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流殺回!不敢相信,這人神大戰,來自中國! 2025-04-22 10:23 烏鴉電影 2023年暑期,《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火爆全國… 真正人神大戰的高潮,終於在今年大年初一等來: 《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 彼時八方勢力,混戰朝歌。 殷壽被妲己復活,野心日益壯大,誓要奪回封神榜… 姬發逃回西岐,養精蓄銳… 那時的他,還不是周武王,他還需要戰火中血與淚的淬鍊,才能舉起伐紂的大旗… 而朝歌最強戰力,殷商太師聞仲,帶著魔家四將,凱旋歸朝… 商朝三山關總兵鄧九公之女鄧嬋玉,誓承父志,驍勇善戰… 殷商大軍兵臨城下,蓄勢待發… 殷商太師聞仲,額上之眼猛然睜開,他即將祭出極為兇險的“十絕陣”… 申公豹拂塵一掃,五毒葫蘆應聲而起… 百餘年未經戰火的西岐,危在旦夕… 朝歌與西岐史詩級大戰,一觸即發… 以上這個片段,來自大年初一上映,無數人期待已久的《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 網友評價: 太震撼!真·神仙打架,足足打夠144分鐘,大場面一個接一個,光視效都值回票價! 在《封神第二部》中,兩個新角色相當亮眼。 飾演聞太師聞仲的吳興國老師,著名戲劇大師與京劇表演藝術家,72歲高齡,整整60年戲齡,演過無數大名鼎鼎的角色。 從莎士比亞的《麥克白》《李爾王》,到《水滸傳》《秦始皇》,《康熙大帝與路易十四》康熙大帝,《宋家王朝》蔣介石,《青蛇》許仙,《誘僧》石彥生… 《青蛇》吳興國 飾 許仙 《誘僧》吳興國 飾 石彥生 時隔十多年,他再度出山,飾演第一次出現在大銀幕上的聞太師聞仲… 法壇上的舞蹈,手訣,步伐,雌雄雙鞭的揮舞,皆出自吳興國老師的即興,一招一式盡顯中國傳統美學神韻… 那爾那茜飾演的鄧嬋玉,可以說是全片最亮眼的角色。 英姿颯爽,帶著戎馬半生的驕傲與不屈… 最為出彩的兩場打戲,來自姬發與鄧嬋玉,好久沒有這樣拳拳到肉,章法分明的純打鬥戲,太過癮了! 懸崖之上,策馬奔騰,仰首擋箭,甚至要一個人踩在兩匹馬上! 眾所周知,水下最難使力,動作最易走形,要打得好看太難了… 但即使在水下,你都能感受到那爾那茜的力道,力度,打出了氣勢… 看到你才能理解,為啥那爾那茜要學武術,格鬥,騎射,雙刀,甚至潛水… 因為不學根本做不出這麼紮紮實實高難度的動作,也正是因為這兩場戲,戎馬半生的女將軍,一下子立了起來… 烏爾善對中國美學的極致理解,在這一部更是發揮到淋漓盡致… 朝歌冷峻威嚴,饕餮紋自帶震懾,西岐溫暖親和,鳳鳥紋飄逸自由… 連片的麥田,錯落有致的民居,中國人安土重遷的情結,隱藏在大銀幕的每一個細節裡… 據說,為了這份真實感,封神劇組直接建200畝的一座城! 而到了崑崙仙境,五色祥光混紫煙,宛如一幅《千里江山圖》徐徐展開… 崑崙眾神,仙氣飄飄,如夢似幻… 烏爾善總能用最詩意的視覺還原各路修仙之人… 楊戩在第一部裡的水遁就足夠驚豔,但在這一部的五行遁術更是極具創意,火遁,土遁… 沒有楊戩做不到,只有你想不到! 每一隻神獸更是纖毫畢現,墨麒麟四蹄踏火,所到之處,刀山火海… 魔家四將像從吳道子《八十七神仙卷》走出來一樣,精雕細琢,細節拉滿… 魔禮青的青雲劍蛟龍,揮手之間幻化成龍… 魔禮壽的花狐貂應聲而出,大如白象,如離弦怒箭,直撲城門… 魔禮紅的混元傘,輕輕一轉,收納百物… 魔禮海的風火琵琶,絃音一撥,滔天花海,來勢洶洶… 申公豹的五毒葫蘆,風捲殘雲,山呼海嘯,在大銀幕上看極為壯觀震撼… 這就是我國首部重工業神話史詩IP的水準,中國電影工業體系在封神三部曲的一步步探索中走向成熟,烏爾善獨有的中國神話史詩風格,更是將我們帶到童年那個想象力爆棚的世界… 當我們還是小孩的時候,只能從書中想象那個光怪陸離的神秘世界,而現在,我們的孩子可以親眼看到那個世界… 自神話史詩三部曲《封神第一部》以來,雷震子的形象經歷了顯著的蛻變,在《封神第二部》中,雷震子的眼神更人性,形象更逼真,看完竟然有點想養是怎麼回事? 據說,這是在《封神第一部》聽到大家的反饋後,從骨骼,肌肉,脂肪到表皮,十分聽勸用心地對雷震子進行了重新設計… 墨麒麟的形象,更是參考了陸地上唯一長鱗片的哺乳動物穿山甲,加入無數生物學的細節… 一切逼真,就如烏爾善所說:不能低估觀眾,如果我們創造了低於觀眾認知的形象,觀眾馬上就會對這個神話世界沒有信任了。 說實話,關於陣法,一開始我是替《封神第二部》擔憂的,因為烏爾善選擇了最有難度的十絕陣。 