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巴基斯坦提名川普角逐2026年諾貝爾和平獎,理由是他“調解印巴衝突”。
川普也自我推薦他應該獲得諾貝爾和平獎,還吐槽自己一直沒有獲得諾和平獎。
但是,就在巴提名當天,川普派美空軍B-2隱形轟炸機群投下鑽地彈與“戰斧”導彈,直接介入伊朗打擊福爾道、納坦茲和伊斯法罕三處核設施。
這且不說,單說川普一直痴迷諾貝爾和平獎。在直接介入以色列和伊朗軍事衝突以前,他一直自詡“和平締造者”,說自己是美國總統中唯一沒有發動戰爭的一個,所以因應該獲諾和平獎。
川普覺得諾獎評委對他不公,他多次被提名,但次次被拒絕。
除了巴基斯坦提名外,最近的一次是今年2月,韓國國情院前第一次長洪長元推舉川普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
此前,東帝汶總統奧爾塔曾表示,如果特朗普透過努力和平解決烏克蘭危機和加沙地帶衝突,願意提名其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
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也曾表示,雖然諾貝爾和平獎“已經意義盡失”,但如果特朗普調和俄烏衝突成功,也願意提名其為候選人。
對此,川普表示自己在中東和非洲推動和平的努力值得獲獎,但他認為自己不會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他當時在白宮對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時說:“他們從不給我諾貝爾和平獎,我配得上,但他們就是不給。”
再往前一年,去年1月,川普對諾貝爾和平獎和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提出了批評,稱“如果他們能公平地頒發和平獎”,自己本可以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他當時在與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會面時,表示願意幫助伊姆蘭⋅汗就克什米爾問題與印度達成一項和平協議——這也許是巴基斯坦提名他獲諾和平獎的主因。
他嘲笑奧巴馬甚至不知道自己獲獎的原因。他說:“如果他們能公平地頒獎,我將因為很多事情獲得諾貝爾獎,但他們沒有做到公平。奧巴馬當選總統後,他們立刻讓他獲獎,但奧巴馬都不知道為什麼會得到它。你知道嗎?這是我唯一同意他的一點。”
2024年1月,共和黨眾議員克勞迪婭·坦尼提名川普角逐諾貝爾和平獎,理由是在其任期內促成以色列與阿聯酋、巴林簽署《亞伯拉罕協議》,即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關係正常化協議的協議。
2021年1月31日午夜,愛沙尼亞的歐洲議會議員雅克·麥迪遜在截止日期前兩個小時提名川普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理由是“過去30年裡,川普是第一位在任期內沒有發動過戰爭的美國總統。”
2020年9月11日,川普因調解塞爾維亞與科索沃達成協議,被瑞典議員馬格努斯·雅各布森提名獲2021年諾貝爾和平獎。
稍早的9月9日,因相同原因,挪威右翼議員泰布林–吉德提名川普獲諾和平獎。
最早的一次提名是2018年,在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與川普舉行新加坡峰會後,泰布林–吉德與另一名挪威議員一起提名特朗普為2019年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
川普屢次被提名,屢次落選,不過這不影響他每次獲提名時都很興奮。尤其是在獲悉被泰布林–吉德提名後的半小時內,他一口氣連發17條與此相關的推特。
英國《衛報》就此稱,川普在密歇根州弗裡蘭的集會上發表講話時,向支持者“炫耀”自己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紐約時報》2020年9月12日報道稱,川普從未掩飾自己想成為諾貝爾獎得主的願望。去年2月,他主動告訴記者,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已提名他獲該獎項,以表彰他的對朝外交政策。
川普之所以屢次被提名,屢次落選,主要是主導諾貝爾獎的歐洲人不喜他,認為他反民主、搞獨裁,以及他反全球化搞亂世界秩序。
另外,他大話多,實際成效少。比如朝核問題虎頭蛇尾,俄烏衝突平息不下來,巴以衝突拉偏架,現在又直接介入以伊軍事衝突,大機率又沒戲,要與諾和平獎擦肩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