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貴又難吃的雪糕刺客,割不動年輕人了

短短幾年前,“雪糕刺客”還是夏天的關鍵詞。
那時候,60 元的鐘薛高橫空出世,以一己之力將街邊雪糕的定價“天花板”推到了兩位數。隨後,高價雪糕的賽道里擠進了各路廠商,德芙、茅臺,甚至五菱宏光都來湊熱鬧 [1][2]。
冰櫃裡隨便一支平平無奇的雪糕,都可能具備幾十元的身價,冷不丁就能給你的錢包來個重擊。
令人沒想到的是,高價雪糕的“春天”來得快去得也快。今年,不少網友發現,家門口商店的冰櫃裡又只剩下了幾塊錢的巧樂茲、小布丁,以及開始 9 塊 9 甩賣的茅臺冰激淋 [3]。
雪糕刺客消亡了,但雪糕的“5 元時代”真能回來嗎?
雪糕價格,打下來了
單看那些火爆一時的天價雪糕,今年確實日子不好過。
“雪糕界愛馬仕”鍾薛高,2019 年剛開始擴張時,6 月 1 日大促活動才開場三分鐘就超過了上一年全天的銷售額 [4],如今被爆出欠薪、裁員、股權凍結後,創始人被列入失信名單,只能坐綠皮火車上北京,靠開直播賣紅薯還債 [5]。
同樣紅極一時的茅臺冰激淋,靠著“年輕人第一口酒”的旗號大肆割韭菜,如今不僅專營店頻頻關門,還瘋狂打折促銷。原先排長隊花大價錢才能搶到的冰激淋,現在在社群團購群和便民菜市場裡花上十塊就能買到 [6]。
昔日網紅為何淪落至此?
追根究底,是因為雪糕的定位還是個日常消費品,而非奢侈品。
刨除營銷帶來的光環,雪糕的主要功能還是防暑降溫,30 元一支的鐘薛高能做到的,3 元一支的蜜雪冰城甜筒也能做到,挑個好吃又不貴的才更實在。
在雪糕消費上,大多數人屬於“價格敏感型”。
根據網易數讀 2021 年對 5806 名雪糕消費者的調查,對於常吃的雪糕,48.7% 的人可承受價格在 5 元以下,還有 46% 的人接受 5-10 元的價位。至於 30 元以上的雪糕,嚐嚐味可以,真要平時吃,幾乎沒人願意。
不僅消費者們醒過來了,鍾薛高們榮光不再後,跟風賣高價的雪糕廠商也發現了這一趨勢,開始緊急“掉頭”,不惜自降身價以挽回消費者的心,比如伊利旗下的高階雪糕品牌“須盡歡”,單價由 18 元下調到了 10 元左右,差不多打了對摺 [3]。
今年各大廠商推出的不少雪糕新品,也紛紛發力卷價格,單價基本在 10 元以內。
不僅如此,它們仍舊延續了過往靠新奇口味和趣味營銷出圈的策略,恨不得搞出雪糕八大菜系,甚至開始捲起了寓意。伊利推出“發財磚”,德氏推出“有好柿”,試圖同時拿捏客戶的胃和心。
這還不是終點,線下售賣雪糕的門店,也在雪糕大降價方面發揮了汗馬功勞。
賣太便宜的固然沒得賺,貴价雪糕沒人買還是沒得賺,因此,平價又不廉價成為連鎖便利店挑選雪糕的重要標準。
根據北京青年報報道,某家羅森便利店售賣的雪糕中,只有兩款在 5 元以下,一半以上是 5-10 元的;不用額外支付高額租金、加盟費、物流費的街邊小店,價格更便宜,70% 的雪糕零售價在 5 元以下 [3][7]。
同時,即使品牌方打出了稍高的建議零售價,為了更快賣出,商家也會自覺讓利降價,到消費者手上的雪糕自然便宜了不少。
貴价雪糕,貴在哪兒
在大部分中國消費者眼裡,許多高價雪糕的價格都是虛高。
艾媒諮詢調查顯示,71% 的被調查者認為雪糕貴是因為錢都花在了營銷上,只有不到 20% 的人認為高價雪糕背後是高質量或特殊成分等價值 [8]。
貴价雪糕,真的只是一種營銷出來的概念嗎?我們扒了扒比較受歡迎雪糕的配料表,發現“一分錢一分貨”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許多低價雪糕的配料表裡,排名靠前的原料都是飲用水、白砂糖和食用油,嚐起來有奶味的小布丁,其實不含什麼牛奶。
而價格在十元以上的雪糕,相對更加“真材實料”,配料表前三名中大多含有奶油、牛乳或奶粉,貴价風味雪糕還會加入果肉、果醬等用料支撐口感。
不過,要說 15 元雪糕的原料成本真有好到值那麼多,也不見得。
貴价雪糕中,有配料表前三位裡水、白砂糖、植物油佔了兩位的;平價雪糕中,也有牛乳含量在 30% 以上的。
根據我們的統計,索菲亞威化夾心冰淇淋和光明白雪冰磚,在平價雪糕中算是比較“能打”的,起碼敢寫出牛乳含量的比例,且比例還不算低。
既然用料看起來差距不大,為什麼各大雪糕廠商還是一漲價就愛說是因為“成本提升”?
