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美學子】第3557期
12年國際視角精選
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陳屹視線】教育·人文·名家文摘


AI斷癌只需3秒!
準確率碾壓全球名醫

2025年2月,谷歌DeepMind釋出了一項突破性AI癌症診斷系統(暫稱“Hypocrates-7”),相關研究在《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上發表,引發全球醫療界震動。該系統透過簡單的血液樣本,在約3秒內精準識別13種早期癌症,總體準確率達97.8%,顯著超越全球三甲醫院專家組的平均水平(約92.5%)。(Nature Medicine, 2025)
據官方公佈資料:
|
|
|
---|---|---|
檢測樣本數量 |
|
|
平均診斷時間 |
|
|
總體準確率 |
|
|
肺癌早期識別率 |
|
|
診斷成本 |
|
|
尤其在傳統難以早期確診的胰腺癌、卵巢癌、膽管癌等型別上,MediGemini展現出驚人的診斷優勢,被FDA緊急納入“突破性裝置通道(Breakthrough Devices Program)”。

技術白皮書三大驚悚功能曝光
預測生死、識破謊言、健康訂閱制
DeepMind最新發布的《MediGemini技術白皮書》,解析其中三項顛覆性功能:
1. 基因預言者:預測你未來5年是否會得癌
AI透過對血液中的甲基化圖譜進行深度學習分析,已經在乳腺癌、前列腺癌、結直腸癌等疾病的預測中取得突破。在持續3年的跟蹤實驗中,對乳腺癌的5年發病風險預測準確率達89.4%。
2. 謊言粉碎機:識破你的隱瞞病史
MediGemini整合了聲紋識別+微表情識別系統,在模擬問診中,可精準識別患者對吸菸史、飲酒量、家族病史的隱瞞。初期測試識破率高達76%,讓“人性”在AI面前無所遁形。
3. 商業模式:免費診斷,年費999美元健康監控包
谷歌宣佈個人使用者將可免費使用MediGemini進行一次癌症篩查,但需訂閱999美元/年的AI健康監護服務:每月自動分析血檢資料、生成健康報告、推送預警通知、推薦個性化營養/運動方案。預計2026年向公眾開放。Google Health, 2025.

全球醫療地震:
醫學教授哀嘆“苦讀15年,不如AI訓練15天”
“我們過去認為醫生是無可替代的知識塔尖,但MediGemini的出現,正在重新定義醫生的價值。”
“我們花15年成為專家,AI只用15天就超越了我們。”一位哈佛醫學院教授感嘆。
全球醫療行業反應劇烈:
-
華爾街醫療AI概念股昨夜暴漲230%
-
英偉達市值單日暴增1800億美元
-
Alphabet母公司股價突破歷史新高
-
高盛研究報告:到2029年,全球將有超800萬醫生面臨職業轉型,其中50%以上將轉入AI輔助崗位或退出臨床
-
日本厚生勞動省緊急修訂醫保制度,首度將“AI輔助診斷”納入國家醫保範圍
-
梅奧診所(Mayo Clinic)宣佈將於明年裁減影像科醫生40%,將原本依賴人力識別的影像篩查任務交由MediGemini完成

人性與演算法之戰:
誰能做出“有溫度的診斷”?
儘管AI診斷已展現驚人能力,但爭議仍在蔓延:
-
MIT倫理研究中心批評:AI會強化“資料即命運”的思維,過度醫療風險上升,例如大量低風險患者被過早建議手術或化療。
-
Hypocrates-7標誌著AI在醫療領域的里程碑,但其成功依賴於技術、倫理與監管的平衡。正如斯坦福大學倫理學教授卡普蘭所言:“AI不是醫生的終結,而是醫療的新起點。” (Stanford News, 2025.)
患者接受度調查(資料來源:哈佛健康研究院):
|
|
---|---|
|
|
|
|
|
|
AI救命與誤診的雙面鏡
2024年11月,美國俄勒岡州一位名叫布萊恩·卡特(Brian Carter)的男子接受MediGemini測試,AI在常規血檢中發現“微弱異常訊號”,醫生起初質疑。但後經MRI確診:早期胰腺癌。因AI預警及時,他透過手術完全治癒,目前仍在康復中。
然而在英國愛丁堡,一位女性被AI誤判為卵巢癌高風險患者,導致其接受了不必要的卵巢切除手術。後經人類醫生複審發現原始資料處理錯誤。這類事件正在敦促監管層加強“AI誤傷”倫理機制建設。

從血液中“讀出命運”的AI,正在撬動人類醫療的根基。
未來醫院,或許不再需要滿牆掛號,而是依賴一臺演算法終端;
未來醫生,可能不再主導診療流程,而是在幕後調校程式碼;
未來的我們,也許每天透過手環上傳資料,等待一場悄無聲息的“生命預判”。
這場AI醫療革命,才剛剛開始。但它已然或者正在改變著數十億人的明天。


近期發表
“隱藏”在城市中的世界
我在美國當精神科醫生
新教皇登基了 選舉背後的八卦軼事
美國大學發生校園暴亂
賣房助兒海外接業 父母卻被逐出家門!法院判了
巴菲特接班人來自加拿大 高明之處?
蓋茨女兒公開爸爸患有阿斯伯格綜合徵
筷子夾遍全桌·我們吃了多少細菌
董小姐的“桃色”為何引眾怒
屠呦呦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為何選上
海外銷量百萬的華裔作家們
與康有為後人追尋遺痕:不容青史盡成灰
40歲死於20歲時射入自己的子彈
用100所大學鑄造的城市 魅力何在
貝索斯再婚:一場現實的冷笑話
名校之路-父母如何匹配兒女未來
訪談千位世界高人的她 收穫了什麼
留學安全須知·實用大全
名校之路-父母如何匹配兒女未來
訪談千位世界高人的她 收穫了什麼
留學安全須知·實用大全


【穿越訪談】世界華人系列
【行走如歌】100個國家·1000座城市
【王妃傳奇】皇冠越重 幸福感越輕
喜歡就點“贊吧↓↓↓↓↓↓↓