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丨王岐山市長是如何戰勝北京非典的?

王岐山市長是如何

戰勝北京非典疫情的?

 央視《面對面》欄目整理
本文是17年前非典期間時任北京代市長王岐山接受央視記者王志採訪的實錄。在武漢冠狀病毒肆虐的當下,這是重溫,也是鏡鑑。

[被訪者]
時任北京市委副書記、北京市代市長、北京防治非典型肺炎聯合工作小組副組長 王岐山
[採訪者]
央視《面對面》記者 王志
[時間]
2003年4月30日
{以下為對話實錄}
王志釋出會記者問的所有問題,都不是你最害怕的,你最害怕的是什麼?
岐山實際上最害怕的問題,也是我們現在最需要加強的,我在中間藉著記者提問提到了一點:現在最重要的是傳染源的切斷,因為這是一個傳染性疾病。人們之所以恐慌,也在於它的傳染性。
傳染源的切斷,來自對整個病情疫情的深刻分析和把握,然後進行果斷隔離措施。市委市政府在中央指導下,(出臺了)一系列配套檔案和措施。應該說對這些問題,都做了非常明確的規定。但疫情突如其來,到現在對病毒的認知還是有限的,從科學上來講處在有限階段。這種情況下,感染源如果不能徹底切斷,就不可能一勞永逸戰勝這個疾病。
王志困難在哪兒?
岐山說句實話,隊伍狀況。比如醫護人員相當疲勞、專業化程度並不是很高。對待這樣一個呼吸系統的傳染性疾病,原來專業方面的醫護人員、專家都不是很多。再一個就是,日常的醫院管理水平。在這時候,院長有沒有力量把這些醫護人員,就是說不是搞傳染病的,按傳染病來操作。甚至對每個病人的來龍去脈掌握清楚,把這些資訊每時每刻傳送出來,然後專家能集中透過這一點一滴資訊積累,把握每時每刻,把它綜合分析。
像昨天我們討論了一種細節,防護服到底穿幾層?哪層穿裡頭?哪層穿外頭?就是操作細則規定,應該說都是現在才擬定出來。你要知道,一個規定的擬定到它真正一絲不苟操作執行,每一個人都要嚴格的。就像剛才咱倆見面,你說握手不握手?如果說到了那種場合,沒什麼情面可講,你也別耍大膽,嚴格按規定操作就完了。
王志我非常同意這個說法,一定要控制傳染源,但按這個說法,在我想象幾乎是不可能的。
岐山不!現在就要把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才能贏得這場戰爭。難度在這兒,我們決心在這兒。
比如說前階段的隔離措施,不管北方交大還是中央財經大學,發現病情的整棟樓就是隔離。我們送吃送喝,打掃衛生消毒,這都沒問題,馬上就解決問題;
比如說流行病學調查,疾控中心把數字一報上來,就帶著人名、帶著職業、帶著趨向和存在的狀況。然後馬上要找他——這幾天你都和誰在一起?當然有難度,有的人還有些不願說,有些可能也記不得,因此確實難做,但我們要做到,不可能做到一個不漏,但首先要成塊的、大面積的不讓它再發生;
比如說發燒門診,北京六七十個發燒門診,現在的隔離措施到底落實了沒有?
另外,不能讓發燒病史的可疑的人,再滿樓道去找X光室,必須配備床頭X光機,當場就可以照透視,當場就可以確診。因為透視,是確診中非常重要的指標,或者說是疑似的重要指標。所以,圍繞著切斷傳染源,是相當關鍵的。
王志我們眼裡看到一個很鎮定的市長、一個很堅定的市長,但另一方面,我們看到北京感染的人數在不斷上升。
岐山這個傳染病,它有一個規律吧?這個事情我剛才說了,誰去預測這個數字?在當前條件下,誰都近乎於是一種賭博,是危險的。但說實在的,我們也在分析,並不是完全沒底數的。
王志什麼底數?
岐山就是說增長總有一個頭,增長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它要逐漸回落的。我相信我們這些措施,這些人為的工作都不是白費的。
王志:預期是多少?
岐山我現在不想做這種賭博式的預期回答。因為什麼?確實我不想預期,向市民做這種預期,是要嚴肅而負責任的。沒有相當把握時,不會講這種話。
王志:您上任時,我看了這個數字,當時是300(人)不到400(人)。
岐山對!
王志:昨天的數字是2705(人)(編者注:應指疑似和確診總人數)
岐山對!
王志:那跟您的嚴厲措施是成反比的,說明什麼?
岐山傳染病有潛伏期,傳染源在我們的措施中逐漸被切斷,隔離是一步一步被隔離,社群的衛生狀況包括社群、整個組織、有防的組織,是剛剛建立起來,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應該非常清醒地認識到——現在的措施,要對今後的十天起作用,不能對當天。如果說現在有一種措施,能今天佈置下去,當天就解決了,我們面臨的就不是一場嚴峻的鬥爭。

王志

那能不能這樣預期,十天之後一定降下去?