一方面,雪糕成本上漲是不爭的事實,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能重溫五元時代,卻只能在記憶裡緬懷五毛時代。
以大多數雪糕都要用到的牛奶為例,2007 年,中國生鮮乳價格為 2.25 元/公斤 [9],2023 年,生鮮乳最低價為 3.67元/公斤,最高價可以達到 4.11 元/公斤,15 年間漲了 60%-80% 左右 [10][11]。
但這隻能解釋雪糕價格的小幅提升,那些賣上 50 元、150 元的雪糕,有相當程度的營銷成分。
進口原料是雪糕營銷的重點,原材料聽起來貴了,定價自然能水漲船高。十家高價雪糕中,可能有八家用的是比利時巧克力,北緯 38 度的牛奶。
鍾薛高就曾表示,自己的“厄爾多瓜粉鑽雪糕”採用的是日本柚子、粉色巧克力,66 元售價中成本佔了 40 元 [12] 。
事實上,它也因虛假營銷被官方多次“打臉”,聲稱“不加一滴水,純純牛乳香”的雪糕,配料中其實含有飲用水;稱選用吐魯番特級紅提的雪糕,從檢驗報告看不過是散裝和一級 [13]。
實際上,相比於糾結巧克力是來自比利時還是東北,牛奶是來自丹麥還是內蒙古,用了真材料,而非賣著高價,卻依靠植物油、代可可脂來營造口味,才是消費者願意為貴价雪糕支付的成本。
便宜的雪糕,集中在線上
除了實打實吃進肚子裡的原料,雪糕的成本還來源於人工、製造、運輸過程中產生的費用。
據聯合利華總結,雪糕類產品的四大特徵包括冷鏈運輸、不同的渠道格局、季節性,以及資本密集性 [14]。
其中,運輸成本不容忽視。雪糕類產品的特殊之處在於,必須全程冷鏈運輸,短途運輸使用冷藏車,長途運輸冷藏車廂溫度應在 -15℃ 以下 [15]。
一根本體不到 5 元的雪糕,運費卻可以高達 30 元。
單價 3 元的雪糕,郵費高達 30 元,如果想包郵,就得買大包裝。
伊利公司 2023 年度的財報顯示,相比其他奶製品,冷飲產品的直接材料成本較低,運輸費用較高。
奶粉和奶製品的運輸費用只佔總成本的 4.51%,即使是相對難運輸的液體乳,運輸成本也就佔 7.29%,冷飲的運輸費用則佔到了 9.16% [16]。
結合產銷量資料可以得知,伊利每噸冷飲產品的運輸費成本高達 900 元以上 [16]。
高昂的運輸費用還延伸出了另一個有趣的問題——雪糕的建議零售價,真的只是一個建議。想統一雪糕的價格,恐怕比秦始皇統一度量衡還困難。
同樣的雪糕,在不同渠道售賣時價格可能天差地別。便利店賣十元的冰淇淋,到了電商平臺和大型超市,平均下來只賣四五元。
這是因為街邊便利店有限的冰櫃數量和固定的顧客群體,決定了它們很難做走量的生意,大型商超和線上門店卻可以靠大量進貨、賣家庭裝來分攤運輸成本。不管是高階品牌還是中低端品牌,線上在售產品均價到達百元左右一點都不奇怪。
以八喜為例,線下便利店一般售賣 90g 的單盒,一盒 10.8 元 ;在淘寶和大型超市,卻只提供兩種方案,要麼買單盒 283g、550g 或 1.1kg 的大盒裝,要麼買一套多盒的家庭裝。
買得越多,單價越便宜。假如都換算成普通單盒規格,買 550g 一盒的八喜,相當於每盒 7.5 元,而買 1.1kg 一盒的八喜,相當於每盒 4.9 元。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家鄉產的雪糕總是給人物美價廉的印象,不全是因為童年濾鏡,更是因為本地人買本地雪糕,運輸距離短,運輸費用相對較低,最後呈現出來的價格也更“香”。
即使是東北雪糕也逃不出這個規律。作為季節性產品,雪糕的經營本來就沒那麼容易,一年只有幾個月的旺季,到了下半年就得關門“冬眠”,堅持低價的廠商往往走不出家門口,只有拉高單支價格,才能活得下去。
山東人熟知的常年賣五毛錢的雪蓮冰塊,其創始人張社軍曾公開表示受制於冷鏈物流成本,目前不會做全國化的市場 [17]。而從東北走出來的中街 1946、東北大板和馬迭爾,已經不約而同地走上高階化之路。
話又說回來,失去了鍾薛高之後,便利店最大的“雪糕刺客”算是倒下了,但高價雪糕不會消失,只會轉移。這年頭,“最貴雪糕”的名號,還是得頒給景區文創雪糕。
[1] 王燦. (2022). 揚子晚報. 五菱賣雪糕、茅臺賣冰淇淋. Retrieved on August 6th, 2024 from https://epaper.yzwb.net/pc/con/202205/23/content_1065554.html.
[2] 德芙. (2023). 絲滑上市|巧克力大師跨界冰淇淋,一口雙重絲滑. Retrieved on August 6th, 2024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5gaElvNgidu1buaLuf4LuQ.
[3] 李佳. (2024). 北京青年報. 雪糕刺客打成骨折價淡出江湖. Retrieved on August 6th, 2024 from https://epaper.ynet.com/html/2024-05/30/content_434656.htm?div=1.
