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留學生收入遠低本地生,本科生$5.2w!

加拿大統計局的最新研究顯示,國際留學生畢業後的收入遠低於加拿大本土學生,其中很大一部分留學生最終從事銷售和服務工作。
加拿大統計局於2月5日發表一份名為《研究:留學生畢業生在勞動力市場的早期結果-全國畢業生調查結果》,這些資料是該機構研究大學畢業生勞動力市場結果的報告的一部分,反映了與加拿大畢業生相比,國際留學生最終獲得的工資和工作型別不平等。
該研究涵蓋了2020 年 83,300 名國際留學畢業生,他們在完成學業後留在加拿大,但沒有繼續深造而進入勞動力市場,國際學生佔 2020 年所有畢業生的四分之一(24.0%)。
報告追蹤了這批2020年畢業的留學生三年內就業情況,結果發現三個亮點。
首先,國際留學生就業的可能性低於加拿大本地學生。
2020 年畢業的加拿大的國際學生中,在 2023 年有88.6%仍在就業, 相比之下,2023 年本地生的就業率為 91.0%。
其中2023 年,留學畢業生和本地生就業率差異較大。
學士學位水平的留學生就業率為 84.5%;加拿大本地生為 91.9%。
碩士學位水平的留學生就業率為91.3%;加拿大本地生為 94.6%。
博士學位水平的留學生就業率為90.6%;加拿大本地生為 94.2%
其次,本科和碩士留學生找到與其教育水平相符的工作的可能性低於加拿大本地生。
確定畢業生是否找到與其教育水平相匹配的工作的一種方法是檢查他們目前的教育水平是否符合他們所從事的工作的要求。
2023 年,擁有大專文憑或博士學位的留學畢業生找到與其教育水平相匹配的工作的可能性與本地生基本一樣。
但是,擁有本科學士或碩士學位的留學生找到與其學習水平相匹配的工作的可能性低於加拿大畢業生。
例如,2023 年,36.6% 擁有學士學位的留學生從事的工作是要求大學學位(學士、碩士或博士學位),而加拿大本生的比例為 58.8%。
第三、留學生畢業後收入低於加拿大本地生。
總體而言,畢業三年後的收入比加拿大本地生低 19.6%,無論他們獲得的是學士文憑還是博士學位,年收入都低於本地生。
這種情況適用於所有文憑水平,但差異在學士學位和碩士水平上最為明顯。
例如,2023 年,擁有學士學位的國際留學畢業生的年平均就業收入為52,000 元,比加拿大本地生(65,200 元)低 20.2%。
在碩士階段,留學生的年收入 70,000 加元,比本地生的 83,900 加元低 16.6%。
這種差異的部分原因可以用留學生畢業生和本地生之間的職業差異來解釋;事實上,30.6%擁有學士學位的留學生畢業後從事銷售和服務職業,比本地生的比例(9.5%)高出三倍多。
根據國家職業分類系統,銷售和服務職業的一些例子包括零售和餐飲業工人、上門推銷員和呼叫中心接線員。這些工作的工資往往低於管理職業或商業和金融業的工作。
儘管勞動力市場面臨一定的挑戰,但留學生總體工作滿意度(81.0%)和感知工作保障(75.8%)與加拿大畢業生(總體工作滿意度 82.0%;感知工作保障 79.1%)相似。
然而,對於薪資滿意度,留學生則較低。例如,在學士學位方面,48.7% 的留學生對自己的薪資感到滿意,而加拿大本地生的這一比例為 58.0%。
滑鐵盧大學勞工經濟學家米卡爾·斯庫特魯德(Mikal Skuterud)表示,工資差異可能是因為該報告彙總了全國所有學院和大學的資料,並得出了平均結果。
“如果你從同一所大學招收同一水平的學生,那麼很有可能你會看到留學生在未來的薪水方面勝過加拿大畢業生,”他說。
斯庫特魯德教授自己的研究發現,2017 年至 2019 年期間從滑鐵盧大學畢業的留學生畢業後一年的收入比本地生高出 37%。
過去十年,加拿大的國際留學生數量急劇增長,到 2023 年底將超過 100 萬。
2020 年外國畢業生中,48%是南亞裔,12% 是中國人,佔加拿大留學生的大多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