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你遇到了一個能夠操控你情緒高手的情人一樣,牛市中,先看看自己是不是被 FOMO心理機制操控,而採取一些混亂的行動吧!
FOMO(Fear of Missing Out,錯失恐懼症)是一種普遍的憂慮情緒,人們擔心自己缺席時,其他人會獲得有益體驗。
在股市中,FOMO情緒可以導致投資者在市場上漲時匆忙入市,以避免錯過潛在的收益,這可能導致價格被推高至不可持續的水平,並可能引發市場泡
例如,加密貨幣以及20世紀90年代網際網路泡沫。
再比如,我所在的科技創業中,SaaS(軟體即服務)的創業浪潮中,投資人不願意miss掉這一創業機會,大量創業者曾經拿到B輪以前的投資。
FOMO情緒也可能影響市場行為,導致投資者在市場波動時做出非理性決策。例如,在股市中,FOMO情緒可能導致投資者在市場上漲時匆忙買入,而在市場下跌時恐慌性拋售,這種行為可能會加劇市場的波動性。
今日(2024年10月8日)A股市場在國慶假期後重啟交易,市場普遍預期將迎來積極開局。根據最新的股市動態,上證指數開盤大幅上漲,漲幅達到10.13%,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分別上漲12.67%和18.44%。此外,據金融界網站資料顯示,上證指數報3384.52,上漲8.02%;深證成指報10926.53,上漲3.77%;創業板指報2368.50,上漲8.89%;科創板指數報5098.28,上漲12.66%
國新辦於10月8日上午舉行新聞釋出會,介紹“系統落實一攬子增量政策 紮實推動經濟向上結構向優、發展態勢持續向好”的有關情況:
加大宏觀政策逆週期調節:這包括保證必要的財政支出,加快支出進度,以及支援地方開展債務置換,化解債務風險。同時,透過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和政策利率等手段,創造更好的金融環境來支援經濟發展 。
擴大國內有效需求:政策將重點放在促進中低收入群體增收,實施提振消費行動,推動商品消費持續增加,以及擴大養老、托育等服務消費。
加大助企幫扶力度:透過規範涉企執法、監管行為,提前明確階段性政策後續安排,以及加強要素配置保障等措施,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採取綜合性政策措施,如調整住房限購政策,釋放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消化存量商品房,降低存量房貸利率等。
提振資本市場:透過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險、理財等資金入市堵點,支援上市公司併購重組,穩步推進公募基金改革,研究出臺保護中小投資者的政策措施。
以上文字,可看可不看。
以下有時間看看:
FOMO最初的研究者、牛津大學教授AndyPrzybylski認為:“FOMO並不是一種新的現象,但社交媒體讓我們更容易感知他人的生活——不但更即時,而且我們會在不同的社交平臺上看到一些人重複不斷地發出post。”(引)
資訊過載、社交媒體影響、風險管理偏差、人性的長期價值缺乏、外部機制等都影響了FOMO情緒。
牛市中,你最容易被FOMO心理機制操控,採取一些混亂的行動:
如果你在市場上漲的一定階段後再進入,一定會面臨更高風險。而且你如果頻繁換股票受到外界資訊的刺激,你大多程度一定虧錢。
不虧錢的前提是你真的懂,能夠進行策略組合。
專家一再建議不要使用槓桿。不要貪婪。
以宇婷財務管理專業出身的淺薄知識來給大家梳理了下:
一家企業的市值由其利潤、投資者信心點等諸多因素決定。當企業利潤沒有變高,謹慎識別其股價增高來自何處?如果是非專業人士,不建議入場。即便有資訊來源,也不建議貿然入場。
全球資產流動,中國股市上漲,市場增持。散戶需要保持冷靜。
散戶投資者通常受到情緒驅動的影響較大,可能在牛市初期因FOMO(錯失恐懼症)而急於入市,而機構投資者則往往基於更為系統和長期的研究進行投資決策
機構投資者通常擁有專業的研究團隊和更為完善的資訊處理系統,能夠更深入地分析市場和個股資訊。而散戶在資訊獲取和處理上可能處於劣勢。
散戶投資者往往交易頻率較高,喜歡追逐市場熱點和短期收益。機構投資者則更傾向於長期持有,交易頻率相對較低。
如果你非要投資。更好的策略是:在牛市中,不是所有股票都會大漲。尋找那些基本面良好但尚未大幅上漲的股票。不要將所有資金投入單一股票或行業,分散投資可以降低風險。
設定合理的止損和止盈點。關注政策變動。
《教父》中臺詞:
“在一秒鐘內看到本質的人和花半輩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質的人,自然是不一樣的命運。”
這幾年,
應該說我們都變理智了。
別害怕錯過,過錯比錯過的代價大。
設定止贏止損點。
設定止贏止損點。
設定止贏止損點。
來吧!成為醬香宇婷最重要的1/1000讀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