[4] 鍾薛高. (2019). 一片中國雪糕 登上世界之巔. Retrieved on August 6th, 2024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1QG3DEH5LA7N1X7Sq5ywug.
[5] 北京商報. (2024). 已拖欠729名員工薪資!鍾薛高創始人直播賣紅薯還債,42.9元5斤引爭議… Retrieved on August 6th, 2024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1RSWru4Ek0PdLx8vryNnNw.
[6] 北京青年報. (2024). 賣不動了?重回5元時代!網友:好久沒吃過了. Retrieved on August 6th, 2024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8fyp8Ts60rx0a8G-R0k2Dw.
[7] 網易數讀. (2024). 黃金地段、24小時營業,這門生意虧到令人心疼. Retrieved on August 6th, 2024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tjHjJZD5LM8SzsFNxGN3Nw.
[8] 艾媒諮詢. (2023). 中國冰淇淋行業發展狀況及消費行為調查資料. Retrieved on August 6th, 2024 from https://www.iimedia.cn/c1061/96332.html.
[9] 李俊義, 林超, & 張玥. (2013). 中國牛奶為何這麼貴——揭開奶價“虛高”內幕. 新華網. Retrieved on August 6th, 2024 from http://jjckb.xinhuanet.com/2013-12/16/content_482261.htm.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2023). 2023年1月鮮活農產品供需形勢分析月報.
[11]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2023). 2023年12月鮮活農產品供需形勢分析月報.
[12] 每日經濟新聞. (2021). 鍾薛高一支雪糕最貴66元,創始人:成本就40,你愛要不要!網友:突然覺得哈根達斯平價樸素得令人心疼. Retrieved on August 6th, 2024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wVEnoFJFGnR3suwYcJx3qg.
[13] 劉雨靜. (2021). 介面新聞. 鍾薛高的6月:上熱搜、道歉和被誤解. Retrieved on August 6th, 2024 from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6249885.html.
[14] 聯合利華. (2024). Unilever to accelerate Growth Action Plan through separation of Ice Cream and launch of productivity programme.  Retrieved on August 6th, 2024 from https://www.unilever.com/news/press-and-media/press-releases/2024/unilever-to-accelerate-growth-action-plan-through-separation-of-ice-cream-and-launch-of-productivity-programme/.
[1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2014). GB/T 31114-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冷凍飲品 冰淇淋.
[16] 伊利有限公司. (2023). 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年度報告.
[17] 全食線上. (2022). 專訪雪蓮冰塊創始人張社軍,低價雪蓮為何暢銷多年. Retrieved on August 6th, 2024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B_cyke-P7uLp1qJweMTCUg.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