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常用藥,服用方法錯了,不僅事倍功半,還有可能有副作用…

最近在門診遇上好幾個病人用藥時間都錯了。
分析原因,可能是醫生太忙,沒有仔細解釋;
也可能病人年齡大, 記性下降,或者藥物太多等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一些常見藥物的特殊服用方式及其背後的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需要長期服用藥物來控制各種慢性疾病。然而,藥物的正確服用方式直接影響治療效果和安全性。不同藥物往往有不同的服用要求,不僅僅是每天吃幾次的問題,很多藥物還需要在特定的時間段或者與特定的食物分開服用。

1. 甲狀腺素片(Levothyroxine)

服用方式

: 早晨空腹服用。

原因

: 甲狀腺素片的吸收容易受到食物的影響,尤其是含鈣或含鐵的食物可能會大幅降低藥效。早晨空腹服用能夠保證藥物被腸道最大程度吸收,從而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2. 阿侖膦酸鈉(Alendronate)

服用方式

: 早晨空腹服用,並喝一大杯水,服藥後至少保持30分鐘直立。

原因

: 阿侖膦酸鈉用於治療骨質疏鬆,但容易引起食道刺激甚至潰瘍。因此需要大杯水幫助藥物順利進入胃部,並避免食道受損。保持直立狀態有助於藥物更快進入胃部,減少停留在食道的時間

3. 他汀類藥物(如阿託伐他汀、辛伐他汀)

服用方式

: 睡前服用。

原因

: 夜間是人體合成膽固醇的高峰期,睡前服用他汀類藥物能夠更好地抑制膽固醇的生成,從而有效降低血脂水平

4. 左旋多巴(Levodopa)

服用方式

: 避免與高蛋白食物同時服用,建議在餐前30分鐘或餐後1小時服用。

原因

: 左旋多巴是帕金森病患者的主要藥物,但其吸收會受到飲食中蛋白質的影響,因為蛋白質中的氨基酸會與藥物競爭吸收。透過控制進食時間,可以保證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減少“開關現象”(藥效忽然減弱的現象)

5. 二甲雙胍(Metformin)

服用方式

: 隨餐服用,最好是與食物一起。

原因

: 二甲雙胍用於治療2型糖尿病,但可能會引起胃腸道不適,如腹瀉或噁心。與食物同服可以減少這些不良反應,並增強患者的耐受性。另外,如果醫生可以開緩釋型的二甲雙胍,胃腸道的副作用會少一些。

6. 胰島素

服用方式

: 短效胰島素通常在餐前注射,長效胰島素每天在同一時間注射。

原因

: 胰島素透過調節血糖水平來幫助糖尿病患者控制病情。短效胰島素在進食前使用能夠應對餐後血糖的升高,而長效胰島素則用於維持全天的基礎血糖水平

7. GLP-1受體激動劑(如利拉魯肽)

服用方式

: 每天或每週注射一次,具體時間根據醫生建議。

原因

: 這種藥物透過延緩胃排空和促進胰島素分泌來幫助控制血糖,定期注射有助於維持藥效的穩定

8. SGLT2抑制劑(如達格列淨 Dapagliflozin)

服用方式

: 早晨空腹服用。

原因

: 這種藥物透過增加尿液中的糖分排洩來降低血糖,早晨服用可以減少低血糖風險,並有助於更好地控制全天的血糖波動

結 語

合理的藥物服用方式不僅能幫助患者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還能減少藥物的不良反應。對於慢性病患者,遵守醫囑和藥物說明,選擇適合的時間、方法服藥,才能使藥物發揮最佳效果。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不妨與醫生或藥劑師保持溝通,及時瞭解藥物的最新用藥建議,確保健康安全。
家裡如果有老人的,也建議大家幫忙核對一下藥物,告知老人正確的用藥方式。
健康長壽,預防是最好的邏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