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經常下雨,來這住了一年,早就習慣了時不時的一場暴雨。買傘幾乎大可不必,因為雨通常很快下完,像很沒有耐性的人收拾房間,嘩啦嘩啦陣勢浩大搞一會兒,結束了,他絕無可能花費上一整天的功夫。
10號那天我坐飛機來,原本下午3點50到的航班,在空中久久盤旋著。透過舷窗看,外面陰雲密佈,也看不出什麼究竟。機長廣播說,因為新加坡機場天氣原因,需要盤旋十分鐘。這情況我從來沒遇見過。
十分鐘後,飛機在地圖上依然一圈一圈繞著彎。
自然想起了最近那些空難新聞,思忖著,不會吧,起落架放不下來了?遇到什麼危險了?
我這人常把所有問題往最壞處想,眉頭緊鎖要開始盤點自己前半輩子時,往機艙後頭掃了一眼,發現空少正悠閒地靠在一旁,眼神里有些許疲憊,但沒有半點緊張。
再想下去就有點好笑了。
韓國空難後有個讀者問,出這麼大的事,怎麼克服坐飛機前的恐懼感?
我一般把這類事當作中彩票,想想有沒有中彩票的可能?運氣既不會這麼好,也不會那麼差,也就按照原計劃收拾起行李。
落地才知道,這雨下得有多麼大。往日走出機艙,一定有一股熱帶特有的潮熱氣息,這次只有潮,沒有熱。
坐上車剛駛出機場,司機的雨刮頻次開到最大,在烏嘎烏嘎聲中,路邊濺起一大片一大片的積水,幾乎像在開船。
這場景讓我想起電影裡的大佬跑路,因為要跑路,所以多糟糕的天氣都得悶頭趕路。
大雨嘩啦嘩啦,從這天開始一刻不停地下著。下到第三天,讓人有一種錯覺,難道是地球末日的序曲?
那天白天我帶妹妹去逛街,商場里人潮湧動,買衣服要排隊,食閣吃飯要排隊,連買果汁都要排隊。可以想象,很多人跟我一樣,為了躲避大雨,在商場打發時間。這是新加坡生活的另一面,只要你願意,你可以終日生活在看不到任何日光的建築物中。從地鐵到商場再到小區地下車庫,哪裡都開著差不多的日光,差不多的冷氣。外面不管什麼鬼天氣,完全可以像場景中的npc一樣,只成為一個模糊的背景。
我們在差不多的場景裡吃飯走路過生活,沒有四季更替,甚至沒有日與夜的區別。
這種場景常讓我覺得日子過得飛快,一不留神,年頭已經滑到年底。
稍微有點不同的是,商場裡穿著短袖的妹妹,常常跟穿著厚外套的小朋友擦肩而過。新聞說新加坡氣溫驟降至20度,已經差不多是史上最低氣溫。
晚上,我跟兒子去小區中庭跳繩,那裡有幾個戶外沙發,大大的室外涼亭。剛去的時候雨不大,跳著跳著,傾盆大雨直洩而下。狂風帶著雨全捲進亭子,每跳一次,繩子裹著雨水一起飛起來。
艾文跳著跳著,乾脆衝到暴雨中去。他在狂風暴雨中,歡脫得像只雨林中的猴子。
如此三天大雨,家裡最開心的生物,一定是陽臺上的豬籠草。這幾天越發水靈,又新結出好幾個籠子。去年艾文剛買回來時,因為連日高溫暴曬,差點兩盆豬籠草都沒挺過去。沒想到現在長得這麼好,欣欣向榮茂盛極了。艾文告訴我,其中一盆豬籠草,籠子可以長到人的小臂這麼長。

如果我是個科幻作者,一定會這麼暢想:大雨連下了整整三年,無數建築物淹沒於水中。如果你坐上漂流艇,在曾經的街道上遨遊,會看到那個放著兩盆豬籠草的十二樓陽臺,整個都被濃密的綠色包裹。雨絲之中,能看到那一個個如站籠一般大小的綠色籠子。那裡生活著新的島民,一些沒有撤離的人,以一種奇異的姿態,棲息在這樣的籠子裡,靠籠蓋上的蜜活著……那些人堅決不肯撤離,他們是對的,當年很多坐著直升機走的人,都消失在一場大風暴之中。
大雨連綿之中,我在網上看了一集2025年預言故事,說日本有個漫畫家,曾成功預言過好幾次災難,她預言2025年的7月5日,日本與菲律賓之間的海域,將發生一場巨大的地震,半個日本島都將沉默,還會隆起一塊新大陸。
這讓我想起當年1999年世界末日的預言。那時我還是個初中生,真的惶惶不可終日了一會。現在看到中年男性煞有其事地討論著預言故事,我沒有去想,預言到底真不真。
只在想,或許我們這些人永遠都不會變。
第二天,新加坡的大雨停了,熱帶煩人的日曬開始,出門下樓幾分鐘的功夫,我被咬了兩個蚊子包。
夏天,以及它煩人的一切,終於又正常登場了。

點選購買我的新書
關注
點上方進主頁-右上角“…”-關注

新浪微博 |@毛利
小紅書|和毛利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