岐山我相信十天之後,起碼我們可以討論這個問題。
王志有一個估計,讓我們非常不樂觀。北京現有醫療條件,能接受感染病人的底限就六千人?
岐山你說的是醫療資源吧?
王志對!

岐山這個數字我們現在做了一些推算,唯物論者應該承認有底限。我們也在做觀察,密切的觀察。我覺得還需要再觀察兩到三天。
王志但我們做最壞的打算,如果人數繼續增加,真達到六千人,北京有沒有能力收治所有被感染的非典病人?
岐山我相信到那時也會有(辦法),我們緊急排程能力強極了!上千張床位的醫院有30多個,這叫到什麼時候就說什麼話吧!這不是透明度的問題,這是對社會的責任感問題。我們政治家也好,專家也好,不能整天跟市民釋出,或者對老百姓釋出那種萬一。那是不負責任的,科學精神是講機率的。
王志上任十天採取了非常嚴厲的措施,依據是什麼?
岐山這不是我個人的措施,說句實話,有很多都是中央的。我剛才說那句話一點都不是虛話,中央領導幾乎天天不是一個電話,是若干的電話,瞭解各種情況,提出各種問題,指導著我們措施的出臺和工作。
同時,我們把一些原則、現實狀況和專家們討論,形成的這些措施考慮了操作性。所以,我對下面的幹部為什麼要提出“軍中無戲言”?我就要求彙報的時候一就必須是一了。這是我第一次主持市政府常務會議講的話,《北京日報》給我標出來了,叫“軍中無戲言”。
如果說平時你還可以跟我打打哈哈,說差不多,似是而非,現在不許了。你說明天這個醫院準備好床位可以進多少人,得到個位數。到時進不了,就是你的責任。這就叫無戲言,就是要把這個組織化程度,提高到最嚴厲的水平。
王志這是表示您的一種信心呢?還是確實有切實措施?
岐山我們現在就得這麼做,如果你把我們的檔案看一看,現在都做了規定,而且都在執行。我最近透過網上、市長電話、種種資訊,包括私人的各種社會關係,他們都會跟我來反應這些措施到底落實情況如何?
另外,

我從發病和疑似病人新增這塊的來源調查,可以瞭解到這個措施進行過程中的漏洞和不足,以至於貫徹不得力的部門、地方和區域。

這樣的話,我隨時把監督檢查跟上去,我認為現在這個部署,實際上是為了最終切斷傳染源。

王志這個我們大家都看到了,但我感覺奇怪的是:市民們恐懼沒有減低,反而在增加。
岐山這個判斷,我和你稍微有點距離。真的!我實實在在認為,初始反應的恐懼和現在的恐懼還有所不同。我以為市民經歷了這一段以後,那種盲目的恐懼開始降低,理智的恐懼開始增加。
為什麼?因為他有了知識、瞭解了一些情況。過去都不瞭解啊,突然一來,誰知道這個病怎麼回事。現在起碼病死率大致知道了,再高也不過是5%。因為死人多少,是恐懼的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得了這個病我能不能治,萬一的考慮就是我能得,我可能得,得了以後能不能活,這恐怕是最主要的。
我認為剛開始有相當的盲目性,現在伴隨著這一段,不要說北京市民,就是全國老百姓都開始對這個恐懼從盲目走向理性。
現在更多關心的是什麼?消毒措施、環境衛生、政府隔離措施是不是辦到了?辦到了,他就踏實。我們在公共隔離決定公告時,也擔心會不會把恐懼再增加?後來我們瞭解隔離措施有利於穩定廣大市民的人心,他擁護,他覺得政府在做事,而做事、隔離,就意味著安全增加了。
王志您的資訊渠道是什麼?怎麼能瞭解最實際、最前線的情況?
岐山我的資訊渠道相當之多。說實在的,我整個經歷從來沒脫離過社會, 朋友方方面面都有,有的是很底層的。我這人還願意經常和他們聊聊天,我理髮的時候都問問理髮員,有時讓司機跟我說說下面情況。和我一起插隊的人,下崗職工都有。我打個電話問問,我說怎麼樣?人家說這個地方還有問題。
還有市長電話,我透過市長電話的一個兩個三個四個資訊,可以指導我的工作。比如,昨天我就發現了西客站髒亂差,我就交代城管委主任,此時此刻衛生環衛水平只能高於平常標準,而且要加強非典的考慮,出了問題找你負責。我馬上把這個資訊交給秘書長,秘書長立刻打電話落實,而且舉一反三。我說市長電話可愛,不要把它變成一個偶然。
王志

日常情況,正規的工作彙報渠道暢通嗎?