要知道在《封神演義》裡,十絕陣是整整十個陣法,天絕陣、地烈陣、風吼陣、寒冰陣、金光陣、化血陣、烈焰陣等等… 能拍得好嗎?能做到既有章法,又不失想象力嗎?這太難了… 但在《封神第二部》中,我們能看到原著小說裡的十絕陣被烏爾善創意改編,在大銀幕的展示下更是衝擊力極強。 這也是中國電影在大銀幕上,第一次視覺化展現神話陣法,中國神話終於做出了創意和真實感,沒有辜負我們的期待… 眾所周知,一部戰爭電影裡,最精彩的部分莫過於:權謀兵法背後,人性的博弈。 我曾說過,《封神第二部》要真封神,這一部分要做得非常紮實,如果不成立,這將是一部空有視效而少戰爭電影之精髓的電影。 所幸在電影中,排兵佈陣極具看點。 當聞仲夜屠西岐,姜子牙和西岐少主,帶著弱小的西岐居民,如何以少勝多,絕境反擊? 如何把巨大的魔家四將調虎離山? 如何躬身入局釣大魚? 以為釣到了魚,結果是對方反釣魚,如何計中計取得勝利? 攻守轉換你來我往,每一步都拍得足夠清晰,這才是戰爭電影之精髓… 更為難得的是,攻守轉化之中,每一個人並沒有被工具化,人神妖獸有血有肉,飽滿立體,極具戲劇張力… 聞太師聞仲,商紂王之父帝乙託孤之臣,他忠心耿耿,為國為民… 在《封神演義》裡,他曾責問紂王,提出改良十策,其中包括了犀利的拆鹿臺,廢妲己… 但正直與愚忠之間,只有一線之隔… 他又將如何面對眼前這個屈服於慾望的王,如何面對愚忠和謀反的兩難? 鄧嬋玉,巾幗英雄,她將如何面對父親遺願,如何面對戎馬半生的執念,如何面對自己的雙刀,竟要揮向平民百姓? 姬發從殷商王家侍衛,到成為西岐少主… 作為一個新王,他還需要更多的歷練,更快的成長… 但我想,殺伐決斷總是容易的,但動手之前,能不能看見刀下的人?能不能用更智慧的方式化解矛盾?這才是更考驗人的… 在他看來,他面對的始終不是敵我雙方,無論是殷商大軍,還是西岐百姓,都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都會因為他的一個決定而面臨死亡,這是他最不願意看到的… 這份慈悲,不正是成為“天下共主”最重要的品質嗎?也是他與殷壽最大的區別… 他不得不逐漸學會平衡利弊,學會與性格里的敏感做鬥爭,付出成為一個王,必然的極其沉重的代價… 殷郊,從殷商太子變成崑崙弟子… 他經歷過生死,經歷過最深的背叛,不得不復仇… 但復仇意味著,他要揮劍指向父親,指向自己的家國,指向自己的王位…他將如何面臨這一切? 據說,殷郊法相三頭六臂的造型設定,來自佛教藥師八佛之藍色琉璃藥師佛。 我想是源自於他對姬發說的這一句話: 真羨慕你,能為家人而戰,我沒有家人,只有仇人… 沒有什麼比這一句更加寂寥如斯,悲從中來… 看似怪異的外表下,核心卻是悲憫,這是執念與善念矛盾糾結所滋生出的三頭六臂,也使它與外國各種異形怪物產生質的區別… 殷壽與妲己,貪婪,被權利與慾望吞噬… 但妲己作為一隻狐狸精,竟然甘願自毀容顏,一命換一命… 哪怕妲己容顏已毀,殷壽依然憐愛… 竟然也有一絲動人… 每一個人物,都讓人牽腸掛肚,他會做出什麼抉擇?他又會何去何從? 《封神》之下,皆為人事,是人心人性那些慾望與掙扎,糾纏與執念… 全片最動人的一幕,是開頭的孟津渡。 那是商周交界的一個渡口,黃河之水天上來,孕育了中華文明… 當西岐人民邊唱歌邊幹活,有著最原始的力與美,我們的祖先就是這樣一代一代生存下來… 我們對土地,河流有著難以割捨的情懷,“適此樂土,我居我處”,是每一箇中國人深藏心底,對故土與家園的眷戀… 當姬發騎著識途的雪龍駒,當鄧嬋玉說出“回家”二字… 對中國人來說,沒有什麼比“回家”更安心… 土地包容一切,承受著戰火卻默默無聞,而現在,它的居民決定浴血奮戰,守衛家園… 《封神》講的始終是中國人心靈的故事,是關於吾心安處是吾鄉的故事… 有一幕特別動人,哪吒風火輪點火,雷震子大翅膀扇火,圍著跳火把舞的,是西岐村民… 祥和與安寧,平靜與富足,這才是天下該有的樣子… 這是烏爾善《封神》系列全新的改編與設定,始終以人為本,“人”才是最重要的… 情懷之上,我們還能看到仙之人兮列如麻,神獸纖毫畢現,中國傳統美學撲面而來… 當我們在看中國傳統神魔小說時,神秘詭異的仙人異獸,總讓我們忍不住浮想聯翩… 而終於,歷經十三年,封神系列讓一切想象還原為前所未有的大銀幕震撼… 我們等這些極具想象力的中國神話,在大銀幕上成真,等了太多年! 因為只有中國,才有這樣綿延千年的神話故事底蘊… 最新工業技術的完美融合,更讓中國傳統美學再造神話史詩新夢,烏爾善封神系列積累了無數寶貴的經驗,為以後一部部神話史詩電影開了一個好頭,中國神話史詩電影,就該這麼拍… 這個春節,太值得進電影院,一睹極具震撼的中國魔幻史詩大片! 點選下方卡片關注我 點亮“ ”,都給我看這部中國魔幻史詩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