,大概只有30多個空格需要填,最多不超過50個。

一開始是完全沒有思路的,甚至不知道自己沒有思路,全憑直覺。反正數字多的格子,一眼就能看出來,能推理個七七八八。不過到空格多一點的時候這種方法就行不通了。
後來經過朋友點撥,有了一點思路:先觀察,某一個小格子或者某一行、某一列,從空格1-2個的開始,再依次找空3、4個格子的,依次類推。這個思路很像我小時候玩兒掃雷的思路,挺適合我,做數獨又快了一點,基本一個題目,在15分鐘內可以解出來。後來我又知道了數獨還可以用倒推、驗證的方法(其實初階不太會用到,前面用這種方法是走了彎路)
今天早晨到公司,跟全村夥伴顯擺最近的進步,結果現場翻車,計時做題,還錯了兩遍,但是自己重複思考都沒找到思路。夥伴手把手給了一個新的思路:從1開始看,對應到每個小格子裡去排除,基本看到3、4,就能解完題目了。學習間,思路又清晰了一些。

回顧這個過程,我真實地感覺到我在進步。那種進步不是出於不安的自我安慰,而是一種很愉快的學習體驗。
讓我不禁想到一個問題:進步是怎麼發生的?
最開始是始於興趣,並不抱有任何的功利心或者目的,只是單純的享受思考帶來的專注、平靜的時光。然後在錯誤和卡頓中,帶著問題,尋找身邊擅長這方面、有經驗的的指點;在反饋、新的嘗試中,形成自己的經驗和風格。
這樣的學習讓人記憶深刻,很難忘記,效果也是直觀可見。不止是數獨,換成任何學科、適合事情都行。
比如數學。很多全村的家長留言說孩子數學學不會、做題錯。全村推出的數學小課,幫助這些孩子開啟數學的興趣,一看數學課就停不下來。這是一位好的數學老師、一位熱愛又擅長數學的數學家,跟一個困惑的小學生的“隔空對話”。好的老師告訴你:數學裡可以犯錯,考試和分數也不是數學的全部,數學可以很有趣。一旦思路開啟,技巧上的事情就很容易掌握。
比如讀書。跟志同道合的朋友同看一本書,雖然每個人被打動的點都不一樣,每個人能從書裡吸取到的經驗也不一樣。不同的觀點和想法真正產生交流時,一方面也驗證了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也看到不同的思考問題的方式。最可貴的是持續、敞開的交流。
比如英語。全村去年釋出的賦能成人英語系列的課程,從自然拼讀,到繪本。在陪伴、覺察、反饋的過程中,讓每一個對英語感興趣的成人,能跟感受到英語的進步、能夠更加敞開的說英語。體感和實踐上發生質的飛躍。
英語陪伴營夥伴們的學習心得▼

英語陪伴營這一期3月28號開營。如果你對英語感興趣但是不知道從哪裡開始,也沒有找對方向,如果你想找到自己的英語學習路徑,希望能精進自己的發音、在反饋中有效學習。歡迎加入。




如果有幸能同時擁有這些資源和環境,學習、成長、生活的體驗,可以說要素拉滿了,堪稱最高配置。如果沒有,也不妨從那顆興趣的小火苗開始。慢慢體驗、持續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