岐山非常暢通,是我沒時間聽。因為日常有些工作我只提出來,現在是必須把日常工作作為前提和基礎。非典鬥爭是在這個基礎之上,而不要搞兩張皮,好像專門有一批人去對付非典,其他人都好像沒事幹了。不對!
整個城市基本功能不能丟——水煤電氣、商業、治安、環衛等,都要比平時做得更好。你不要光表態,說一定怎麼樣,我說你把這個工作做好,然後再加上非典的考慮,比如說衛生垃圾問題,我們就解決了。

王志您在釋出會上講到一點,就是老百姓獲取資訊的渠道,還是有缺陷的?雖然你們從主觀上很想資訊透明,很想資訊公開,你指什麼?
岐山說實話,我那天跟秘書長開玩笑,給我辦公室架一直播電視吧!如果架一直播電視,老百姓就踏實多了。
老百姓最怕他的事我不知道,更怕我知道了解決不了,無外乎就這兩件事。我們現在是什麼?今天釋出會不就這樣嗎?王岐山剛來十天,就冒這麼大風險,就上直播了。為什麼?
為的就是給老百姓建立一個信心,你們的市長知道你們的事。反過來,你們的市長願意把事告訴你們。

王志怎麼知道您的想法呢?透過什麼渠道?
岐山一個電視、一個報紙,再一個我的各層官員都應該張開嘴巴,這時候需要邊做邊說,但絕不能只說不做。平常我們要求儘可能少說多做,現在面對百姓這種恐懼心理的時候,政府要一邊做一邊說。
王志我收到很多手機簡訊說政府要在北京上空撒藥,請你們把窗關起來。
岐山是。
王志:有這種撒藥嗎,還是空穴來風?
岐山想都沒想過,現在要告訴市民的倒有一條:最近要大量宣傳消毒水用法,現在市民有一種緊張感,導致好像心理上有種安慰:味越濃就越放心。實際上消毒水濃到一定程度是無效的,必須科學配備多少水,才起作用。

王志有傳說政府要把所有病人轉移到郊區,這個訊息是不是確切?
岐山沒有!郊區我們只是建立了一個醫院,是為了解決床位不足的問題。現在同時在騰出兩個三級甲等醫院——宣武醫院和中日友好醫院,要加入到以救治為中心,提高收治和治癒率,提高這“兩率”的鬥爭中來。這兩個都是實力醫院,這兩個醫院將在全市抽掉這方面的專家隊伍來補充。危重病人將在最好的醫院得到救治。
王志為什麼在這種時候,想到要在小湯山建一個規模那麼大的傳染病醫院?
岐山定點醫院不夠。建立這樣一個野戰醫院,當時是想擴大收治能力。至於選哪個地方,是考慮哪個地方從環保、配套、交通各方面的條件。比如小湯山醫院,將從全軍抽掉1200個醫護人員,他們得住,得輪班休息,他們要有很好的條件,還有一個很好的隔離。
王志北京有400萬以上的外地勞務人員,現在都想往外走,而且很多在往外流,用什麼來控制這個外流?
岐山說句實話,現在只好發揮我們的組織基礎,按社群、按工地,所有工商企業等等方面,來做工作。這個城市完全靜止,我們也曾想過。是不是火車站不賣票了?說真的,中國有火車歷史以來沒有過,幾乎是不可想象的。
我們儘量透過群防群控、劃地為牢、各自為戰,村子為戰、社群為戰、學校為戰,然後把它先“安靜”下來,再一個個的區塊,真的控制一定流動性。
王志來自甘肅、寧夏的訊息,他們發現的病人都是從始發地的列車或飛機去的,都是從北京去的,你對他們有什麼樣的承諾,可以有什麼樣的承諾?
岐山:我和劉淇(注:時任北京市委書記)同志已給各省市自治區的書記、省長、市長、主席寫了公開的信,為此給他們帶來的困難,請他們給予諒解和理解,我們將按中央要求堅決執行。就是不使這些人,流向全國各省。
昨天下午,吳副總理(注:吳儀)召開了我們和周邊七省市自治區的聯席會議,大家在吳總指揮的主持下,談得很好。我們這邊做好工作,那邊也做好工作。比如說我們要控制不住的,一定要爭取把流出去人的資訊,告訴對方省市;反過來,對方省市如果碰到我們流出去的人,一定要把資訊反饋給我們。加強資訊溝通,然後聯防聯控。大家在這時要共渡難關,相互理解。
王志但公開信發出以後,我仍然聽到這樣的訊息——在北京周邊,有人把北京的道路切斷。當您聽到這樣的訊息,感受是什麼?
岐山中央已經嚴厲制止,絕對不允許。
王志您的感觸是什麼?
岐山我們郊區也有這種個別地點,也在嚴厲制止,只能說反應過度。
王志但確實很多地區的病源都出自北京。
岐山那我相信,那我相信。

