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太奶燒一輛小米SU7!”這活兒,可太地獄了!

“21.59萬元的小米SU7我買不起,11塊錢的紙紮SU7,我還不能給祖宗們燒一個嗎?”
今年的清明節,可真是讓人又雙叒叕開了眼界——
紙紮的小米SU7、五菱宏光MINI EV、華為三摺疊手機、大疆無人機、Switch+全套遊戲卡套……應有盡有。
主打一個咱們上面有的,正在流行的,也得給在下面的老祖宗們安排上!以後也方便大家“啃老”。(bushi)
圖源:淘寶
更離譜的是——如果你還在擔心太奶、太公沒有駕照?不會開車?
沒關係!買紙紮SU7,送紙人司機!“冥A111111”的牌照,全景天窗、充電樁一應俱全,甚至還附贈了駕駛證和行車證。就問你——齊不齊全?周不周到?
圖源:微博
emmm……就是不知道雷軍看見紙紮版小米SU7,該如何應對?(本就懸著的心,徹底死了。)
好訊息:小米SU7正在全面超過BBA(賓士、寶馬、奧迪)!以前都是給祖宗燒BBA豪車的!
壞訊息:按律師說法,紙紮小米SU7或已構成侵權,其將品牌與冥界關聯或損傷小米商譽。
當然,這還是得看小米追不追究了。
Anyway,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大家願意給先人燒小米SU7,也是小米SU7出息了。(bushi)
圖源:小紅書@北京時間、@四川觀察
燒冥幣、燒紙紮祭品,是中國自古以來的祭祀傳統。
我們相信,在人去世以後,會進入另外一個維度的新世界。這個世界和我們的現實世界一樣。
生前生活如何,死後生活亦如何。(據傳說,在下面還要接著當牛馬打工人……天塌了!!!)
而紙紮的房、車、人,則是給去世親人最大的依仗。
圖源:淘寶
要說把紙紮文化搞得最最最熱鬧的,當屬江蘇南通
在當地,紙紮,也被稱為“扎庫”。與其他地方的紙紮祭品不同,扎庫基本上屬於1:1還原。
一棟紙紮的房子,長7米,寬5米,佔地面積約35平米,可以是兩層樓高的,也可以是三層樓高的,真·讓祖宗住上小別墅。
毫不誇張地說,就這個大小,2.29米的姚明都能走進去。
圖源:@小咕在跑路、@葉子
有網友調侃:“不開玩笑,我感覺讓老祖宗住之前,我可以先進去體驗一下!!!”
地獄笑話版:“老祖宗徹底實現了住房自由,等以後全家人過去了,大家還能住一起!!”
而小別墅尚算基操,手藝人還能根據客戶需求,定製專屬“陰間地產”:三層獨棟別墅有客廳、有廚房、帶泳池,全屋智慧家居,wifi覆蓋,甚至配備紙紮版掃地機器人和“物業管家”。
即使你想要增配“特斯拉充電樁+無人機停機坪”,手藝人們也能淡定接單:“只要您能想,我們就能做。”而且這玩意兒吧,一般很難被使用者差評。地府好評率100%,包的哦,親親~
當然,一分錢一分貨這個道理,在這裡同樣適用。
最便宜的紙紮小米SU7,只需要十幾塊錢就能搞定,但在江蘇南通,紙紮小別墅的售價,普遍在5000-8000元,今年更是出現了一棟售價高達1.5萬元的200平“豪宅”。
圖源:極目新聞
嘖,有錢。但扎庫一般是用在人去世或週年大祭,平時清明燒的還是很少的。
因此,早在去年清明前夕,南通市民政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就曾釋出——
《禁止製造、銷售封建迷信殯葬用品的通告》,在全市範圍內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製造、銷售冥幣紙錢、紙紮實物等封建迷信殯葬用品。
原因嘛,也很簡單。
一是遏制殯葬攀比之風,今天你家給祖宗的扎庫做到了200平,明天我家就得給祖宗定製個2000平的頂級豪宅Plus。
二是由於扎庫和實物大多是按照1:1的比例製作的,體積很大,燃燒的時候,火星四濺,可能有引起火災的風險性。
禁,也有禁的道理。
圖源:抖音@今影片長天新聞
只不過,在這份禁令中,提到了一個詞——“封建迷信”,引起了些許爭議。畢竟,燒紙錢、燒紙紮祭品,都是我們自古以來緬懷先人的一種方式,確實不適合用“封建迷信”蓋棺定論。
圖源:微博@央廣網
自漢代有紙以後,紙紮製品便代替了殉葬品,寄託後人哀思,粗粗算來,已有近兩千年曆史。
如今的紙紮,早就已經成了一門集雕塑、建築、剪紙、彩繪、鏤刻、國畫、草編、裱糊等多種技藝於一體的藝術!泰州孫氏紙紮、安徽樅陽紙紮等分別被列入當地非遺文化保護名錄。
圖源:新興糊紙店
而在法國巴黎,中國的紙紮製品更是被當作藝術品,抬入了法國四大國家博物館之一的Musée du Quai Branly美術館。(還被巴黎藝文指南評選為“當地巴黎十大必看展覽之一”。)
“就算人已經去世,還會為他準備這麼漂亮的東西,中國人對待死亡的想法真是太浪漫了。”不少外國人在中國臺灣展出的紙紮製品前,深深感慨道。該說不說,這種文化正在硬控老外。
圖源:palace paradis 展覽海報
誰說中國人沒有“死亡教育”?誰說中國人一談到“死亡”,只會諱莫如深、避之如猛虎?
其實,這樣的祭祀文化,正是一場流淌在文化血脈中的靈魂洗禮。
當華南F3硬核祭祖屢登熱搜:廣東人扛著20斤燒豬攀巖渡河,廣西家族劃竹筏穿越湍急江水,海南阿婆頂著40℃高溫穿越椰林……
圖源:微博@頭條新聞
當貴州凱里中元節祭祖畫面被稱為“中國版尋夢環遊記”:漫山遍野燃燒著的紙錢飛舞在空中,搖曳的火光中緩緩流淌著隔世的思念。
圖源:小紅書@貓眼電影
我們反而觸控到祭祀的本質——它不是對死亡的恐懼,而是對生命的告白。
在祖宗墳前,一家人團個圓,燒個紙,吃個飯,告訴先人們:“你們在那邊要過得好,我們在這邊活得更認真。”
紙灰飛揚處,升騰的從來不是迷信,而是中國人永恆的精神錨點。
商務合作微信:cdmm889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