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怎麼找到這麼好的工作的|從校內投資俱樂部到華爾街前臺交易員

作者:認識韋爾斯利
轉載:女生留學
活動預告+錄取大資料分析報告
長按海報,備註城市,掃碼新增小助手報名
直播預告
正文
寫在前面:內卷時代,工作空前難找,我們開啟“她是怎麼找到這麼好的工作的”這個欄目,希望不同女生的現身說法能給你一點啟發。
今日嘉賓:JD同學,畢業於史密斯學院,主修量化經濟/資料科學雙專業,本科畢業後去了華爾街一家精品投行做sales & trading,sales & trading是華爾街最挑戰、最辛苦但也收入最高的前臺工作。

投行主要分為前臺業務部門和中後臺支援部門。前臺部門為銀行帶來盈利收入,主要透過投資銀行部(Investment Banking Division, IBD)經營公司的併購,上市,重組;銷售交易部(Sales & Trading Division, S&T)進行股票和債券的二級市場交易,為買方提供流動性;和研究部(Market Research Department)為股票和債券提供買賣建議和宏觀趨勢分析。中後臺部門為前臺部門提供技術支援,並且監管前臺部門的風險與合規。
對JD同學有一點點了解,知道她這一份非常挑戰的前臺工作很辛苦,她每天早上需要六點半到公司為一天的工作做準備,所以就在公司附近租了公寓,但這也讓她過上了非常有規律的健康生活,自己做飯、健身、看書看新聞、早睡早起。她能得到這份如此挑戰的工作也和她的母校有緊密聯絡,她在校內做過投資俱樂部主席,學校為了支援投資俱樂部,真金白銀投了10萬美元讓俱樂部成員實戰演練。文理學院對學生的支援是實實在在的,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口頭,史密斯學院鼓勵學生參加各種校外學術會議,學校負擔吃住行的全部費用。
1、請問你大學學的什麼專業?畢業時都拿到了哪些offer?最後選了什麼工作?
JD :大學專業是量化經濟和資料科學。大三在一家法資投行實習,結束時拿到return offer,畢業去了這家公司的sales & trading部門工作。
2、你覺得為了畢業以後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大一、大二、大三、大四要分別做哪些準備?
JD: 大一我在國內上的網課,嘗試了各個專業;大二到美國上學後逐漸目標明確,開始投實習、打磨簡歷、儘量靠攏目標行業,找學姐們幫忙模擬面試;大二春季找到了大二暑假和大三暑假的實習;大三時參加了去日內瓦的半年交換。
3、在找工作的過程中,你有哪些經驗和教訓?做的最好的是什麼?
JD: 我最開始目標很廣,在Tech, Consulting, Finance等行業中權衡利弊、拖延內耗,後來發現太多目標和慾望只會造成選擇模糊和動力磨損,作為普通人明確目標後專心做好一件事是拿到結果的最高效途徑。少點時間拖延內耗,壓上自己的時間精力孤注一擲一把,更有機會拿到想要的結果。
4、你覺得自己找工作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JD: 家人和朋友的鼓勵、幫助,讓我尊重自己的付出和努力,在很多迷茫低落的時刻找回自信。
5、從現在回看大學四年和工作初期,有什麼你覺得不夠好希望做的更好的
JD: 可以再多學一些更高難度的數學課,多鍛鍊身體少熬夜。
6、你覺得文理學院畢業找工作有哪些優勢和劣勢?
JD:  主要優勢是緊密的校友network,校友說幫就幫;劣勢是文理學院的環境鼓勵大家好奇心旺盛,導致注意力分散,難以深耕一個領域。
7、你對自己未來的職業規劃是什麼?
JD:在目前的工作中多學習,儘可能多的掌握同組其他人的技能。如果發展空間遇到瓶頸,可以考慮再去讀碩士或MBA。
有話要說:
投行前臺工作是投行業務中直接創造收入的核心崗位,其本質是用專業能力解決客戶複雜問題,並在不確定性中創造確定性。對從業者的綜合能力要求極高,能成功勝任前臺工作,
需要硬技能,也需要軟實力;比如能否在1小時內拆解一家陌生上市公司的年報,指出其財務風險?比如能否被客戶/同事評價“和你合作特別放心” ?
需要抗壓能力,也需要時間管理能力;
需要有大局觀,關注國際新聞國內新聞,在閱讀新聞時,立刻聯想到是否有相關行業的交易機會?也需要細微處是細節控;
需要有對行業的熱情,比如長期跟蹤市場動態,也要有職業韌性。

……
如果想去投行做前臺工作,就需要有意識地培養鍛鍊自己的“投行前臺綜合實力”,fake it until make it。而校內的投資俱樂部無疑就是這樣一個鍛鍊的極佳機會。
資料透視未來:
本申請季唯一不容錯過的線下講座——2025美本RD放榜錄取資料解讀和趨勢分析現場領取福利:
2025美本申請大資料分析報告

2025美本及多國申請工具書


報名請掃描下圖二維碼:
相關閱讀:

好景不再!美國大學CS畢業生工作愈發難找

美國哪些城市大學畢業生最好找工作

美國好工作:年薪50萬刀,正點上下班!


作者:認識韋爾斯利,轉載:女生留學,

本文經授權轉載,版權歸屬作者/原載媒體。



喜歡本文?歡迎掃碼加入視角&翠鹿公益交流社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