王志您的表態、言行都很容易讓我想到您在海南說的一段話:我來海南常常告誡自己,千萬不要急、不要急。如果急,就比較(容易)出大錯,現在您是不是有點急啊?
岐山所謂說不急,在這種事情面前是不可能的。但是,就是在研究分析。實際上最終決策時,最後那一拍時,要再三提醒自己不要急,在辦事過程中非急不可。這是什麼事啊?在海南我也有一件事,非急不可,就是生態破壞。
王志去海南時,我記得您沒有先在媒體亮相,就把海南跑遍了,您是低調的人。但這次來北京,沒法低調,包括今天的採訪,都非常意外,您能坐在我們鏡頭前。
岐山我需要媒體向我反映情況,需要媒體把我的想法,實際上是中央、市委市政府和我們廣大幹部日夜所做的事情,把真相透過你們告訴市民。你們是我最好的和市民對話的渠道。
王志問一個非常實際的問題,作為市長,您是贊同市民待在家裡,還是按照正常生活?
岐山我覺得現在一個最大的自我保護狀態就是,根據身體狀態,合理安排活動。我以為,有些只要透風、通風條件非常好的場所,不是不可以去的。比如說出租司機接觸人最多,但現在數字分析證明,出租司機的感染機率極低。後來我想是不是因為開著車呀?通風好啊?開著窗戶。
王志現在很多商店都關門了,很多行業受到影響,您這個市長不是當一天兩天,還得考慮非典之後。這一點您想到過嗎?經濟會受什麼樣的影響?
岐山說真的,經濟肯定會有點影響,看時間長短。如果這個事情在三五個月之內解決,就不會受到很大影響。工廠也沒停工啊,主要是商業受些影響。但商業看什麼了,就這種醫療衛生用品、消毒用品的需求,包括醫療器械的進口,大批批的。
王志:北京也出現過搶購的情況,能不能保證供應?
岐山絕對沒問題。
王志這也是市民非常關心的。
岐山這點我是最有信心的,因為那天搶購出現以後,我們都出去了。中央也非常關懷和支援。說實在的,從總的來講,作為新的市長,我發現了,我們整個商業這支隊伍應急、應變能力和排程能力,在中央的支援之下非常之大。說實話,也就一天半的時間就平息了。
王志您上任以來出現這些轉變,這種嚴厲的措施,老百姓應該來說是很歡迎的,但也有一種擔心。
岐山我明白你的意思,這問題有可能啊,任何真理就在於度,我想到這個問題,度的把握在於我們各級幹部,聯絡實際的掌握火候。你提的這個問題很要害,是我擔心的一個問題。
我們的科學認知、科學依據,都是在一邊摸索一邊進行研究。一個新的科學被認同是多麼的困難,就是專家互相之間認同都是很難的。這時候,在緊急的時候,要靠政治家進行各種測試,儘快求得這種“試劑”得到應用。這個工作抓得還是很緊的。
王志您對市民怎麼說?可以信賴這場抗擊非典的戰鬥嗎?
岐山疫情的發展,現在還在緊張進行,我們還在非常緊張地工作,來控制疫情發展,離真正控制和切斷還有一個距離。在這種情況下,我的心情也很沉重。我總希望儘快讓市民從恐懼中解脫出來,也就是剛才我講的要有質量的基本前提的生活,要有安全感。
在這種時候,我相信廣大市民經過這一段時間,他們的心理承受和對疫情的瞭解、知識是不斷增多的,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是加強的。我現在能對他們說的,就是希望他們好好過節,就是希望他們能非常好地處理好現在的生活。在身體條件(容許)下,保持一個良好狀態。這恐怕是現在他們能做到抵禦傳染的一個最好的辦法。我將為他們來創造環境。
王志有人把北京今年的春天,比作一個戴口罩的春天,夏天也快要來了,口罩還會延續嗎?
岐山我不是說咱們現在不做那種猜測嗎?
王志但我們很想知道。
岐山那你就且聽下回分解吧!
文圖選自網路,版權事務請聯絡編輯

表揚小號
就摁下識別二維碼吧
武漢肺炎專題

 鍾南山憶吳儀:請問,我們該怎麼做?

一個轉身,光陰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歲月便成了風景
長摁二維碼  
加盟新三屆2
我們不想與你失聯
備份新三界
  餘軒編輯、少達審讀
公 號 徵 稿
主題包括但不限於:
童年文革 上山
當兵月   青工高考
校園浪漫菁英
職業學術師長
教育養老愛好
……
新三屆人一路走來的光陰故事
40後、50後、60後的關注熱點
都是新三屆公號期待分享的主題
來稿請附作者簡歷並數幅老照片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聯絡人微訊號:james_gz7
聯絡人電話:1357047270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